牟永潮
- 作品数:9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低温胁迫东农冬素1号SSH文库构建及3个基因表达模式
- 牟永潮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低温胁迫下冬小麦分蘖节SSH文库的构建及主要基因的表达模式
- 低温是植物生长过程中重要的胁迫因子之一。对小麦应答低温胁迫分子机制的研究是改良小麦低温逆境适应性和抗寒育种的基础。东农冬麦1 号是东北农业大学选育的能在黑龙江省高寒地区安全越冬(返青率大于85%)的强抗寒冬小麦品种,是发...
- 牟永潮崔红于晶孟健男曾俨苍晶
- 关键词:冬小麦抗寒基因
- 低温胁迫东农冬麦1号SSH文库构建及3个基因表达模式
- 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环境胁迫是引起小麦产量降低的最主要限制因素,其中冷胁迫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环境限制因子,因冷胁迫造成粮食减产的报道屡见不鲜。因此研究小麦的抗寒机制并从基因表达的整体水平进行探索,对于全面了解作...
- 牟永潮
- 关键词:低温胁迫SSH文库基因表达模式新品种培育
- 文献传递
- 高寒地区冬小麦东农冬麦1号抗冻蛋白的研究被引量:8
- 2009年
- 为探究小麦抗冻机理,以东农冬麦1号为试验材料,在田间自然降温条件下,分别在5、0、-10、-20和-25℃胁迫下取分蘖节、根和叶,提取全蛋白进行SDS-PAGE分析并观察冰晶形态。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东农冬麦1号分蘖节的全蛋白中出现7条特异蛋白带,其全蛋白对冰晶有修饰作用,并且随着气温的降低,抗冻能力逐渐增强。分蘖节和根中都在-20℃以后产生了分子量约为26 kD的特异条带;-25℃低温下分蘖节中产生了分子量约为17 kD的特异蛋白,推测其可能是产生修饰冰晶能力的抗冻蛋白。分蘖节和根为产生抗冻蛋白的重要部位。
- 王多佳曾俨牟永潮于晶苍晶
- 关键词:小麦抗冻蛋白冰晶
- 低温胁迫下冬小麦东农冬麦1号分蘖节相关EST-SSR信息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构建东农冬麦1号分蘖节低温胁迫相关基因的cDNA正反文库,获得表达序列标签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经分析和前期处理后拼接得到736条非重复序列(Unigenes)。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低温胁迫下诱导的冬小麦东农冬麦1号分蘖节相关EST-SSRs分布频率和碱基重复特点进行归纳分析。结果表明,736条Unigenes共检索到59个EST-SSRs,EST-SSRs出现频率为8.02%。EST-SSRs包括24种重复单元,其主要以三核苷酸和二核苷酸重复基元为主,二者分别占总SSRs 47.46%和44.07%,在EST中出现频率分别为3.80%和3.53%,其中以二核苷酸CA和AG重复基元为主,三核苷酸重复基元以AAC重复基元所占比例最高。为冬小麦EST资源开发和抗寒基因挖掘奠定基础。
- 苍晶范博宋扬许贺牟永潮于晶张达王军虹孟婧朱祥春
- 关键词:冬小麦低温胁迫分蘖节SSR
- 低温下不同抗寒性冬小麦叶片组织结构比较被引量:22
- 2010年
- 以强抗寒冬小麦品种东农冬麦1号和弱抗寒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试材,应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不同低温下(5℃和-15℃)两个冬小麦品种的叶片显微、超微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5℃和-15℃低温下,东农冬麦1号和济麦22叶片的显微结构无明显差异,但超微结构差异较显著。东农冬麦1号类囊体基粒片层和基质片层跺叠整齐,沿叶绿体的长轴方向平行排列,而济麦22叶绿体内的类囊体排列方向无规则,与叶绿体长轴形成各种角度。在-15℃时,两个品种叶肉细胞的线粒体皆肿胀呈圆形,嵴的结构模糊,且济麦22有个别线粒体嵴消失现象。该研究结果可为冬小麦抗寒种质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 于晶周子珊牟永潮张永侠苍晶
- 关键词:冬小麦抗寒性显微结构超微结构叶片
- 植物抗寒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18
- 2009年
- 寒害严重影响植物的生存和分布,提高植物抗寒性,对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抗冻蛋白、冷诱导、脂肪酸去饱和、渗透调节物质等方面对植物抗寒基因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未来工作重点进行了展望。
- 王多佳苍晶牟永潮曾俨许平于晶
- 关键词:植物抗寒基因
- 低温胁迫下东农冬麦1号分蘖节SSH文库的构建及文库中3个基因的表达模式被引量:8
- 2011年
- 为揭示高抗寒冬小麦品种东农冬麦1号的抗寒分子机制,在北方寒地自然条件下,于越冬前(5℃)和越冬期(-25℃)分别对分蘖节取样,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构建该品种低温胁迫相关基因的cDNA文库。在cDNA文库中随机挑选300个阳性克隆测序,获得230条高质量的表达序列标签(EST)。对该序列进行BLAST比对及功能注释,发现文库中基因组成类型复杂多样,其中应对胁迫的基因(如热激蛋白、CS66、Wcor8等)以及参与编码60S和40S核糖体亚基的基因出现的频率较高,这些基因可能与东农冬麦1号的安全越冬有密切关系。对文库中筛选到的2种未知基因和Clp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其表达水平随着温度降低而不同程度升高;在弱抗寒性小麦品种济麦22中,这些基因则有不同的表达模式。推测这些基因在抗低温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牟永潮崔红于晶苍晶曾俨孟健男
- 关键词:抗寒基因
- 低温胁迫下东农冬麦1号分蘖节SSH文库的构建及分析
- 东农冬麦1号是一种耐寒性极强的小麦品种,能在黑龙江地区安全越冬,与其他冬小麦品种相比抗寒优势明显。研究东农冬麦1号的抗寒相关基因及其调控机制,对于丰富植物抗寒理论和抗寒基因库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课题组对该品种在高寒...
- 牟永潮于晶崔红苍晶
- 关键词:抗寒基因S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