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涛

作品数:10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栓塞
  • 3篇子宫
  • 3篇子宫肌
  • 3篇子宫肌瘤
  • 3篇肌瘤
  • 2篇术后
  • 2篇栓塞治疗
  • 2篇葡聚糖
  • 2篇葡聚糖微球
  • 2篇气管
  • 2篇疗效
  • 2篇静脉
  • 2篇聚糖
  • 1篇大隐静脉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灌注
  • 1篇动脉灌注化疗
  • 1篇动脉栓塞
  • 1篇血管

机构

  • 7篇江苏大学
  • 2篇常州市武进人...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9篇沈涛
  • 8篇黄优华
  • 7篇徐强
  • 6篇石红建
  • 5篇徐元丰
  • 3篇宋蒨
  • 3篇蒋磊
  • 2篇陈静
  • 2篇吴小松
  • 2篇储菊妹
  • 1篇陈静
  • 1篇顾巧英
  • 1篇周华明
  • 1篇张泽峰
  • 1篇周华明
  • 1篇周瑜
  • 1篇汪海军
  • 1篇王祁

传媒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健康之路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国际消化病杂...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全国第七次外...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激光腔内闭合联合高位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究下肢静脉曲张应用激光腔内闭合高位结扎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根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反应。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56.67%,总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观察组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腔内闭合联合高位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显著,手术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有效改善患者下肢静脉血液循环。
汪海军徐强沈涛黄优华周瑜徐元丰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腔内激光闭合术高位结扎大隐静脉
葡聚糖微球经子宫动脉栓塞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前瞻性研究葡聚糖微球经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住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30例患者用葡聚糖微球(Sephadex,G-50,100~300μm)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海藻酸钠微球(KMG,直径500~700μm)栓塞。观察两组患者在栓塞术前后月经量、子宫体积、肌瘤体积、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两组插管栓塞成功率100%,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月经量减少,子宫及肌瘤体积明显缩小,性激素无明显变化。上述各参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葡聚糖微球栓塞组费用降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葡聚糖微球栓塞剂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有效和安全的。而且价格低廉,值得临床开发应用。
徐强黄优华石红建沈涛周华明吴小松蒋磊陈静储菊妹
关键词:子宫肌瘤葡聚糖微球栓塞
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血管内支架治疗
2016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治疗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1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人民医院收治并行血管内支架治疗的10例SISMA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参照Sakamoto血管影像学分型,Ⅱ型4例,Ⅲ型6例,探讨血管内支架治疗SISMAD的可行性和效果。结果 10例患者均成功植入血管内支架;术后10例患者腹痛症状均缓解;1例患者出现肠系膜上动脉远端分支破裂出血,予不锈钢圈栓塞,余无严重并发症。随访6~36个月,平均26个月,患者无再发腹痛症状,增强CT显示所有患者肠系膜上动脉支架内血流通畅,夹层愈合。结论血管内支架治疗Ⅱ、Ⅲ型SISMAD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沈涛黄优华石红建徐强宋蒨徐元丰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葡聚糖微球栓塞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
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盆腔肌瘤,自法国学者Ravina等于1995年首次报道将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 UAE)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取得了与手术切除相当的效果。本文研究...
徐强顾巧英黄优华石红建沈涛周华明吴小松蒋磊陈静储菊妹
关键词:子宫肌瘤葡聚糖微球栓塞治疗
文献传递
金属覆膜支架在食管癌术后食管-气管瘘的临床应用
2014年
目的总结金属覆膜支架在食管癌术后食管-气管瘘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例食管癌术后食管-气管瘘患者,在DSA引导下行金属覆膜支架置入治疗。结果 8例置入金属覆膜支架均成功,术后患者进食困难均有所改善,肺部感染症状得到明显控制。术后1周、1个月复查上消化道造影或胸部CT,均提示瘘口已愈合,支架在位,通畅,其中有一例支架压迫左侧气管,术后6个月食管气管瘘复发,再次行食管支架置入术。所有患者术后除了有食管异物感、支架植入处不适、胃食管反流外,均未发生如食管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金属覆膜支架治疗食管癌术后食管-气管瘘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有效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徐元丰黄优华沈涛陈静蒋磊
关键词:食管癌手术护理临床治疗方法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与栓塞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对比分析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与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十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76例中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8例,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者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栓塞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21%,对照组为64.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为23.67%,对照组为21.0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对症处理后,均得到有效改善。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黄优华沈涛徐强石红建王祁
关键词:肺癌中晚期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B超与DSA联合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放置完全植入式输液港的临床应用
2016年
目的:探讨B超与DSA联合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后胸壁放置完全植入式输液港(TIAP)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人民医院在B超与DSA联合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后胸壁放置完全植入式输液港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其中男6例,女34例,年龄19~95岁,平均58岁。术后随访3-12月,观察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导管通畅性等情况。结果:40例患者TIAP植入技术成功率100%。未发生血胸、气胸,误穿动脉、血肿,导管移位,导管打折、断裂,导管锁部脱落,囊袋感染,导管相关感染,夹闭综合征、因并发症被迫取出TIAP等并发症。结论:B超与DSA联合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后胸壁放置TIAP具有安全、方便、微创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沈涛黄优华石红建徐强宋蒨汪海军徐元丰周瑜
关键词:颈内静脉B超介入放射学
子宫肌瘤栓塞术后疼痛的治疗
2009年
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盆腔肿瘤,自法国学者Ravina等于1995年首次报道将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AE)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取得了与手术切除相当的效果。下腹部疼痛是栓塞治疗术中术后最突出的反应,发生率90%-100%,严重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给患者造成了痛苦,其机理是栓塞后子宫的缺血、痉挛所致。我们应用消炎痛栓联合多瑞吉镇痛,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张泽峰徐强黄优华石红建沈涛
关键词:栓塞治疗术子宫肌瘤术后疼痛ARTERIAL下腹部疼痛盆腔肿瘤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PEBP4和CD146表达与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疗效的关系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4(PEBP4)和CD146表达与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TACE)术疗效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江苏大学附属武进人民医院接受TACE术治疗的80例PH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癌组织中PEBP4、CD146的表达情况,并分析PHC患者的EBP4、CD146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TACE术疗效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的PEBP4高表达率为32.50%(26/80),低表达率为67.50%(54/80);CD146高表达率为37.50%(30/80),低表达率为62.50%(50/80)。PEBP4高表达组更多见于低分化、浸润深度更深、Ⅲ~Ⅳ期的患者,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CD146高表达组更多见于低分化、合并血管内癌栓、浸润深度更深的患者,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PEBP4低表达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为53.70%(29/54),高于PEBP4高表达组[38.46%(1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79,P=0.007)。CD146低表达组的2年生存率为62.00%(31/50),高于CD146高表达组[46.67%(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3,P=0.020)。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PEBP4、CD146为影响PHC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P<0.05)。PEBP4和CD146低表达组经TACE术治疗的临床有效率均显著高于高表达组(P均<0.05)。结论PHC患者的PEBP4、CD146表达状态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具有相关性,且PEBP4、CD146是PH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EBP4和CD146低表达的患者经TACE术治疗效果更好。
徐元丰沈涛宋蒨巢浩强
关键词:CD146原发性肝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