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晓 作品数:22 被引量:41 H指数:4 供职机构: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水利工程 机械工程 更多>>
重症监护室专科护士工作现状分析及思考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专科护士培养成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取得宁夏ICU专科护士资格证书且工作满1年的248名专科护士工作现状进行调查。[结果]248名ICU专科护士中53人离开重症监护岗位,11人离开医院,离岗率为21.37%,离职率为4.44%;医院级别、学历及ICU工作年限等对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有影响(P<0.05);大多数人认为没有明确的专科护士角色定位、医院或科室管理以及对专科护士工作效果和能力评价不清晰影响其核心能力的发挥。[结论]宁夏ICU专科护士流失现象较重,应尽快建立专科护士再认证体系,规范ICU专科护士岗位管理。 李桂芳 杨丽娟 米光丽 杨红晓 梁彦关键词:专科护士 核心能力 重症监护室 ICU护士领悟社会支持与隐性缺勤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室(ICU)护士隐性缺勤与社会支持的现状,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月—2月选取宁夏地区399名ICU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中文版斯坦福隐性缺勤量表调查ICU护士领悟社会支持、隐性缺勤现状及相关性。结果:ICU护士领悟社会支持得分为(58.95±17.80)分、隐性缺勤总得分为(17.33±7.41)分,隐性缺勤与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及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状况、工作满意度和其他支持为ICU护士隐性缺勤的主要影响因素,合计可以解释总变异的23.4%。结论:宁夏地区ICU护士隐性缺勤处于较高水平,领悟社会支持处于中等水平,领悟社会支持与隐性缺勤呈负相关。管理者亟需关注ICU护士身心健康,调动其社会支持,降低ICU护士隐性缺勤发生率。 杨星雨 李桂芳 杨红晓 贾雪萍 王金聪 刘子青 李嘉颖 黄佳关键词:重症监护室 护士 社会支持 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2025年 目的构建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模型预测性能的稳定性。方法根据研究对象入院顺序,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入住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的MV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VAP将MV患者分为非VAP组与VAP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疾病、用药、病情及操作指标等临床资料作为模型候选预测因子进行组间比较。使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向前回归分析筛选最终进入模型的预测因子,并构建列线图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模型区分度,计算模型在预测临界值下的诊断性试验结果,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模型拟合度,采用Bootstrap重抽样1000次进行内部验证,通过校准曲线和决策分析曲线分别评价模型校准度和临床适用度。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50例MV患者,其中非VAP组1102例,VAP组148例,VAP发病率为11.8%。检出多重耐药菌、慢性肾脏疾病、颅脑损伤、氧合指数、气管插管场所、再次气管插管、使用纤维支气管镜、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和MV时间为发生VAP的模型预测因子。列线图模型AUC为0.917(95%CI:0.895~0.939),最大约登指数0.697对应预测截断值为0.096,模型准确度为0.836,敏感度为0.865,特异度为0.832,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409、0.979。Hosmer-Lemeshow检验提示模型拟合程度良好(P=0.938)。内部验证结果显示,校准曲线的模型预测风险与实际风险基本一致,决策分析曲线的决策阈值概率为2%~90%。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简洁便利且具有较为稳定的预测性能,可开展外部验证评价模型可外推性,为临床个体化预测MV患者VAP发生风险提供依据。 李嘉颖 李桂芳 刘子青 杨红晓 王金聪 杨星雨 杨秋艳 边瑶 马荣关键词: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列线图 早期目标导向活动对机械通气患者短期预后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早期目标导向活动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的短期预后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76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病区为单位,入住ICU A区的38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方案;入住ICU B区的38例患者为实验组,采用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标准化5问题问卷、ICU活动量表评估研究对象镇静程度、配合程度及ICU活动能力,实施早期目标导向活动。观察2组患者肌力及握力水平、ICU活动能力、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结果干预第4 d及出科前实验组肌力、握力及出科前的活动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目标导向活动有助于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的肌力、活动能力,缩短ICU停留时间,改善患者短期预后。未来可进一步随访,探究早期目标导向活动的远期效果,为早期目标导向活动的推广及应用提供临床指导。 李桂芳 贾雪萍 杨红晓 张桂珍 王亮 王金聪 杨星雨关键词:机械通气 短期预后 肌力 持续声门下引流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持续声门下引流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 对ICU科室收治的200例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MV)患者病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为持续声门下吸引组,对照组为常规气道护理,未行持续声门下引流,... 杨红晓 徐翠莲 李桂芳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因素与护理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和行为干预。方法:通过对本科室接收的32例病人的观察和分析,评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发生因素。结果:护理人员应做好基础护理、提高医护无菌观念、执行正确的吸痰操作,通过加强病房的管理和呼吸机管路管理以及体位护理和心理支持,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结论: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 杨红晓 周红 梁彦 李桂芳 徐翠莲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护理 ICU患者家属参与患者早期康复活动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ICU患者家属参与患者早期康复活动的意愿,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2年6月—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宁夏某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的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ICU患者家属参与患者早期康复活动意愿及影响因素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90%以上的患者家属愿意花时间陪伴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活动,并且希望学习早期康复活动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协助患者进行早期活动;ICU患者家属对早期康复活动的认知得分为(0.55±0.15)分,且愿意参与早期康复活动的患者家属对早期康复活动的认知得分高于不愿意家属(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CU患者家属对早期康复活动内容的认识水平是其参与早期康复活动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ICU患者家属参与患者早期康复活动的意愿强烈,对早期康复活动的认识水平是影响家属参与早期康复活动意愿的相关因素。因此,医护人员可通过家庭赋权护理充分发挥患者家属的主观能动性,并采取多媒体讲解、现场演示等方式加强家属对早期活动认知的培训,进一步提高ICU患者家属对早期活动的参与度。 贾雪萍 李桂芳 张桂珍 杨红晓 王金聪 刘子青关键词:患者家属 早期康复活动 意愿 多方位全程干预措施在控制ICU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多方位全程干预措施在综合ICU感染控制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综合ICU科室采用多方位全程护理干预的1361例重症患者(观察组)及未采用多方位全程护理干预的1447例重症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在年龄... 苟如萍 徐翠莲 杨红晓 李桂芳品管圈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依从率的影响 目的 通过使用品管圈管理工具提高ICU内危重患者床头抬高依从率,进而持续提高护理质量安全及护士责任心,确保患者安全.方法 科室成立护理质量品管圈,确定提高床头抬高依从率为活动主题,调查ICU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现状,发现... 杨红晓 李桂芳 马荣 丁贤涛床旁超声评估脓毒症患者膈肌和肢体骨骼肌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血尿素/肌酐比值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应用床旁超声探讨脓毒症患者入重症监护病房(ICU)7 d内膈肌和肢体骨骼肌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血尿素/肌酐比值(UCR)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入住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ICU的55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的一般资料、入ICU第1、4、7天实验室检查指标〔血尿素、血肌酐(SCr)、UCR〕和预后指标;应用床旁超声动态评估患者入ICU第1、4、7天膈肌形态学动态变化〔包括膈肌移动度(DE)、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以及肢体骨骼肌(股四头肌)形态学动态变化〔包括股直肌厚度(RF-MLT)、股中间肌厚度(VI-MLT)和股直肌横截面积(RF-CSA)〕。计算膈肌增厚分数(DTF)和RF-CSA萎缩率,并统计膈肌功能障碍和肢体骨骼肌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患者入ICU 7 d内各时间点膈肌和股四头肌超声形态学参数与UCR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55例脓毒症患者,其中29例为脓毒性休克。随入ICU时间延长,脓毒症患者膈肌功能障碍发生率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入ICU第1、4、7天分别为63.6%、69.6%、58.6%),肢体骨骼肌功能障碍发生率呈升高趋势(入ICU第4天和第7天分别为54.3%、62.1%),入ICU第4天和第7天两者同时发生的概率分别为32.6%、34.5%。脓毒症患者入ICU第7天UCR明显高于第1天〔121.77(95.46,164.55)比97.00(70.26,130.50)〕,RF-CSA萎缩率明显高于第4天〔%:-39.7(-52.4,-22.1)比-26.5(-40.2,-16.4)〕,RF-CSA明显低于第1天〔cm2:1.3(1.0,2.5)比2.1(1.7,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脓毒症患者入ICU第7天RF-CSA与当日UCR呈显著负相关(r=-0.407,P=0.029)。结论脓毒症患者膈肌功能障碍发生早,可改善;肢体骨骼肌功能障碍发生相对滞后,呈进行性加重。入ICU第7天的RF-CSA可能是衡量脓毒症患者肢体骨骼肌功能障碍的可靠指标,能够成为早期识 马金兰 夏羽菡 王婷 陈静 杨红晓 丁欢关键词:脓毒症 膈肌 股四头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