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之渝 作品数:14 被引量:34 H指数:3 供职机构: 重庆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文化科学 更多>>
从“给力”到“ungelivable”看语言的模因特性 被引量:2 2012年 对语言模因"给力"和"ungelivable"的复制传播的研究分析,得出语言模因实质是一种思维模因。 牟之渝关键词:语言模因 内隐学习增强式体验模式与外显学习交互体现 被引量:2 2008年 介绍内隐学习模式。内隐认知是知识外显化的必备先导,提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通过鼓励采用内隐学习增强式任务法激发学生的内隐学习,在内隐认知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外显教学,从而内隐和外显相结合,达到最理想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英语。 牟之渝关键词:内隐学习 外显学习 习得 谈美国大学外语教学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8 2012年 美国大学外语教学具有鲜明的特色,具体表现为:确立交流是外语学习的中心目标;课堂教学活动贴近生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重视交际教学法,突出语言输出的重要性;开展互动式教学评价,促进师生发展。我国应借鉴美国外语教学的经验,重视目标语的交流作用,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开展贴近生活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加大师资力量投入,使交际教学法得以真正实施;鼓励评价对象参与评价,开展以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评价。 牟之渝幽默对话生成机制的语用基据 2007年 本文从语境转换,语用前提的可撤消性等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幽默对话的效果实现。 牟之渝关键词:语用前提 网络中式英语的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5 2011年 网络中式英语是网络发展与文化融合的产物之一,是由网友创造或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的中式英语。通过收集网络中式英语,分析网络中式英语的构成特征以及网络中式英语形成的原因发现:网络中式英语是以中文的思想为内核而以英语为外形的一种语言,有其鲜明的特色,比如有些网络中式英语不仅仅是语法符合英语规则,甚至有的网络中式英语是创造出来代表中国的社会热潮或者反映社会问题的;中西文化,网络发展和模因论对网络中式英语的产生和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牟之渝关键词:网络 中式英语 构词法 文化融合 模因论 源自英语的汉语外来词汉化规律及其原因探究——基于中文杂志“Kaila”和“Bazzar”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2 2012年 针对汉语外来词日渐趋多这一现象,在收集2008年《开啦》(Kaila)和《时尚芭莎》(Bazzar)两本杂志的上半年各个期刊中出现的外来词的基础上,对所收集到的外来词进行分析归类并将各词出现的频率汇总。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分析汉语外来词的种类特征并找出外来词的汉化规律及其原因。简易统计学的方法会用来帮助人们清楚地了解分析在词汇方面汉语外来词汉化的规律,"语言经济"原则和模因论对汉语外来词汉化规律进行了阐释。 牟之渝关键词:外来词 模因论 隐喻表征的模因特性新探 被引量:1 2014年 通过对模因论的研究发现,模因在隐喻的表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模因论是隐喻的重要表征机制。隐喻的表征过程中既有基因型模因,又有表现型模因。隐喻目标域概念是通过其心理属性对始源域概念引起的心理属性的模因复制形成的,这一形成过程中,被模仿和复制的物理事件的心理属性就是基因型模因。在心理属性得到模仿复制的同时,作为心理属性的宿主——物理属性也得到模仿和复制,被模仿和复制的物理事件的物理属性就是表现型模因。 牟之渝关键词:隐喻 模因论 心理属性 模因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2013年 通过介绍模因论的相关理论,指出模因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作用,分析模因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施步骤,并提出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注意的问题。 牟之渝关键词:模因论 大学英语 写作教学 基于模因论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反思 被引量:2 2012年 模因的生命周期以及模因生命周期顺利完成的条件带给英语写作教学新的反思。根据语言模因的周期特征,该文提出新的写作教学理念:教师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感受意并将背诵与心理涌现相结合进行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牟之渝关键词:模因论 英语写作教学 论广义上的话轮:沉默话轮(英文) 2007年 有关话轮问题,存在着话轮的概念定义众说不一,话轮关联位置难以确定,邻接对和三对话共存现象。广义上的言语交流中的话轮(turn of communication)替代常说的会话话轮(turn of conversa- tion)应运而生,用以弥合这些分歧。其中沉默在言语交流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被称之为沉默话轮。 牟之渝关键词:话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