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甲森

作品数:6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篇遥测
  • 2篇有效载荷
  • 1篇递归
  • 1篇多AGENT
  • 1篇多任务
  • 1篇信息交换
  • 1篇遥测数据
  • 1篇遥测遥控
  • 1篇遥控
  • 1篇异常检测
  • 1篇知识发现
  • 1篇任务数
  • 1篇数据处理
  • 1篇数据交换
  • 1篇数据库
  • 1篇数据库转换
  • 1篇数据流
  • 1篇数据驱动
  • 1篇数据实时处理
  • 1篇吞吐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中国科学院国...
  • 2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6篇杨甲森
  • 3篇王春梅
  • 3篇智佳
  • 3篇陈托
  • 2篇孟新
  • 1篇王浩

传媒

  • 2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航天器工程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面向有效载荷高速数据流的数据处理方法被引量:10
2017年
针对卫星有效载荷数传数据传输速度快、实时处理难等特点,提出一种面向有效载荷高速数据流的实时数据处理方法。借鉴MapReduce的多线程并行模式,采用hash算法与归并排序算法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数据处理吞吐率,实现实时处理;采用基于XTCE(XML telemetry&command exchange)数据模型的参数解析算法,实现通用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有效载荷对数据处理的实时性和正确性的要求。
王静王春梅智佳杨甲森陈托
用于数据交换的XML文档和关系数据库转换被引量:26
2006年
XML以其结构性、标签性、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成为网络数据交换方面的标准技术,广泛地应用于计算机软件,尤其是电子商务应用领域。但目前数据存储和管理的主流手段仍是成熟而稳健的数据库。这就决定了用于数据交换的XML文档与数据库之间必须频繁的进行转换。在介绍了XML带来的“用数据库存储、XML文档传输”的全新工作方式之后,提出了一种利用良好数据结构和递归算法提取XML文档节点,进而把XML文档转换为关系数据库的方法。最后介绍了一个转换平台,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杨甲森王浩
关键词:XML文档关系数据库递归数据交换
多星多任务数传数据实时处理系统设计被引量:5
2016年
针对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支持多星多任务的运行控制需求,设计了数传数据实时处理系统。采用调度中心与处理程序集协同工作的方式,在不借助消息传递接口(MPI)和第三方调度软件的前提下,实现了数传处理作业的集中式调度、分布式并行处理;设计处理作业调度策略,实现了实时任务优先、事后任务排队以及处理资源负载均衡;设计模块化拆分的处理程序集,实现了处理系统的高性能、可复用。工程实践结果表明:文章所介绍的处理系统能够同时支持4颗卫星、3个地面站、实时及事后2种模式数传处理任务,处理的实时数据率优于150 Mbit/s。
杨甲森孟新王春梅
关键词:并行处理负载均衡
基于多Agent的实时自适应数据判读方法被引量:6
2017年
针对目前已有数据判读方法在有效载荷地面集成测试中不适应测试环境变化、实时判读不连续、错误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Agent框架的实时自适应判读(MARAD)方法。首先,依据"感知-决策-执行"的设计理念,构建四个具有独立任务又互相协同工作的智能Agent,以适应测试环境的改变;其次,采用面向活动建模的方式,以C语言集成产生式系统(CLIPS)作为推理机,取消判读规则对测试序列的依赖,保证判读过程的连续性;最后,在判读规则中引入容错机制,在不改变正确性的前提下减少误判和漏判。测试验证结果表明,在判读数据相同的条件下,MARAD方法的实时判读结果与已有的状态模型方法的三次事后判读的均值结果相比,参数漏判率均为0%,但活动误判率降低10.54个百分点;与人工判读相比,参数漏判率降低5.97个百分点,活动误判率降低3.02个百分点,且无需人员参与判读。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判读系统的自适应测试环境能力、实时判读的持续性和正确性。
王静王春梅智佳杨甲森陈托
关键词:有效载荷
基于遥测数据相关性的航天器异常检测被引量:16
2018年
基于信息技术进行星载设备的异常检测始终是空间任务安全性、可靠性领域最重要的主题。传统航天器异常检测方法的知识和模型很难自动化构建,而纯数据驱动方法会忽略系统设计知识和遥测数据本身的特性,造成先验知识的浪费。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遥测数据相关性的航天器异常检测方法。首先,给出遥测数据相关性的定义,结合量子卫星任务实例,对单维度遥测数据的6种领域相关性进行建模和向量表示;随后,提出一种遥测数据驱动进行相关性知识发现、进而将知识应用于异常检测的方法;最后,利用量子卫星数据、基于真实故障特征的模拟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航天器异常检测知识构建的自动化,且可以有效检测出遥测数据的异常。
杨甲森杨甲森陈托孟新李虎
关键词:遥测数据知识发现异常检测数据驱动
航天地面应用系统可复用数据处理系统研究
在软件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一直在探索各种形式的软件复用技术和思想,以期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增强软件应对需求变化和环境变化的能力。成熟的平台+插件的软件设计思想以其开放性和可复用性得到软件行业的认可,并被广泛的应用于许多软件...
杨甲森
关键词:可复用插件接口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