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雪晶

作品数:30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6篇病理
  • 10篇病理学
  • 8篇心脏
  • 6篇临床病理
  • 5篇心肌
  • 5篇流感
  • 5篇甲型
  • 4篇动脉
  • 4篇血管
  • 4篇病理学特征
  • 3篇动物
  • 3篇心脏病
  • 3篇血管瘤
  • 3篇妊娠
  • 3篇外科
  • 3篇细胞
  • 3篇临床病理分析
  • 3篇临床病理学
  • 3篇免疫
  • 3篇海绵状

机构

  • 18篇中国医学科学...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国家心血管病...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高州市人民医...
  • 1篇北京航天总医...

作者

  • 30篇段雪晶
  • 15篇王红月
  • 13篇王清峙
  • 11篇李莉
  • 9篇赵红
  • 8篇戴洁
  • 8篇孙洋
  • 6篇唐颖
  • 6篇王珏
  • 5篇宋来凤
  • 5篇赵然旭
  • 5篇徐红宇
  • 5篇陆洋
  • 5篇李宁
  • 4篇吕福东
  • 3篇王红月
  • 3篇金荣华
  • 3篇李勇
  • 3篇李莉
  • 2篇黄洁

传媒

  • 6篇中国心脏大会...
  • 3篇诊断病理学杂...
  • 3篇中华心血管病...
  • 3篇中华病理学杂...
  • 3篇北京医学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第二届中国女...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10篇2014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2-40和CD31在心海绵状血管瘤和淋巴管瘤中的表达及其鉴别诊断意义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D2-40和CD31蛋白在海绵状血管瘤和海绵状淋巴管瘤中的表达及鉴别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检测14例海绵状血管瘤和海绵状淋巴管瘤中D2-40和CD31蛋白的表达。结果 D2-40在海绵状淋巴管瘤中的阳性淋巴管密度(LVD)为10.78±3.76,而在海绵状血管瘤中呈(-),两者之间差异显著。CD31在海绵状淋巴管中呈(-),而在海绵状血管瘤中的阳性微血管密度(MVD)为12.34±3.86;两者同样差异显著。结论 D2-40和CD31蛋白在海绵状血管瘤和海绵状淋巴管瘤中的表达差异显著,有助于鉴别诊断。
唐颖王清峙赵然旭王红日李莉段雪晶孙洋赵红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海绵状淋巴管瘤D2-40CD31免疫组化
新型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肝脏病理学变化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从组织、细胞、蛋白水平,观察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后肝脏的病理学变化特征,分析血凝素(hemagglutinin,HA)、核蛋白(nucleoprotein,NP)、CD68及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在肝脏中的表达分布特点,以探讨重症死亡病例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2009年北京甲型H1N1流感重症死亡系统解剖病例2例,床旁肝脏穿刺标本6例,通过常规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变化特征。结果肝脏存在不同程度充血及带状坏死,妊娠女性肝细胞伴有微泡型脂肪变。病毒抗原HA及NP在肝坏死区巨噬细胞中有少量表达;CD68主要表达在肝窦库普弗细胞及坏死区巨噬细胞;TGF-β_1主要表达在巨噬细胞,坏死区明显增多。结论新型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病理变化不仅局限于呼吸道,肝脏同样受累,其机制可能与CD68和TGF-β的作用相关。
王珏戴洁王大业吕福东胡子净金荣华齐晶段雪晶
关键词:新型甲型H1N1流感肝脏病理特征CD68
生物瓣衰竭48枚外科病理学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探讨生物瓣置换术后瓣膜衰竭的病理学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瓣膜置换术后因瓣膜功能衰竭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二次手术摘除的患者资料,利用大体观察、X线摄影及组织病理学染色等方法,观察生物瓣的钙化、撕裂、纤维组织过度生长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改变,再结合患者的首次瓣膜置换年龄、瓣膜材料类型和植入部位等临床资料,利用U检验、x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等进一步分析其与病变的关系.结果 收集到的生物瓣共48枚(40例,其中女性26例),牛心包瓣和猪主动脉瓣各24枚.植入部位包括二尖瓣位29枚、主动脉瓣位14枚和三尖瓣位5枚.首次瓣膜置换年龄为12~71岁(中位数58岁),瓣膜寿命5d至27年(平均111.1个月).生物瓣衰竭的原因有结构性瓣膜毁损32枚(66.7%),感染性心内膜炎9枚(18.7%),非结构性瓣膜毁损7枚(14.6%);未见血栓形成.生物瓣钙化程度与瓣膜寿命呈正相关(R =0.52,P=0.000).牛心包瓣平均瓣膜寿命大于猪主动脉瓣[(146±74)个月比(77±68)个月,Z=-3.24,P=0.001],猪主动脉瓣的钙化比例低于牛心包瓣(41.7%比75.0%,x2=5.37,P=0.019),但瓣叶撕裂的比例较高(66.7%比16.7%,x2=12.34,P=0.000).60岁前瓣膜置换的瓣膜钙化检出率高于60岁后瓣膜置换的瓣膜(45.1%比2/17,x2=5.51,P=0.019),但是瓣叶撕裂比例更低(12.9%比58.8%,P=0.002).寿命≤5年的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检出率高于寿命>5年的瓣膜(6/14比8.8%,P=0.019).结论 结构性瓣膜毁损是本组生物瓣衰竭的主要原因,早中期衰竭的瓣膜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比例较高.60岁前、后首次瓣膜置换的瓣膜衰竭模式不同,较年轻的患者易出现生物瓣钙化.
段雪晶王红月许建屏李莉徐红宇王清峙
关键词:心脏瓣膜疾病
重症甲型H1N1流感八例呼吸系统病理学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 探讨重症甲型H1N1流感死亡患者呼吸系统病理变化特征.方法 收集北京市8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其中6例为死后床旁穿刺标本,2例为系统尸体解剖标本,进行常规病理形态学观察,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等技术进行病毒定位检测.结果 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呼吸系统的主要病理改变为坏死性支气管炎伴周围炎、弥漫性肺泡损伤、肺出血.Westem blot检测肺组织内可见病毒抗原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甲型H1N1病毒核蛋白、血凝素抗原主要表达于部分气管、细支气管上皮及腺体、肺泡上皮细胞、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流式细胞术检测2例尸体解剖病例肺内Ⅱ型肺泡上皮凋亡率(32.15%,78.15%)明显高于对照组(1.93%,3.77%).结论 弥漫性肺泡损伤、肺出血和晚期的肺纤维化是甲型H1N1流感重症死亡的主要病理改变;肺脏的损伤可能与病毒侵袭有关.
段雪晶李勇宫恩聪王珏吕福东张贺秋孙琳岳竹君宋晨朝张世杰李宁戴洁
关键词:肺泡尸体解剖
甲型H1N1流感合并妊娠尸检肝脏病理改变1例并文献复习
2011年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合并妊娠患者的肝脏病理变化特征。方法对2009年北京市1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合并妊娠尸检病例的肝脏标本进行常规病理、超微病理形态学观察及特殊染色,并复习关于妊娠合并脂肪肝、甲型H1N1流感合并妊娠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的相关文献。结果本例肝脏病理特征为微泡型脂肪变,合并肝细胞桥接坏死,与单纯性妊娠急性脂肪肝病理改变存在着一定差异。结论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合并妊娠急性脂肪肝可能是2009年甲型H1N1流感妊娠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
段雪晶宫恩聪吕福东王珏李勇郭素珍金荣华李宁戴洁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妊娠尸体解剖脂肪肝
48枚生物瓣衰竭的病理学分析
目的 :分析生物瓣置换术后生物瓣衰竭的病理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2006年至2013年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生物瓣置换术后因生物瓣功能衰竭再手术摘除的病例,收集患者的年龄、生物瓣品牌、材料类型和置入瓣位等临床资料,利用大...
段雪晶王红月李莉王清峙陆洋徐红宇徐振雨
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可逆性病理学评价指标的选择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通过观察先天性心脏病性肺动脉高压肺活检组织内肺血管病理学改变及相关蛋白的表达,探讨如何选择和应用评价肺动脉高压可逆性的病理指标。方法收集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先天性心脏病类型、术前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术后1年MPAP等。对照组选用肺癌患者远离肿瘤的肺组织。根据手术后1年MPAP是否≥25 mmHg(1 mmHg=0.133 kPa)将患者分为肺动脉高压可逆组和肺动脉高压不可逆组。肺活检组织切片应用肺动脉高压病理学四级分级法进行分级,应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肺小动脉中膜厚度、中膜面积百分比和肺小动脉血管密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肺内转胶蛋白和细丝蛋白A的表达。结果28例患者中24例为肺动脉压力可逆组,4例为肺动脉压力不可逆组。病理学观察显示28例肺活检中肺血管及肺组织学正常者13名,肺动脉病变Ⅰ级10例,肺动脉病变Ⅱ级3例,肺动脉病变Ⅲ级2例。肺动脉高压可逆组中肺动脉病变0级13例(54.2%,13/24)、Ⅰ级9例(37.5%,9/24))和Ⅱ级2例(8.3%,2/24)。不可逆组中肺动脉病变Ⅰ级者1例(1/4)、Ⅱ级者1例(1/4)和Ⅲ级者2例(2/4)。统计学分析表明,肺动脉高压可逆组术前与术后MPAP均高于不可逆组[(53.3±23.4)mmHg比(34.1±12.7)mmHg,P=0.020和(35.0±8.8)mmHg比(17.8±3.9)mmHg,P〈0.01]。病理学为肺动脉压力Ⅱ和Ⅲ级者,术前MPAP与肺动脉压力0级和Ⅰ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MPAP则显著增高(P〈0.05或0.01)。肺动脉高压可逆组及不可逆组小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和中膜面积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不可逆组中膜厚度亦明显高于可逆组(P=0.001)。通过相关分析表明术前MPAP和术后MPAP与小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和中膜面积百分比呈直线相
李莉黄丽陈果黄石安刘超王红月段雪晶王清峙赵然旭何建国
关键词:心脏病组织学
心脏原发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病理学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心脏原发性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4例心脏原发IMT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进行ALK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ALK基因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4例原发性心脏IMT,男3例,女1例;平均年龄16岁(5个月~30岁);发生于右心室2例,右心房1例,心包1例.组织学类型,肉芽肿型1例,纤维组织细胞型2例,硬化型1例.其中2例ALK蛋白阳性,4例病例均进行ALK融合基因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未检出阳性病例.结论 心脏IMT非常少见,且临床及组织学表现多样,容易误诊,早期诊断、积极手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免疫组织化学ALK蛋白阳性表达有助于诊断,ALK基因在IMT中的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目前尚不适宜在临床开展.
孙洋江勇段雪晶王红月王清峙钟定荣赵红
关键词:心脏肿瘤
原发性限制型心肌病心脏移植受体心脏临床病理学研究
目的:对心脏移植受体心脏进行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探讨原发性限制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9例诊断为原发性限制型心肌病的心脏移植受体心脏,离体后立即进行肉眼检查、测量和摄像记录,进行全面的组织形态学及透射...
赵红孙洋王红月李莉唐颖段雪晶宋来凤黄洁
二尖瓣脱垂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二尖瓣脱垂(MVP)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阜外医院行外科手术的MVP患者14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并在术后进行随访。根据瓣叶和腱索病理检查结果,将其中71例MVP患者分为黏液样变性组(52例)和非黏液样变性组(19例)。结果MVP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呼吸困难占59.5%(88/148),胸闷和胸痛占52.7%(78/148),心悸占36.5%(54/148)。采用的手术方式包括二尖瓣修复成形术144例(97.3%)和二尖瓣瓣膜置换术4例(2.7%)。MVP患者中二尖瓣后叶脱垂占68.9%(102/148),病理类型中黏液样变性占73.2%(52/71),纤维化变性占8.5%(6/71),纤维素样坏死占8.5%(6/71)。与非黏液样变性组比较,黏液样变性组术前合并心房颤动比率较低[5.8%(3/52)比42.1%(8/19),P〈0.01],术前左心房内径较小[(43.2±6.5) mm比(48.2±8.9) mm,P〈0.05],后叶脱垂、腱索延长和瓣叶增厚比率均较高[分别为94.2%(49/52)比63.2%(12/19),P〈0.01;26.9%(14/52)比0,P〈0.05;76.9%(40/52)比52.6%(10/19),P〈0.05]。术后随访39.0(22.3,57.0)个月,随访期间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房内径[(38.5±7.1) mm比(45.3±8.3) mm,P〈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8.9±6.2) mm比(57.5±7.6) mm,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61.2±7.1)%比(65.1±6.2)%,P〈0.01]和二尖瓣中量以上反流比率[1.4%(2/148)比100.0%(148/148),P〈0.01]均小于术前。结论MVP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呼吸困难为主,黏液样变性是MVP最主要的病理类型,腱索延长和瓣叶增厚是其特征性改变。MVP患者通过外科手术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郭颖王水云段雪晶伍熙郑欣馨鲁洁黄晓红
关键词:二尖瓣脱垂预后心脏外科手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