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明
-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国人腘绳肌腱移植不同固定方式重建ACL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腘绳肌腱移植重建ACL股骨与胫骨侧采用不同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采用新鲜冷冻尸体膝关节标本,腘绳肌腱移植,股骨侧分别用Endobutton(n=8)、Rigidfix(n=8)、肌腱结(n=8)和界面螺钉固定(n=8)。胫骨端采用可吸收界面螺钉(n=7)和Intrafix(n=7)固定,模拟ACL重建。进行循环载后位移、抗拉刚度、失效载荷、最大载荷等生物力学。[结果]失效载荷和最大载荷:Endobutton>Rigidfix>肌腱结>界面螺钉固定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igidfix和界面螺钉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拉刚度:Rigidfix=肌腱结>界面螺钉固定>Endobutton。循环载荷位移:肌腱结固定组>Rigidfix固定组>Endobutton固定组>界面螺钉固定组。胫骨端最大载荷:Intrafix固定组>可吸收界面螺钉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 N、400 N抗拉刚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Endobutton、Rigidfix、intrafix、肌腱结和界面螺钉ACL重建固定均可满足力学需求;Rigidfix和Intrafix固定系统较界面螺钉固定更具有生物力学优势。
- 刘玉杰李海峰王俊良杨玉明汪爱媛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生物力学内固定
- Intrafix与界面螺钉在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胭绳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ACL)胫骨端界面螺钉与Intrafix固定的生物力学。方法新鲜冰冻尸体膝关节标本14具,采用四股胭绳肌腱移植重建ACL,胫骨端分别采用可吸收界面螺钉(n=7)和Intrafix(n=7)固定,测试最大载荷、100kg·m·s^-2和400kg·m·s^-2位移、抗拉刚度、失败模式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ntrafix固定组的最大载荷大于可吸收界面螺钉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03,P〈0.05);100kg·m·s^-2位移和400kg·m·s^-2位移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73、0.0944,P〉0.05),抗拉刚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67,P〉0.05)。结论四股胭绳肌腱移植重建ACL,胫骨端采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和Intrafix固定均可满足ACL初期固定强度的需求;Intrafix固定强度大于可吸收界面螺钉。
- 王俊良刘玉杰王爱媛杨玉明李海峰李众利王志刚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生物力学修复外科手术
- 腘绳肌腱移植股骨侧不同固定方法重建ACL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股骨侧不同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新鲜冰冻尸体膝关节32具,采用四股腘绳肌腱移植重建ACL,随机分为四组,在股骨侧分别采用Endobutton、Rigidfix、肌腱结和界面螺钉固定,测量循环载荷后位移、100N位移、400N位移、失效载荷、最大载荷,计算抗拉刚度。结果失效载荷和最大载荷Endobutton>Rigidfix>肌腱结>界面螺钉固定,Endobutton和Rigidfix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igidfix和界面螺钉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gidfix和肌腱结、肌腱结和界面螺钉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循环载荷后位移肌腱结>Rigidfix>Endobutton>界面螺钉固定、各组间在100N位移、400N位移和抗拉刚度的比较中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腘绳肌腱重建ACL股骨侧四种固定方法均可满足ACL重建后的力学需求,Rigidfix固定在循环载荷后的位移、抗拉刚度及固定强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生物力学优势。
- 李海峰刘玉杰汪爱媛杨玉明王俊良李众利王志刚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生物力学
- 腘绳肌腱移植重建内侧髌骨韧带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12
- 2009年
- 目的:探讨正常内侧髌骨韧带(MPFL)的抗拉强度和自体肌腱移植重建MPFL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采用新鲜冰冻尸体膝关节标本解剖出MPFL,测定其侧抗拉强度。腘绳肌腱移植模拟MPFL重建术,采用肌腱移植髌骨缝合固定法和锚钉固定法,测定重建后的抗拉强度。结果:缝合固定法的强度高于正常MPFL强度及锚钉固定法的固定强度,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腱移植髌骨缝合固定法重建MPFL其抗拉强度完全可以满足临床需求,与锚钉固定法相比无异物存留,更加经济、简便和有效。
- 杨玉明刘玉杰汪爱媛李海峰王俊良李众利王志刚
- 关键词:MPFL生物力学骨折固定术
- 核磁SPGR软骨序列对单髁置换的术前评估价值
- 目的:研究三维脂肪抑制快速扰相梯度回波技术(3D-FS-SPGR序列)在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分级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单间室骨关节炎单髁置换术前适应症的评价方法.方法:选取膝骨关节炎患者56例,均行膝关节MRI检查,加扫S...
- 肇刚刘玉杰杨玉明
- 腘绳肌腱移植股骨侧不同固定方法重建ACL的生物力学研究
- 目的:探讨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股骨侧不同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新鲜冰冻尸体膝关节32具,采用四股腘绳肌腱移植重建ACL,随即分为四组,在股骨侧分别采用Endobutton、Rigidfix、肌腱结和界...
- 李海峰刘玉杰汪爱媛杨玉明王俊良李众利王志刚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生物力学
- 自体腘绳肌腱移植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比较不同固定方法自体腘绳肌腱移植重建内侧髌骨韧带(MPFL),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共入选15例(17膝)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患者,其中女性13例(15膝),男性2例(2膝)。平均年龄25.7岁(15~44岁)。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U形隧道法重建MPFL,Ⅱ组为髌骨内缘缝合固定法重建MPFL。术中根据不同软骨损伤情况行刨削刀打磨及射频汽化修整损伤软骨,髌股外侧支持带松解后采用自体腘绳肌腱移植重建内侧髌骨支持带。关节镜下动态调整移植肌腱在膝关节不同屈伸角度下的张力及运动轨迹,位置满意后髌骨端分别采用U形隧道法(8例10膝)或缝合法(7例7膝)固定;股骨端均采用界面螺钉固定。术前及术后随访时记录Kujala评分及Lysholm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平均34.8个月(8—60个月)。术后Kujala评分U形法平均(73.7±7.04)分,缝合法平均(86.7±7.70)分;Lysholm评分U形法平均(69.0±12.1)分,缝合法平均(80.4±14.3)分。随访期U形法固定组1例发生髌骨下极骨折,1例发生再脱位,骨折经手术治疗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关节镜下外侧髌股支持带松解与腘绳肌腱移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疗效可靠,缝合固定法创伤小,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易于推广。
- 王宁刘玉杰杨玉明朱娟丽
- 关键词:关节镜检查髌韧带
- 皮质骨嵌压钉在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月国绳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ACL)胫骨端皮质骨嵌压钉的生物力学。方法新鲜冷冻膝关节标本21具(北京市解剖学会提供),采用四股月国绳肌腱移植重建ACL,胫骨端分别用自制皮质骨嵌压钉(n=7)、可吸收界面螺钉(n=7)和Intrafix(n=7)固定,测试最大载荷、100N和400N位移、抗拉刚度、失败模式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上指标在皮质骨嵌压钉组和可吸收界面螺钉组无统计学差异。皮质骨嵌压钉组的最大拔出载荷及抗拉刚度Intrafix固定组(P<0.05)。结论自制皮质骨嵌压钉的最大拔出载荷、100N位移、400N位移以及抗拉刚度均与可吸收界面螺钉相近,可以满足ACL重建固定肌腱的需要。
- 王俊良刘玉杰汪爱媛李海峰杨玉明李众利王志刚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肌腱移植生物力学
- 国人胭绳肌腱移植不同固定方式重建ACL的生物力学研究
- [目的]探讨腘绳肌腱移植重建ACL股骨与胫骨侧采用不同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采用新鲜冷冻尸体膝关节标本,腘绳肌腱移植,股骨侧分别用Endobutton(n=8)、Rigidfix(n=8)、肌腱结(n=8)和界...
- 刘玉杰李海峰王俊良杨玉明汪爱媛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生物力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