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培根
- 作品数:14 被引量:4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 建筑在城市中
- 2010年
- 北京正处在一个从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演变的过程中,传统的城市尺度被放大.传统的城市形态被改变.从过去的小型街区逐步发展到现在的超级街区。城市空间也从被限定在传统的街巷之间.到自由地泛滥在现代建筑周围。大量的独立的强调自我的单体建筑已经充斥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 柴培根张广源
- 关键词:现代建筑城市形态单体建筑街区
- 求同存异——安徽出版大厦设计被引量:1
- 2008年
- 1投标
2002年我们参加了由安徽省新闻出版局组织的安徽出版大厦的投标,大厦主体是办公楼主要服务于新闻出版局及其下属的出版社,建设规模55200m^2,其中地上43300m^2,总用地面积7960m^2。建设场地位于合肥市主要道路长江路延长线的北侧。
- 柴培根崔恺
- 关键词:新闻出版用地面积建设场地
- 校园综合体——北京工业大学第四教学楼组团设计被引量:10
- 2015年
- 如今,全国性高校园区的大规模建设已渐近尾声,在社会对于高校规模扩张和教学质量之间矛盾的反思同时,我们也发现这种盲目快速的规划建设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首先是新建设的高校园区用地与使用规模不匹配,造成土地资源浪费,规划结构松散。大量重复相似的规划都是从总平面形式出发开始设计,盲目地采用大轴线、大水面、大环路等尺度夸张的规划手法,缺乏对于学校具体使用功能及场地的针对性深入研究。
- 崔恺于海为柴培根
- 关键词:校园规划教学质量资源浪费校园建筑
- 院落中的酒店——承德行宫酒店设计被引量:1
- 2013年
- 思考
2008年有机会在承德设计一间酒店,承德因为避暑山庄和外八庙闻名,成为著名的旅游城市,我们很自然地希望酒店的设计能在一定程度上回应当地的文化传统。在经过初步的调研和讨论后,我们首先放弃了已经被贴上旅游化标签的传统建筑形式.它们已经被抽象成某些更容易被游客识别的符号.在市场上过度消费了。景区干脆就是封闭在围墙里的公园,周边的城市建设也在不断地压缩景区的空间.传统的建筑形式被围墙封闭起来.似乎与当地的现代生活毫不相干了。
- 柴培根王效鹏周凯
- 关键词:酒店设计传统建筑形式行宫院落旅游城市避暑山庄
- 城市更新过程中的绿色建筑实践——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创新科研示范楼绿色建筑设计被引量:15
- 2012年
- 结合工程案例,探讨城市更新过程中的绿色建筑实践。从该项目城市核心区建筑建设的特点、周边环境及场地特点等多个影响因素出发,根据绿色建筑标准,建立了一套适合城市核心区建筑更新特点的绿色建筑技术体系,通过模拟风、光、声、热环境,确定了适合该项目特点的绿色建筑技术,包括采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温湿度独立控制、岗位送风、太阳能光伏发电等。
- 曾巍郝军徐稳龙吴越超李天阳刘敏文兵柴培根刘鹏潘云钢
- 关键词:绿色建筑
- 有关形式的思考——北工大软件园E地块设计被引量:2
- 2014年
- 作为京津冀地区新城建设的早期实践,北京东南五环外亦庄地区的建设发展已持续十余年。尽管曾经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将自己的名称改为亦庄新城,产业升级也催生了城市化的深入发展,但其低密度,低容积率,高绿化率的郊区化特征仍然呈现在大部分地块之上。企业的入住和产业用地的开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而这种不同于城市中心区的新城风貌也因其享有较好的环境资源,同时吸引了大量的由城市中心疏解而来的居住人群。
- 周凯任玥柴培根
- 关键词:地块软件园城市中心区新城建设
- “历史-理论-批评”导向的评论写作——2019《建筑学报》“青年学者支持计划”综述被引量:2
- 2019年
- 第三届《建筑学报》“青年学者支持计划”在组织架构上延续了前两年的做法[1-2],在学术主题上尤其延续了第一届的“建筑批评”(architectural criticism)议题.2019年的青年学者支持计划持续3天,聚焦于“建筑评论写作”,比起前两届,选择了更为具体、明确的研究对象.《学报》此次独运匠心,作了3处创新:首先,将研讨课堂定于被评论建筑的现场;其次,让两位对被评论建筑都已发表过文章的嘉宾作平行式的、对比式的授课;第三,增设了“批评的批评”环节.此三举尤其能够于波澜不惊处激起涟漪.
- 江嘉玮王骏阳(指导)青锋徐好好范路柴培根
- 关键词:建筑批评青年学者写作组织架构建筑评论
- 北工大软件园E区
- 2014年
- 崔恺柴培根周凯任玥杨文斌古云
- 关键词:软件园北工大办公楼
- 创作札记:大院儿里的大院被引量:1
- 2019年
- 1传承4988年,原建设部设计院从建设部的北配楼搬到了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19号院内。当时19号院内有3家单位,原中国建筑技术发展中心的办公楼临车公庄大街,是一栋典型的1950年代的办公建筑,临文兴西街一侧是1970年代建设的建研院物理所的办公楼和实验室。院内还有1980年代建设的住宅和集体宿舍以及食堂锅炉房,以及一块篮球场。
- 柴培根周凯任玥
- 关键词:建筑技术办公建筑集体宿舍设计院
- 整合城市界面的尝试:神华股份办公楼
- 业主买下了仪器仪表大厦,试图改造为自用的办公楼,但建于八十年代的老楼只有3.4m的层高和一层地下室,无法满足一个现代企业对办公空间的要求。老楼的结局只有被拆除,在原址上重建一座现代化的办公楼就成为了我们的设计任务。本文介...
- 柴培根
- 关键词:办公楼改建工程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