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红霞
- 作品数:7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嘉兴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多氯联苯醚的结构参数和热力学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被引量:18
- 2007年
-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在B3LYP/6-31G*水平上对209个多氯联苯醚(PCDEs)系列化合物进行了全优化和振动分析计算,得到各分子的结构参数和热力学性质,并研究了这些参数与氯原子的取代位置及取代数目(NPCS)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分子平均极化率(α)、焓(H)、自由能(G)、恒容热容(CVs)和熵(S)与NPCS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相关性系数r2分别为0.9955,1.0000,1.0000,0.9918,0.9995),分子体积(Vm)和最高占据轨道能(EHOMO)与NPCS也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性系数r2分别为0.9735和0.9362.设计等键反应,计算了PCDEs系列化合物的标准生成热(△fH)和标准生成自由能(△fG).根据异构体自由能的相对大小,从理论上求得异构体的相对稳定性顺序.
- 曾小兰柳红霞刘红艳
- 关键词:结构参数热力学性质
- 多溴噻蒽系列化合物的热力学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被引量:6
- 2008年
- 298.15K和1.013×105Pa时,用Gaussian98程序,在B3LYP/6-31G*水平上计算了75个多溴噻蒽系列化合物(PBTAs),得到各分子的热力学性质。设计等键反应,计算了PBTAs系列化合物的标准生成热和标准生成自由能。同时研究了这些参数与溴原子的取代位置及取代数目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热能校正值、定容热容、熵、标准生成热、标准生成自由能与溴原子的取代位置及取代数目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根据标准生成自由能的相对大小,从理论上求得异构体的相对稳定性顺序。
- 王连生刘辉柳红霞于红霞王遵尧
-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热力学性质
- 几种农药对发光菌毒性的测定和构效关系研究被引量:11
- 2008年
- 测定了10种农药对发光菌的毒性数据(-lgEC50);采用密度泛涵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在B3LYP/6-31G*水平上全优化计算了17种农药的结构参数和热力学参数,将这些参数作为理论描述符,依据修正的线性溶解能理论,利用半致死浓度(EC50)实验数据,建立了用于预测农药毒性的模型,其相关方程(相关系数r=0.9455)包含2个变量,即分子的最正氢原子电荷(qH+)和熵(SΘ),并用留一交叉验证法对模型的稳定性进行了验证。此外,还利用该模型预测了17种农药对发光菌的-lgEC50。
- 刘辉刘丹丹柳红霞王遵尧王连生
- 关键词:农药
- 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用于部分农药Kow的QSPR模型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农药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gKow)是研究农药在水中化学行为的重要参数。本文采用摇瓶法测得25℃时10种农药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gKow),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在6-31G*基组上全优化计算得到了10种农药的结构参数和热力学参数。在10种化合物的lgKow实验数据基础上,采用GQSARF2.0程序,以结构参数和热力学参数作为理论描述符,得到预测lgKow的相关模型,其方程为lgKow=0.108-0.191μ-2.451H/1000,决定系数R2为0.9443。用变异膨胀因子(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s,VIF)和t值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而交叉验证法的相关系数q2为0.9269,证明所建模型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用所得模型预测了10种农药的lgKow,与实验测定值相比,方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都较接近,可见预测值较可靠,所建模型可用于同类农药lgKow的预测。
- 刘辉王元颖柳红霞王遵尧王连生
- 关键词:结构化学农药
- 取代苯酚臭氧氧化表观速率常数的QSPR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在298 K,1.013×105 Pa条件下,对22种取代苯酚在水溶液中的臭氧降解过程的动力学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降解过程中取代苯酚的浓度,并求得反应级数和反应表观速率常数。使用Gaussian 98程序中B3LYP6-311G**方法,计算了取代苯酚的结构参数及热力学参数,并采用QSPR方法研究了表观速率常数与其结构及热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取代苯酚的臭氧氧化反应属0级反应,表观速率常数与其结构和热力学参数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相关方程的相关系数R2=0.978,标准误差SD=0.050,分子的极化率是影响表观速率常数的主要因素。
- 江建林柳红霞刘丹丹王遵尧
- 关键词:取代苯酚臭氧降解反应动力学定量构效关系
- 含氟取代苯类化合物lgK_(ow)和-lg1/EC_(50)的QSPR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采用Gaussian 98程序,在B3LYP/6-311G**和HF/6-311G**2种水平上全优化计算了24个含氟取代苯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基于得到的分子结构描述符,分别建立了用于预测含氟取代苯化合物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gKow)和毒性(-lg1/EC5)0的模型,预测lgKow的模型包含3个变量(偶极矩(μ),总能量(TE)和热能修正值(Et)h),预测-lgl/EC50的模型包含2个变量(分子中原子最负的电荷(q-)和零点振动能(ZPE))。用交叉验证法对模型的稳定性进行了验证(q分别为0.8480和0.9154),并用t-检验和变异膨胀因子(VIF)对2个模型中各变量的显著性和自相关性进行了检验。预测-lg1/EC50的模型的预测能力优于溶剂化能参数得出的模型。
- 刘辉柳红霞王遵尧王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