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日杖
- 作品数:12 被引量:42H指数:5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 明清时期来华西人对中国大黄的记述被引量:4
- 2010年
- 明清时期来华的西方旅游者、传教士、考古学家、探险家等,留下了不少关于中国大黄的记载,其中包括大黄的植物学性状、大黄贸易以及大黄的制法与用途这些记载体现了明清各类来华西人对大黄认识的演进,反映了西方对中国大黄认识的不断深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外医药交流的情况。对明清时期来华西人对大黄有关记载的梳理,将有利于“大黄”相关研究和中外医药交流研究的深入。
- 林日杖
- 关键词:中药贸易
- 论高校文科学报学术专题的组织被引量:1
- 2007年
- 专题策划与高校文科学报发展关系密切,它有利于整合各学科学术资源。学术专题的组织,要解决学术重点、难点,形成系列,引领学术发展。为此,要处理好学报与审稿人的关系,处理好学报编辑部内部的关系,处理好学报与学校的关系。应充分发挥青年编辑的优势,正视青年编辑遇到的困难,以推动学术专题的成功策划。
- 林日杖
- 关键词:高校文科学报审稿人编辑部
- 明清时期来华俄人对大黄的认识被引量:2
- 2012年
- 明清时期来华俄人非常关注大黄。其中,俄籍人士有彼特林、巴伊科夫、里香斯基、约瑟夫.里曼(Joseph Rehmann)、卡缅斯基、丁柯斯基;受雇于俄国的欧人有希腊人尼果赖、弗拉季斯拉维奇(拉古津斯基),德国人史密特、格梅林、帕拉斯,英国人柏尔,瑞典人郎喀,以及国籍模糊不清的伊台斯。他们从产地、商路、性状等诸多方面关注到大黄,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西方对大黄认识的深入。
- 林日杖
- 关键词:明清时期
- 鸦片战争前后外国在华洋行经济活动初探
- 外国洋行在华经济活动,是中国近代经济中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该文以鸦片战争前后外国洋行在化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探讨1782—1858年外国在华洋行的发生与演变过程,拟对这一时期外国洋行在华经济活动作较为系统与全面的考察.
- 林日杖
- 关键词:鸦片战争洋行经济活动
- 文献传递
- 五口通商时期外商在华经营策略述论被引量:1
- 2003年
- 五口通商 ,是外商在华拓展经济活动的有利时机。从商品采购、商品销售、市场竞争及市场导向等方面看 ,外商对经营策略是相当重视的。不过 ,这一时期外商经营策略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外商是否因时因地调整经营策略 。
- 林日杖
- 关键词:五口通商
- 论学报编辑跨学科思维的培养被引量:5
- 2008年
- 跨学科思维与学报编辑工作及学报的发展的联系正在迅速增强。学报编辑服务对象及工作对象的变化,学术期刊之间的竞争以及编辑不同角色之间的协调,都引发了跨学科思维介入的必要。为此,学报编辑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思想上重视跨学科思维的培养,并将之与编辑个人的职业成长紧密结合起来,发挥科研实践及编辑实践对编辑跨学科思维培养的不同作用,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 林日杖
- 关键词:跨学科思维
- 五口通商时期的银元风潮与近代中国金融的发展被引量:5
- 2007年
- 五口通商时期的银元风潮,是这一时期金融风潮的核心问题。它的产生与解决是中外有关各方为了自身利益进行博弈的结果。外国中小洋行,大洋行与外国银行,中国钱庄,中国贸易商等中外商人,以及中国、美国、英国等国有关当局都卷入了这场风波。他们从不同的利益角度提出了银元改革的主张。银元问题的解决,是中国近代金融史与中国近代经济史上一件大事。
- 林日杖
- 关键词:五口通商银元金融风潮
- 明清时期来华耶稣会士对中国大黄的记述及其原因被引量:6
- 2011年
- 明清时期,大黄在中西方都有着十分广泛而重要的用途。耶稣会士是明清时期来华西人的重要群体。耶稣会士对大黄的探索,是西方大黄认识史上的重要一环。记叙大黄的耶稣会士主要有利玛窦、庞迪我、曾德昭、卜弥格、南怀仁、利国安、巴多明、德西迪里、汤执中等人,来自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及法国等欧洲国家。耶稣会士能够关注大黄,并留下有关记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受时势的影响,也有教会方面的因素,还有耶稣会士个人的作用。相关记述推动了欧美对大黄的探索,促成大黄在西方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 林日杖
- 关键词:明清时期耶稣会士
- 论清代大黄制夷观念发展强化的原因被引量:9
- 2006年
- 清代大黄制夷观念的发展强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大黄被中原王朝视为重要药材以及大黄陆海两路贸易的相继发展,大黄发展成为“控驭外夷之具”而付诸实践。在乾隆五十一———五十七年关闭恰克图贸易期间清朝实行大黄制俄。在制俄实践中,为查禁大黄而查禁毛皮,从而引起了系列连锁反应,对清代大黄制夷观念的发展强化产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影响。大黄由对付陆路之夷扩展为对付陆海两路之夷,大黄制夷观念发展为茶黄制夷观念,并付诸于实践。清代社会按成案、成例处理类似事务的严格要求,使得错误观念产生后重重叠加,不断强化,而在不同程度、不同侧面有利于大黄制夷观念消解的因素不受重视,甚至被扼制。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清代大黄制夷观念不断发展强化,并在鸦片战争时期盛极一时。
- 林日杖
- 关键词:清代制夷毛皮关税
- 试述清代大黄制夷观念的发展演变被引量:12
- 2005年
- 本文叙述了大黄制夷观念的来龙去脉,揭示了不同时期大黄制夷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本文认为,在乾隆五十一——乾隆五十七年关闭中俄恰克图互市中,清朝所采取的种种查禁大黄的措施,推动了大黄制夷观念的发展演化。大黄制夷观念出现了多种演进模式,到鸦片战争时期盛极一时。盛极而衰。随着道光九年至十年茶黄制夷(浩罕)的失败,大黄制夷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动摇。鸦片战争时期茶黄制夷(英)的失败促成了大黄制夷观念全面袁微。五口通商时期,大黄制夷观念仍不时沉渣泛起;咸丰七年,终成绝响。此后,大黄仍是重要的药材及出口商品。并在文化的意义上屡为清人提及。
- 林日杖
- 关键词:清代茶叶制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