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万里
-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双重转型的悖论性合谋——试分析姜文、陈凯歌、陆川的近期创作被引量:2
- 2016年
- 当前,中国电影正在经历产业化转型,对"观众/票房"的考量逐渐成为电影创作的重要原则。在此语境下,一些长于执导作者电影的导演,近年来也转向了商业类型电影或在类型电影和作者电影之间进行探索,尝试新的创作范式。这两种转型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悖论性的合谋:电影作者一方面试图顺应产业化大潮,加入商业电影的创作,同时又试图在商业电影的范式中植入他们所习惯的个性化表达和先锋性探索。这种悖论使他们近年来的商业转型之路走得并不顺畅。笔者认为,这既是由于电影作者对电影产业化准备不足,也因为中国目前的电影产业还没有形成完备的制片体制,无法对电影作者携优势文化资本僭越范式的冲动进行必要的节制,因而这些转型之作普遍存在着杂糅和"失范"。这些作品作为产业化转型的尝试,或许并不成功,但对于电影范式的探索而言仍具有积极意义。
- 潘万里马睿
- 关键词:悖论合谋
- 试分析《伤逝》中的婚恋悲剧——反思“五四”个性解放被引量:1
- 2012年
- “五四”退潮后,作家们对“五四”进行了冷静客观的审视与反思,鲁迅的《伤逝》即是这一时期的产物。涓生与子君的婚恋悲剧反映了“五四”个性解放自身的困境,表达了鲁迅对盛行的“个性解放”、“自由恋爱”、“婚姻自主”等时代思潮的深刻反思与批判。
- 潘万里王艳
- 关键词:婚姻生活
- 自我的错位与迷失——筱燕秋人生悲剧的心理探源被引量:1
- 2012年
- 毕飞宇小说《青衣》中的主人公筱燕秋是一个典型的悲剧形象,因其被作家赋予了关于时代、命运和人性的思考,所以有了丰厚的内涵和可阐发的空间。本文通过分析筱燕秋的嫉妒心理来探寻其人生悲剧发生的根源:即自我的错位与迷失。
- 潘万里
- 关键词:嫉妒迷失
- 试分析小说《活着》中的困境意识与亲情救赎
- 2011年
- 《活着》是先锋作家余华创作转型之后的一部成熟之作,也是一部切实关注人生苦难及处于苦难中的生命个体生存状态的写实之作。它在生存意识方面表现为强烈的困境意识,对处于困境中的生命个体怎样以人间亲情作支撑直面人生的苦与悲,超越苦难的生存困境给予了深刻的展示。它给同样处在困境和不幸中的人们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 潘万里
- 关键词:受难救赎
- 试分析影片《可可西里》中的空间叙事
- 2013年
- 《可可西里》作为一部优秀的藏族题材影片,制作者对于对电影镜头空间及镜头间空间的细腻处理,构建了复杂的空间关系。这些关系转化为影片中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后发挥了重要的叙事功能,且很大程度上丰富和深化了影片主题:当人类自身的生存空间都面临威胁时,自然生态空间的平衡如何得到维护?暴力侵犯式的介入或是以暴制暴式的保护是否合适?"万物平等"还是"适者生存"?人类在强大的自然空间威胁时又当如何作为?
- 潘万里
- 关键词:空间叙事生态理念
- 体制缝隙中的“大写作者”——陆川电影研究
- 陆川作为中国新生代导演中的佼佼者,其每一部作品都贯注着独特的形式探索和人文思考,带有鲜明的作者气质,产生了非同一般的反响。然而,目前对陆川电影的研究还基本上停留在单部作品的评论状态,鲜有学者对其进行透彻的整体研究。即使仅...
- 潘万里
- 关键词:电影创作题材选择影像风格叙事特色
- 文献传递
- 当代大学生“宅居”现象探析
- 2013年
-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带来了以数字网络为代表的新传媒技术的普及,而这些新传媒技术又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它逐渐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建构了新的生活方式和组织方式。"宅居"现象就是在此背景下得以迅速蔓延的,而紧跟时尚的大学生又是"宅居"动物中的一个重要"部落"。笔者将重点立足于新媒介时代的背景,并从新传媒的特点出发来分析当代大学生中的"宅居"现象,以便对此现象做出客观清晰的认识。
- 潘万里
- 关键词:大学生新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