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贤
- 作品数:9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市胸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SCT定量研究技术与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定量研究技术参数在肺癌患者中的表现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8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对其MSCT检查结果和肺功能仪检查结果进行整理和比较,纳入同期于我院行体检的健康人50例为正常对照组,将其检查结果与肺癌患者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对80例肺癌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根据其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佳组,对比两组患者MSCT参数。结果肺癌患者vex、vin-vex、vex/vin、 MLDex、MLDexMLDin、单位体积密度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肺癌患者MSCT参数与大部分肺功能仪检查参数均具有良好相关性,Vin与TLC、Vex与RV、vin-vex与FVC、vin/vex与RV/TLC相关性最佳,均呈正相关(r=0.75、0.84、0.79、0.91,P <0.01),EVin与FEV1、EVex与FEV1相关性较佳,均呈负相关(r=-0.56、-0.78,P <0.01);预后良好组患者Vin、vex、vin-vex、vex/vin与预后不良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SCT定量检查肺癌患者肺功能与肺功能试验相较更为准确、客观,其定量参数与肺功能存在良好相关性,可提示肺癌患者预后。
- 洪贤方伟军任会丽张晖俞新华
- 关键词:MSCT肺癌预后
- 尘肺结核的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和螺旋CT表现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尘肺合并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基础,提高尘肺合并结核的影像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具有可靠粉尘接触史,经痰涂片、痰培养及临床诊断证实的尘肺结核病人的胸部X线片、CT影像表现。本组病例,男106例,女21例,年龄25~82岁。所有的病例均有一次以上胸部x线片检查,其中64人行CT检查。结果:尘肺结核可以区分为浸润型,团块结节型及血行播散型。浸润型尘肺结核72例,占56.7%,其中合并空洞28例,胸腔积液13例,胸膜增厚8例,肺不张2例;团块结节型尘肺结核42例,占33.1%,其中合并空洞26例,胸腔积液6例,胸膜增厚9例,肺不张5例;播散型尘肺结核13例,占10.2%,其中合并胸腔积液2例。结论:尘肺结核病人具有尘肺与结核病的共同特点,较单纯尘肺和结核病严重,动态观察x线胸片,在原尘肺病基础上,双上肺野浸润性病灶增多,或团块横向四周发展扩大,短期内病灶融合、空洞形成,可考虑合并结核,对菌阴尘肺结核病人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张晖陈胜利方伟军洪贤
- 关键词:尘肺结核影像诊断
- 探析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多层螺旋CT与MRI检查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研究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与MRI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60例(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全部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与MRI检查,记录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率,并研究分析检查的影像特点。结果 MRI检查准确率显著高于多层螺旋CT检查(91. 67%> 71. 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经多层螺旋CT平扫发现大部分患者存在脑积水、脑梗死等异常症状,并表现为等密度或等高密度影像改变,部分伴钙化;增强扫描后发现多数表现为环状或是结节状强化现象,少数则不强化。MRI检查发现患者脑池与脑底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闭塞现象,甚至有患者脑底部脑池形态已消失,T1加权与T2加权分别表示稍高信号、等信号;增强扫描可发现多数受累脑膜呈串珠样、点状及斑片状强化,少数不强化。结论多层螺旋CT与MRI检查均可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但两种检查方式比较,MRI检查准确率更高,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 洪贤方位军任会丽黎惠如宋敏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检查MRI检查结核性脑膜炎
- 多层螺旋CT在活动性菌阴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活动性菌阴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收集本院收治的60例活动性菌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为研究时段,以入院顺序奇偶性分组,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30例。对照组采用胸部X线片,试验组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2组均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比较诊断准确率以及病灶形态。结果与对照组诊断准确率(83%)比较,试验组(100%)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性菌阴肺结核患者病灶形态主要以磨玻影和空洞型为主。结论多层螺旋CT可有效提高活动性菌阴肺结核诊断准确率,明确病灶形态,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 洪贤方伟军任会丽黎惠如宋敏
- 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对肾结核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肾结核的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的影像表现,评价MSCTU对肾结核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临床尿培养、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结核的CT影像资料。本组病例男26例,女11例,年龄22~58岁。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和强化扫描,应用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及容积重建等技术,获得尿路成像图像。结果37例患者中,确诊前通过MSCTU诊断肾结核34例,准确率达91.9%;其中肾脏形态、大小改变28例,肾实质内多发大小不等囊状低密度灶28例,肾内出现钙化灶14例,累及输尿管7例,膀胱3例。结论MSCTU检查能够客观显示各期肾结核的病理特征,直观显示泌尿系全貌,逐渐取代了传统静脉肾孟造影(IVP)检查,对临床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张晖方伟军洪贤
- 关键词:肾结核X线计算机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多平面重建
- MSCT定量研究技术预测合并COPD肺癌患者的放疗效果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定量技术预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癌患者放疗效果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象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74例肺癌合并COPD患者,均接受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予MSCT检查,测定支气管管腔直径、支气管壁厚度(WT)、管腔面积(AL)、管壁厚度与外直径比值(TDR)、管壁面积占断面总面积比值(WA%)、肺气肿指数(EI)、肺/主动脉直径(PA/A)比值,按放疗效果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比较两组影像学定量参数的差异,并分析MSCT定量指标预测合并COPD肺癌患者近期疗效的价值。结果74例肺癌合并COPD患者完全缓解1例(1.35%),部分缓解29例(39.19%),稳定34例(45.95%),进展10例(13.51%),总有效率为40.54%。有效组FEV1、FEV1/FVC、FEV1%均高于无效组(t=10.475、4.454、3.925,P均<0.01);有效组WT、TDR、WA%、PA/A、EI均低于无效组,AL高于无效组(t=3.715、3.893、4.655、3.339、5.280、4.915,P均<0.01)。MSCT各参数预测合并COPD肺癌近期放疗疗效综合效能前三位参数分别为WT、TDR与EI。WT约登指数最大时(0.821),对应截断值≤1.36,预测近期疗效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67%、95.45%,曲线下面积(AUC)为0.911;TDR约登指数最大时(0.809),对应截断值≤0.24,预测近期疗效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00%、90.91%,AUC为0.907;EI约登指数最大时(0.696),对应截断值≤20.01,预测近期疗效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00%、79.55%,AUC为0.878。WT、TDR、WA%、PA/A、EI与合并COPD肺癌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FEV1%分别呈负相关关系(P<0.05,P<0.01),AL与合并COPD肺癌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FEV1%分别呈正相关关系(P均<0.01)。结论MSCT技术可定量测定合并COPD肺癌患者肺功能及气道损伤情况,对预测放疗近期效果有较高的价值。
- 任会丽方伟军洪贤
- 关键词:肺癌肺功能气道损伤
- 探讨脊柱结核影像学检查中CT和MRI诊断的效果差异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CT与MRI影像学检查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开展回顾性调查分析,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50例脊柱结核患者,均接受CT与MRI技术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对照(金标准),评估以上两种技术的诊断准确价值,及对病变部位、脊柱结核病变情况的诊断结果。结果:CT诊断出腰骶椎结核7例、胸椎结核15例、腰椎结核19例、颈椎结核5例,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出腰骶椎结核10例、胸椎结核16例、腰椎结核15例、颈椎结核9例,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出韧带下传播9例、椎间盘受累7例、椎旁脓肿19例、骨质破坏15例,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出韧带下传播12例、椎间盘受累11例、椎旁脓肿17例、骨质破坏10例,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特异度92.00%、准确度84.00%,明显高于CT诊断的36.00%、5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灵敏度84.00%与CT诊断8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结核影像学检查中,CT和MRI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在早期病变诊断中MRI检查更具应用优势。
- 洪贤方伟军张晖吴华强
- 关键词:脊柱结核影像学检查CTMRI
- 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螺旋CT肺动脉造影确诊的PE患者27例的临床资料,在横断面容积扫描数据基础上,应用多平面重建(MPR)技术进行多方向、多角度、多平面重建,可以任意角度、任意方位显示肺血管的解剖结构及病变形态。对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栓塞的血管显示进行分析及评价。结果:对27例患者CT多平面重建图像进行分析,统计受累肺动脉及分支共84支,其中左右肺动脉主干栓塞12支,叶肺动脉栓塞22支,段肺动脉栓塞34支,亚段肺动脉栓塞13支,5级分支栓塞3支;完全性栓塞8支,部分性栓塞76支。结论:多层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图像可清晰显示肺动脉主干及其5级分支小肺动脉内栓子,定位准确且无创伤性,可成为临床诊断PE的首选检查方法。
- 张晖周军洪贤杨宏志
-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X多平面重建
- CT检查与MRI检查诊断肺癌脊柱骨转移的准确性
- 2024年
- 目的:探讨CT检查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肺癌脊柱骨转移的诊断价值和准确性。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40例肺癌脊柱骨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影像资料,均实施螺旋CT、MRI检查,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评估分析CT、MRI对肺癌脊柱骨转移的诊断准确率、病灶类型检出情况。结果:40例患者经病理诊断均确诊为阳性,提示脊柱区均有骨转移;CT检查结果显示阳性29例,假阴性11例;MRI检查结果显示阳性29例,假阴性11例;MRI检查对肺癌脊柱骨转移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对骨转移病灶类型检出率较CT检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发生脊柱骨转移的风险高,相较于CT检查,应用MRI检查对肺癌脊柱骨转移的敏感度和准确率更高,可为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信息。
- 洪贤方伟军陈璧颖韩远远
- 关键词:CT检查核磁共振成像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