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柯曼红

作品数:10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历史地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4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古气候
  • 4篇孢粉
  • 3篇晚更新世
  • 3篇黄土
  • 3篇黄土高原
  • 3篇更新世
  • 3篇古环境
  • 2篇气候环境
  • 2篇古气候环境
  • 2篇冰期
  • 1篇地层
  • 1篇第四纪
  • 1篇遗址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学
  • 1篇全球变化
  • 1篇全新世
  • 1篇孢粉分析
  • 1篇文物
  • 1篇文物考古

机构

  • 7篇长安大学
  • 3篇西安地质学院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文物研究...
  • 1篇陕西省考古研...

作者

  • 10篇柯曼红
  • 6篇孙建中
  • 2篇李秉成
  • 1篇张子明
  • 1篇赵景波
  • 1篇魏明健

传媒

  • 2篇Acta B...
  • 2篇西安地质学院...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考古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富县地区末次间冰期以来古气候环境的演变被引量:23
1993年
研究剖面位于洛川源北部的富县县城东郊。剖面由第一层古土壤(S_1)、马兰黄土(L_1)和全新世古土壤(S_0)组成。孢粉分析结果表明,黄土地层中孢粉非常丰富,为恢复古植被与古气候提供了可靠依据。S_1的植被是以榛、菊、蒿为主的疏林草原,有亚热带树种出现,反映了末次冰期的温湿气候。L_1时主要为菊、蒿干草原,气候冷干,其间有四次乔木增多期,反映了末次间冰期中有四次间冰阶的相对温湿气候波动。近代耕土中为以松、藜、中华卷柏为主的森林草原,反映了全新世某个时期比较温凉干旱的气候。
柯曼红孙建中赵景波
关键词:末次间冰期黄土古气候
黄土高原晚更新世的植被与气候环境被引量:19
1998年
在被认为孢粉贫乏的黄土中分析出了大量孢粉,首次作出了黄土地层的孢粉浓度图式。根据10余个剖面上孢粉组合的变化,阐明了晚更新世的植被与气候在时间上演变与空间上分布的规律,证明了各地植被在时间上的演变韵律十分相似,说明它们同受全球气候变化的控制,但在同一时期各地植被不尽相同,此乃局部自然环境差异所致。根据植被变化重建了古气温曲线。
孙建中柯曼红魏明健魏明健李秉成
关键词:黄土晚更新世孢粉古气候古环境
萨拉乌苏地区末次冰期的古气候及古环境被引量:7
1992年
自1922年以来,内蒙萨拉乌苏地区不断有'河套人'、'河套文化'和'萨拉乌苏动物群'的化石和遗物发现,从而成为我国北方晚更新世的典型地点。笔者通过最典型的滴哨沟湾剖面的孢粉分析,阐明该区末次冰期的古气候、古环境的变迁。
柯曼红孙建中魏明健
关键词:末次冰期孢粉古气候
陕西北部地区晚更新世的植被与气候
2009年
目的探究黄土高原中部晚更新世的古气候演化特征,揭示其变化规律。方法通过对陕西富县剖面的地质调查、密集采样和54个样品的孢粉分析进行综合研究。结果将孢粉图式划分为Ⅰ、Ⅱ、Ⅲ3个带,分别代表S1、L1和S03个形成时期的孢粉带:Ⅰ带为榛-菊-蒿组合带,以草本植物孢粉占多数,乔木植物花粉出现高峰为特征;Ⅱ带为菊、蒿优势带,以草本植物花粉占优势,乔木植物花粉显著减少为特征;Ⅲ带为松-藜-中华卷柏增长带,以松、藜、中华卷柏显著增加,乔木植物明显增长为特征。结论S1形成时期植被为疏林草原,气候温暖较湿;L1形成时期植被为干草原,气候冷干;S0形成时期植被为森林草原,气候温凉干旱。
李秉成柯曼红孙建中
关键词:晚更新世
黄土高原区环纹藻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10
1995年
环纹藻化石不仅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部新生界地层,而且笔者近年在黄土高原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孢粉中亦有较多发现。在8个化石点共找到环纹藻化石2378粒.研究表明,它具有横向和纵向分布规律性。含环纹藻的孢粉组合不仅有喜暧湿的阔叶树种花粉,而且也有喜冷湿的暗针叶树种花粉,反映了环纹藻对气候有很强的适应性.我国西部环纹藻化石种类较东南部单调,其数量从东向西趋于减少。其时代分布,从晚更新世早期到晚全新世,以中全新世最为繁盛。人们可依据它及其共生藻类,追溯到地史时期淡水湖沼的消长。
柯曼红
关键词:黄土高原化石第四纪地层
黄土孢粉分析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6
1994年
根据黄土的化学成分等特点,采取相应的化学及物理相结合的处理方法,把孢粉离析出来。在黄土最为发育的陕西、甘肃7 个黄土剖面计90 多个样品中均获得丰富的孢粉,观察1—3 张玻片,孢粉总数可达204—594 粒以上,250 g 的土样可获得3.9—55.1
柯曼红
关键词:黄土孢粉分析方法
黄土高原全新世古气候环境演变研究
孙建中柯曼红
该研究在黄土高原南部和北部选择国内外驰名的西安半坡和宁夏水洞沟两。遗平、榆林等地七个剖面密集采样,完成了大量抱粉分析和14C测定工作的抱粉图式,证明黄土高原全新世古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其一致泄湖冷期,仰韶最暖期,龙山...
关键词:
关键词:古气候学古环境全新世全球变化黄土高原
下川遗址的古气候环境被引量:4
2000年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ollen samples from the Xiachuan site, the present paper makes a preliminary reconstruction of the palaeoclimatic and palaeoecological environments at the site.The climate-zone features of the Xiachuan pollen suggest that the site underwent six climatic changesfrom 36,000 to 12,000 BP. In this temporal scope, the early phase of the main Xiachuan cultural remains, lasting from 23,000 to 13,000 BP, corresponded just to the flourishing stage of the last glaciation, when the growth of trees at Xiachuan must have been concerned with the existence of mountain basins in this area; from 13,000 to 12, 000 aBP, i.e. in the period of the late Xiachuan cultural remainscorresponding to the Fen zhuang interstadial, there was the rise of the summer monsoon and a little going up of the temperature.
孙建中柯曼红石兴邦张子明陈哲英吴加安张素琳
关键词:古气候环境文物考古
全文增补中
孢粉浓度统计法在西北土类堆积物的应用
柯曼红
该研充采用浓度统计对宁夏水洞沟全新世堆积物中的孢粉进行了分析,并与百分比对比,其结果表明:在同一剖面采用两种方法所得的两个孢粉图量的变化趋势及所能反映的植被演替与气候变化基本上是一致。在孢粉数下,其含量的变化在浓度图式上...
关键词:
关键词:孢粉
陕西富县晚更新世的植被与气候被引量:3
2006年
为了了解黄土高原中部晚更新世的古气候演化特征,通过对陕西富县剖面的地质调查、密集采样和54个样品的孢粉分析,将孢粉图式划分为Ⅰ、Ⅱ、Ⅲ三个带分别代表S1、L1和S0三个形成时期的孢粉带:Ⅰ带为榛—菊—蒿组合带,以草本植物孢粉占多数,乔木植物花粉出现高峰为特征;Ⅱ带为菊、蒿优势带,以草本植物花粉占优势,乔木植物花粉显著减少为特征;Ⅲ带为松—藜—中华卷柏增长带,以松、藜、中华卷柏显著增加,乔木植物明显增长为特征。结果表明S1形成时期植被为疏林草原,气候温暖较湿;L1形成时期植被为干草原,气候冷干;S0形成时期植被为森林草原,气候温凉干旱。
李秉成柯曼红
关键词:晚更新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