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焦少杰

作品数:85 被引量:359H指数:11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7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0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9篇高粱
  • 23篇甜高粱
  • 22篇栽培
  • 17篇选育
  • 12篇栽培技术
  • 10篇种质
  • 10篇机械化
  • 9篇机械化栽培
  • 8篇性状
  • 8篇酿造
  • 8篇含糖
  • 8篇含糖量
  • 8篇高粱品种
  • 7篇杂交
  • 7篇早熟
  • 7篇农艺
  • 7篇种质资源
  • 7篇作物
  • 6篇玉米
  • 6篇酿造高粱

机构

  • 84篇黑龙江省农业...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兰西县农业技...

作者

  • 84篇焦少杰
  • 71篇王黎明
  • 70篇姜艳喜
  • 69篇苏德峰
  • 69篇严洪冬
  • 61篇孙广全
  • 4篇张弘强
  • 2篇刘婧琦
  • 2篇张敬涛
  • 2篇盖志佳
  • 2篇李新海
  • 2篇关凤芝
  • 2篇雷勃钧
  • 2篇黄瑞冬
  • 2篇钱华
  • 2篇蔡丽君
  • 1篇张世煌
  • 1篇景尚友
  • 1篇王敬国
  • 1篇袁力行

传媒

  • 28篇黑龙江农业科...
  • 13篇中国种业
  • 6篇种子
  • 4篇植物遗传资源...
  • 3篇酿酒
  • 3篇农业技术与装...
  • 2篇中国农村小康...
  • 2篇作物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奋斗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作物品种资源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园艺与种苗
  • 1篇农学学报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8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 8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1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黑龙江省高粱生产演变阶段划分的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为促进黑龙江省高粱产业的发展,分析了黑龙江省高粱生产的历史资料,按照高粱生产的规模、粮食用途、品种改良过程、种植品种的株高、机械化栽培程度等不同的标准,将黑龙江省高粱生产发展演变过程划分为相应的历史阶段,并分别阐述各阶段的特点。
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孙广全
关键词:高粱生产
推动杂粮杂豆种质资源创新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
2021年
我国历来有“五谷为养”的传统理念,杂粮杂豆的作用不能小视,更不能忽视。科学研究已经证明,我国人民亚健康问题与人们饮食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全谷物食品摄入越来越少紧密关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吃饱问题,还有吃好和吃得健康问题,因此不能忽视杂粮杂豆的重要作用及其种质资源的创新发展。
焦少杰
关键词:国家粮食安全粮食安全问题全谷物食品杂粮杂豆亚健康问题
帚高粱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在种质创新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8年
对173份不同来源的帚高粱种质资源及其杂交后代进行了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各来源的帚高粱品种主要在生育期、株高、穗长、单穗糜子数及伸出程度等性状上差异较大。杂交后的育种材料在多个性状上表现优良,与来源于不同国家的品种有很大差异,利用各来源品种特有的优异性状可有效进行帚高粱的品种改良。遗传距离为0. 64时将所有品种划分为5个类群。由于来源于各国的帚高粱品种间有一定的相似性,不能按其来源进行类群的明确划分,而改良后的育种材料类群划分比较集中。帚高粱的多个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在种质创新中要同时进行考虑,应选择生育期适宜、株高较矮、穗较长、单穗糜子数多、穗柄较粗以及脱粒后单穗重、单穗粒重、千粒重均高的性状,但伸出程度和穗柄不宜过长。
王黎明焦少杰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孙广全张华
关键词:种质资源表型性状性状相关
乌克兰能源型甜高粱种质资源引进、创新及新品种选育
焦少杰
本项目共引进、收集、整理、鉴定了148份甜高粱资源材料;创造优异能源型甜高粱资源材料21份;育成能源型甜高粱新品种2个,填补了我省多年来没有审定推广甜高粱品种的空白;共发表相关的研究论文9篇;培养了1名甜高粱育种方面的博...
关键词:
关键词:甜高粱品种选育
乌克兰玉米自交系芽期耐旱性鉴定被引量:4
2014年
为拓宽我国玉米种质资源,合理有效地利用外引种质,以引进的25个乌克兰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利用水分胁迫溶剂0.5 MPa的聚乙二醇(PEG-6000)对乌克兰玉米自交系进行芽期抗旱鉴定。结果表明:外引的乌克兰玉米自交系萌芽期的耐旱性较好,在耐旱育种中可以选择利用。其中耐旱性表现极强的2个自交系为ZYM128和ZYM131;耐旱性表现强的自交系4个,分别为ZYM123、ZYM127、ZYM129和ZYM204,耐旱性中等的自交系17个,耐旱性弱的自交系2个。
孙广全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芽期耐旱性
氮肥施用量对矮化酿造型高粱籽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2024年
为探明早熟区酿造型高粱的合理氮肥用量,选择高粱品种龙杂22和龙杂25为试验材料,2020和2021年设置0,60,120,180,240和300 kg·hm^(-2)共6个不同施氮量,研究不同施氮处理对粗淀粉含量、千粒重、单宁含量、籽粒产量和干物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矮化酿造型高粱的籽粒千粒重,2020年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2021年先升高再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籽粒产量和籽粒干物质产量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淀粉含量逐渐降低,单宁含量2020年2个品种和2021年龙杂22均低于1.40%。2021年龙杂25的N2处理为1.42%,接近1.40%,利于出酒率和酿酒品质的提升。综合千粒重、籽粒产量、干物质产量、淀粉含量和单宁含量的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N2、N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二者与N4之间差异显著,从环保、减排角度考虑应该优先选择氮肥投入量较低的N2处理。施氮处理对粗淀粉和干物质积累量影响极显著,对产量、千粒重影响显著,对单宁含量影响不显著。N2处理下籽粒中N、P、K元素含量较高,说明该处理下植株向籽粒转运养分元素较多能为产量形成提供保障。综合考虑,N2处理(施肥量P_(2)O_(5):75 kg·hm^(-2)、K_(2)O:30 kg·hm^(-2)、N:120 kg·hm^(-2))可获得较好的籽粒产量和品质,籽粒产量在557.87~589.15 kg·(667 m^(2))^(-1)之间。
马子竣焦少杰王黎明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吴振阳
关键词:高粱氮肥
主要经济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选育
关凤芝盛万民陈伊里吴广文田玉杰景尚友黄绪堂陈荣平董清山陈丽孙为民王黎明崔秀辉马金丰焦少杰阴玉华李秋芝关向军夏尊民韩丞伟曹洪勋李振伟李清泉王成催秀辉曾玲玲闫锋季生栋邱恩建宋宝刚王春军仲鑫孙涛王晶牛志敏李成军曹淑敏等
该项目12个作物,由经济作物首席专家组织了11家单位开展了15个课题的研究,进行联合攻关,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该项目共育成审定经济作物新品种22个.其中,育成亚麻新品种4个、向日葵新品种3个、油菜新品种2个、烤烟新品种2个...
关键词:
关键词:经济作物品种选育
极早熟机械化栽培高粱龙杂18的栽培技术被引量:11
2017年
龙杂18号是由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所选育而成的高粱品种,是适合黑龙江省北部极早熟地区机械化栽培的酿造型高粱新品种。分别对品种的特征特性、前茬的选择、播种、田间管理、施肥及收获等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论述。
姜艳喜焦少杰王黎明苏德峰严洪冬孙广全
关键词:高粱极早熟机械化栽培
机械化栽培高粱龙杂7号的选育被引量:5
2006年
龙杂7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育种研究所以龙149A为母本、外4为父本,采用常规育种方法选育的早熟机械化栽培高粱杂交种。该杂交种生育日数92d,生育积温2150℃,株高140cm,产量6098.5kg/hm2。抗叶部病害和黑穗病。2003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焦少杰
关键词:高粱机械化栽培选育
食用高粱新品种龙杂1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2
2011年
龙杂13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以黑龙423 A为母本、农68为父本育成的高产、优质食用高粱新杂交种。该杂交种出苗到成熟115 d,生育积温2 350℃。株高128cm左右,产量7 469.2 kg/hm2。籽粒白色,食用品质优良,茎秆强壮,抗黑穗病。201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王黎明焦少杰姜艳喜苏德峰严洪冬孙广全
关键词:选育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