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毕井龙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大港油田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钻井
  • 4篇钻井液
  • 3篇钻井液技术
  • 2篇井眼
  • 1篇大位移
  • 1篇大位移井
  • 1篇大斜度
  • 1篇大斜度井
  • 1篇抑制性
  • 1篇抑制性钻井液
  • 1篇油田
  • 1篇润滑
  • 1篇探井
  • 1篇气井
  • 1篇钻井液工艺
  • 1篇钻井液添加剂
  • 1篇钻井液性能
  • 1篇井眼净化
  • 1篇井眼稳定
  • 1篇防塌

机构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大港油田

作者

  • 4篇毕井龙
  • 3篇陈少亮
  • 2篇熊安辉
  • 1篇王天发
  • 1篇周明信
  • 1篇王强
  • 1篇黄达全
  • 1篇王禹
  • 1篇凌红军
  • 1篇孔庆明
  • 1篇徐军献
  • 1篇王鲁坤
  • 1篇陶旭
  • 1篇田春雨
  • 1篇王禹
  • 1篇张松杰

传媒

  • 4篇钻井液与完井...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2
  • 1篇199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张海502井钻井液技术被引量:4
2006年
张海502井完钻斜深为4360 m,最大井斜为56°,井底水平位移为3019.06 m,位移垂深比为1.04∶1。井斜大、位移长、浅定向、大井眼段长是其主要特点,且50°~56°稳斜段长达3480 m,其中井深1100 m到3600 m为φ311 mm大井眼,这给携岩、砂床控制、防卡等提出了极高要求。二开采用聚合物钻井液,三开、四开采用硅基防塌钻井液。该井使用合理的流变性能和多种有效的工程技术措施解决了携岩及砂床控制问题,用固液结合润滑技术解决了防卡问题,用超低渗透油层保护技术解决了钻完井油层保护问题,用GWJ、GWX、SAS、硅腐钾等处理剂和合理的密度解决了井塌问题,为将来采用常规钻井液体系和现场技术低成本地完成类似高难度井提供了借鉴意义。
田春雨毕井龙张松杰周明信陈少亮黄达全孔庆明王禹
关键词:大斜度井大位移井井眼净化探井润滑
家H1井钻井液技术被引量:1
1999年
家H1井是大港沈家铺油田家11断块上的一口生产井,设计井深2491 m。上部地层的棕红色、灰绿色泥岩造浆性强;沙一段的砂泥岩互层极易坍塌;孔一段的玄武岩地层易漏。因此,针对不同的地层采取了不同的钻井液体系和技术措施,保证了钻井、电测、下套管及固井的顺利进行。
陈少亮王强熊安辉毕井龙
关键词:钻井液技术
大港油田千18—18井钻井液工艺
2002年
千18-18井是1口生产井,位于大港油田千米桥潜山油气田板深7断块构造,设计井深为4410.88m,钻探目的为开发板深7西断鼻奥陶系凝析气藏。
徐军献陈少亮毕井龙熊安辉王天发凌红军
关键词:大港油田钻井液气井
防塌钻井液技术在福山油田的应用被引量:6
2007年
福山油田主要钻井区块为花场、花东及白莲,该油田在钻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泥页岩的坍塌以及完井阶段的电测遇阻、遇卡。通过对已完成井资料的总结,地层黏土矿物的分析,得出了地层坍塌的原因。从钻井液体系、流变性和封堵能力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配合应用正电胶和成膜剂的有机硅防塌钻井液技术,并进行了现场应用。应用结果表明,应用井电测顺利,井径相对规则,缩短了完井作业时间;钻井过程中掉块明显减少,起下钻、完井下套管作业的拉力和阻力均在正常范围内,表明该防塌钻井液技术能够控制流二段地层的井壁坍塌问题。
王鲁坤毕井龙王禹陶旭龙上云刘志明
关键词:抑制性钻井液井眼稳定钻井液性能钻井液添加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