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浦芳

作品数:33 被引量:276H指数:8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卒中
  • 18篇脑卒中
  • 16篇卒中后
  • 14篇针刺
  • 12篇脑卒中后
  • 9篇康复
  • 6篇调神
  • 6篇康复训练
  • 4篇针刺配合
  • 4篇通督调神
  • 4篇吞咽
  • 4篇吞咽障碍
  • 4篇脑卒中后吞咽...
  • 4篇康复训练治疗
  • 4篇刺配
  • 3篇抑郁
  • 3篇中风
  • 3篇透刺
  • 3篇躯干
  • 3篇躯干肌

机构

  • 19篇安徽中医药大...
  • 11篇安徽省针灸医...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作者

  • 31篇李佩芳
  • 31篇浦芳
  • 19篇孙培养
  • 19篇王涛
  • 10篇王颖
  • 9篇刘霞
  • 8篇吴杰
  • 7篇罗春梅
  • 5篇刘睿
  • 4篇潘银星
  • 4篇张远玲
  • 4篇郭庆军
  • 4篇柳刚
  • 4篇张友贵
  • 3篇张道宗
  • 3篇董赟
  • 3篇刘辉
  • 2篇谢宗亮
  • 2篇茆阿文
  • 2篇储浩然

传媒

  • 5篇中医药临床杂...
  • 3篇针灸临床杂志
  • 3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 1篇中国针灸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陕西中医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云南中医中药...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全国中西医结...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芒针透刺拮抗肌结合肌张力平衡促通技术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芒针透刺拮抗肌结合肌张力平衡促通技术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确诊为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芒针透刺拮抗肌结合肌张力平衡促通技术疗法,对照...
李佩芳齐慧萍董赟张友贵王颖浦芳孙培养王涛柳刚
关键词:拮抗肌脑卒中肌张力增高
文献传递
通督调神针刺干预对药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被引量:68
2015年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结合百忧解与单纯百忧解相比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起效时间和总体疗效差异。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通督调神针刺干预组(针药组)33例和对照组(药物组)30例。药物组予以口服百忧解20mg,每日1次,早上7:00服药,连续服药4周;针药组在口服百忧解基础上予以通督调神针刺干预,取督脉穴百会、风府、神庭、水沟、大椎、神道为主穴,每日1次,每周6次,连续治疗4周。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时运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MES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分,比较两组间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2周时,针药组HAMD评分、MESSS评分显著下降,BI评分显著上升(均P<0.01),而药物组各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时,两组HAMD评分、MESSS评分均显著下降,BI评分均显著上升(均P<0.01);治疗2周、4周时,针药组HAMD评分、MESSS评分均低于药物组,BI评分均高于药物组(P<0.01,P<0.05)。针药组抗抑郁总有效率97.0%(32/33)、神经功能缺损总有效率90.9%(30/3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总有效率97.0%(32/33),均优于药物组的80.0%(24/30)、80.0%(24/30)、83.3%(25/30,均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能缩短抗抑郁药物治疗PSD的起效时间,且能提高总体疗效,从而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依从性。
孙培养储浩然李佩芳王涛浦芳吴杰刘霞罗春梅刘艳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通督调神针刺疗法起效时间随机对照试验
针刺督脉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探讨针刺督脉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疗效。方法 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于入组时、3周末应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和改良巴氏指数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治疗组给予针刺督脉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给予康复训练。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BBS和MB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BBS和MBI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督脉结合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
王涛李佩芳浦芳孙培养吴杰王颖
关键词:脑卒中针刺督脉
针刺结合药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症状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验证针刺结合药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6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药物治疗组30例和针药并用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口服赛乐特(通用名称:盐酸帕罗西汀片),针药并用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与治疗4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评分和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水平的变化,并通过组内和组间统计分析评定两组疗效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2周后与治疗4周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均P<0.05),且治疗2周后与治疗4周后针药并用组均优于药物治疗组(P<0.05);两组治疗2周后血清BDNF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均P<0.05),且治疗2周后与治疗4周后针药并用组均优于药物治疗组(P<0.05)。结论 针刺结合药物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优于单纯西药,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患者血清中BDNF水平有关。
浦芳李佩芳孙培养
关键词:卒中针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针刺配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病人随机分为三组,针刺康复组30例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针刺组30例只用针刺训练治疗;康复组针刺组30例只用康复训练治疗。三组常规药物治疗相同。结果...
李佩芳潘银星王颖孙培养浦芳张远玲
关键词:针刺康复训练卒中吞咽障碍
刺督调神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智能水平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观察刺督调神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临床疗效,为该疗法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150例符合受试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刺督调神组(治疗组)、传统针刺组(针刺组)、尼莫地平药物组(药物组),每组各50例。150例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接受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DS)、生活活动能力指数(ADL)量表评定。观察治疗组、针刺组、药物组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进而比较3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①3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患者的MMSE、HDS、ADL评分结果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②治疗后3组组间比较:MMSE评分治疗组明显高于针刺组和药物组(P<0.01);HDS评分治疗组高于针刺组和药物组(P<0.05);ADL评分治疗组明显高于针刺组和药物组(P<0.01);治疗后3组临床疗效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针刺组和药物组(P<0.05)。结论:①刺督调神法在改善VD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均具有显著疗效。②刺督调神法治疗VD在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明显优于针刺组和药物组。
李佩芳刘霞王颖王涛浦芳孙培养谢宗亮刘奕蕾苏毅郭庆军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芒针针刺联合化瘀通脉汤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22
2019年
目的:探讨化瘀通脉汤联合芒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治疗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予以脑卒中内科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化瘀通脉汤联合芒针针刺治疗,2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4周。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质量、病情严重程度以及中医症候积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血清中甘氨酸(Gly)、γ-氨基丁酸(GABA)进行检测,并比较两者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67.74%)(χ2=6.61,P=0.01);治疗后,2组患者组CSI、改良Ashworth评分等病情严重程度指标均出现降低,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1);2组患者偏身麻木、语言蹇涩或不语、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舌质暗淡苔白腻、脉沉细等中医症候积分均出现降低,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更低(P<0.01);2组患者Gly、GABA等相关血清指标以及BI、QOL-BREF评分等生命质量指标均出现降低,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水平更低(P<0.01)。结论:化瘀通脉汤联合芒针针刺可明显者降低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肢体痉挛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并提高生命质量,同时能够调节Gly、GABA表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浦芳李佩芳
关键词:脑卒中后肢体痉挛化瘀通脉汤临床疗效Γ-氨基丁酸
针刺督脉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针刺督脉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于入组时、3周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估上肢功能,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unctional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FCA)中自我照料能力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组给予针刺督脉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仅给予康复训练。疗程3周。结果:入组时2组患者FMA和FC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FMA和FCA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督脉配合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
王涛李佩芳浦芳孙培养吴杰刘霞罗春梅
关键词:脑卒中针刺督脉上肢功能
耳穴压丸联合普通针刺法治疗卒中后平衡障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究耳穴压丸联合普通针刺法治疗卒中后平衡障碍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3例卒中后平衡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41)采取常规平衡训练联合毫针针刺治疗,观察组(n=42)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耳穴埋豆治疗,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步行功能和平衡功能情况、脑血流动力学指数。结果治疗4周后,2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Berg平衡量表、Fugl-Meyer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Berg平衡量表、Fugl-Meyer量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Holden步行能力分级情况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2组间Holden步行能力分级未见显著差异(P>0.05);2组动脉血流最大峰值(Vs)、平均流速(Vm)均高于治疗前,血管阻力指数(RI)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R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疼痛、肠胃不适、头晕等不良反应。结论耳穴压丸联合普通针刺法有助于加快卒中后平衡障碍患者平衡功能恢复,改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刘霞李佩芳王涛浦芳刘辉罗春梅
关键词:耳穴压丸针刺脑卒中
通督调神针法联合艾司唑仑片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脑血流、多导睡眠图指标以及神经递质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通督调神针法联合艾司唑仑片对缺血性脑卒中(CIS)后失眠患者脑血流、多导睡眠图指标以及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3年7月期间我院治疗的气虚血瘀型CIS后失眠患者9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艾司唑仑片治疗)47例和研究组(通督调神针法联合艾司唑仑片治疗)48例。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多导睡眠图相关指标[觉醒时长(WASO)、睡眠潜伏时长(SOL)和睡眠总时长(TST)]、血清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脑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后,两组主症、次症、总分、PSQI、AIS评分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治疗后,两组WASO、SOL、NE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TST、5-HIAA、5-HT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治疗后,两组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的脑血流速度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结论:CIS后失眠患者采用通督调神针法和艾司唑仑片联合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提高睡眠质量,改善脑血流和神经递质水平分泌。
刘霞浦芳刘辉郎秋雯李佩芳
关键词:通督调神针法艾司唑仑片脑血流多导睡眠图神经递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