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淞
- 作品数:109 被引量:31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 两种罗非鱼主要生物学性状及杂交F1代生长性能的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测量了荷那龙罗非鱼(O.hornorum)和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O.mossambicus)的主要生物学性状。结果得出:①2种罗非鱼通过外形能够清楚区分,荷那龙罗非鱼体色暗黑,有纵纹,体型呈纺锤型;莫桑比克罗非鱼体色橙色,无纵纹,体型呈长梭型。②2种罗非鱼最小性成熟年龄均为6个月,最小体长荷那龙罗非鱼为8.64cm,莫桑比克罗非鱼为6.60cm,绝对繁殖力前者为810粒,后者为702。③水温16~32℃时,荷那龙罗非鱼(体重10.40~116.28g)耗氧率在0.07~0.61mg/(g·h)之间,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体重18.98~102.53g)耗氧率范围是0.06~0.43mg/(g·h)。水温24℃时,前者溶氧临界窒息点是0.33~0.55mg/L,后者是0.24~0.31mg/L。④两罗非鱼均属于耐盐性较强的鱼类,荷那龙罗非鱼的MLS-96(96h半致死盐度)为21.56,莫桑比克罗非鱼为22.29。⑤荷那龙罗非鱼的低温致死范围是9.5~15.1℃,莫桑比克罗非鱼的低温致死范围为8.0-9.9℃。前者对低温的耐受较差。⑥两罗非鱼的杂交F1代,雄性率高,养殖性能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 杨淞汪开毓黄樟翰卢迈新
- 关键词:荷那龙罗非鱼生物学性状
- 4种常用水产药物对水蚯蚓的急性毒性实验被引量:3
- 2011年
- 采用曝气自来水,在水温(20±1)℃,pH值6.8~7.1条件下,应用高锰酸钾、甲醛、聚维酮碘和溴氰萄酯4种常用水产药物对水蚯蚓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物对水蚯蚓的半致死浓度(LC_(50))依次为:高锰酸钾>溴氰菊酯>聚维酮碘>甲醛。安全浓度(SC)分别为0.02、0.93、1.50和4.07 mg/L。4种药物均为低毒药物,在水蚯蚓养殖中使用是安全可靠的。
- 谢贵强杨淞梁勤朗龙波
- 关键词:水蚯蚓聚维酮碘溴氰菊酯高锰酸钾毒性
- 四川省大口黑鲈养殖现状被引量:1
- 2018年
- 大口黑鲈是四川省重要的淡水名特优养殖品种之一,近年来随着长江上游网箱拆除,池塘养殖新模式不断涌现。截至2017年统计数据,四川省已经成为全国大口黑鲈养殖的主养区域,养殖面积超过4万亩,产量超过1.7万吨。本文将四川省大口黑鲈产业发展状况作一概述。
- 杨淞孙俊龙韩帅帅赵柳兰曾开虎徐垚峰唐钢杜宗君
- 关键词:大口黑鲈养殖现状养殖品种长江上游池塘养殖养殖面积
- 草鱼呼肠孤病毒分离株HZ08基因组L节段的全长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从浙江省湖州地区采集发病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样品,取症状明显病鱼的肝、脾、肾组织,经过滤除菌处理后接种草鱼肾脏细胞(CIK)进行病毒分离。盲传8代,CIK细胞未出现明显细胞病变,但感染细胞固定后经电镜观察发现,细胞质内有大量病毒聚集,病毒无囊膜,近球形,直径约70nm,形态与已报道的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相似。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结果显示,病毒基因组由11个dsRNA组成,呈现水生呼肠孤病毒基因组典型特征。为了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了解该病毒的特性,应用单引物扩增技术获得了该病毒基因组L节段的全长。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完整的L1、L2、L3节段分别由3 927、3 870、3 753个碱基对组成,每个节段正链RNA仅含有1个开放阅读框,通过同源性比较,推测分别编码病毒的结构蛋白VP1、VP2、VP3,其中VP1推测为病毒RNA转录的鸟苷酸转移酶和甲基化酶,VP2为病毒的RNA依赖性RNA聚合酶(RdRp),VP3为病毒NTP酶及解旋酶。3个推测结构蛋白的序列与GCRV 873株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31%、45%、36%,并且具有与其他呼肠孤病毒相同的基序(motif)。各节段都具有相同的5'端和3'端保守序列,即5'-GUAAUUU......UUCAUC-3'。利用RdRp构建系统进化树,HZ08株与水生呼肠孤病毒聚为一簇,但单独列为1支,应为水生呼肠孤病毒属新成员。
- 张超王庆石存斌曾伟伟刘永奎杨淞吴淑勤
- 关键词:草鱼呼肠孤病毒
- 似鮎高原鳅苗种培育技术被引量:1
- 2016年
- 似鮎高原鳅(Triplopysa siluroides)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鳅科(Cobitidae)、条鳅亚科(Nemacheilinae),高原鳅属(Triplophysa),俗称老虎鱼、黄河鲢鱼、土!鱼,是鳅科个体较大的鱼类。其主要国内分布于青海、四川、甘肃的黄河干流中上游及其支流中,宁夏黄河干流也偶有分布,是黄河上游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其头部及体前躯平扁,后躯近圆柱形,眼小,口裂大;唇窄,
- 吴应斌杨淞赵柳兰何阔艾加贵吴浩
- 关键词:高原鳅属苗种培育技术黄河干流条鳅亚科鲤形目
- 西伯利亚鲟全长脂联素蛋白基因原核表达的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西伯利亚鲟全长脂联素蛋白基因原核表达的方法及应用,包括:(1)脂联素成熟肽的克隆;(2)重组质粒的构建;(3)重组质粒诱导表达。本发明的方法使西伯利亚鲟脂联素蛋白能够在原核生物内实现大批量、低成本生产,最...
- 李志琼唐妮徐少奇李娅刘晏伶王美陈虎汪斌田正志张鑫周朝伟陈德芳王艳杨淞赵柳兰
- 姜黄素缓解毒死蜱对大口黑鲈氧化胁迫的分子机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鱼类常常受到非生物环境因子的胁迫,大田农药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养殖池塘进而影响鱼类健康。解析日粮添加姜黄素缓解毒死蜱诱导大口黑鲈的氧化应激和免疫损伤的分子机制,对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生理、生化、蛋白杂交和GCMS等技术,结合姜黄素拌饵投喂处理,对慢性毒死蜱暴露下机体抗氧化、凋亡、炎症因子相关基因表达和毒死蜱富集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慢性毒死蜱暴露抑制了大口黑鲈体重增长、导致组织损伤、扰乱抗氧化酶系统,并检测到肌肉中毒死蜱显著富集。通过上调促炎因子以及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表达诱导凋亡,促进炎症发生。日粮添加100 mg/kg姜黄素对大口黑鲈鱼进行投喂,能够增加鳃和肠中keap1的表达水平,减少Nrf2的表达水平。姜黄素能够显著上调肝中Nrf2以及TGF-β1、IL-10和Bcl-2的表达水平,起到抗凋亡和抗炎的作用。相关研究成果以“Chronic chlorpyrifos exposure induces oxidative stress,apoptosis and immune dysfunction in largemouth bass(Micropterus salmoides)”为题于2021年6月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Environmental Pollution(DOI:10.1016/j.envpol.2021.117010)。【结论】研究成果表明慢性毒死蜱暴露虽诱导了氧化应激、凋亡和免疫紊乱,但姜黄素可降低鱼体农药富集水平,缓解由毒死蜱对大口黑鲈造成的氧化胁迫。
- 赵柳兰唐钢熊陈韩帅帅杨春平罗伟李志琼杨淞
- 关键词:大口黑鲈毒死蜱氧化胁迫姜黄素抗凋亡抗炎
- 高原冷水性鱼类受精卵孵化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原冷水性鱼类受精卵孵化装置,包括主水管、电磁阀、进水管、孵化网、孵化容器、定时控制器和排水装置,主水管通过电磁阀与进水管连接,进水管的出水口位于孵化容器的上方,孵化网位于孵化容器内的底部,排水装置位...
- 杨淞段元亮崔灿赵柳兰杜宗君严太明何智杨世勇
- 文献传递
- 低氧胁迫下唇䱻及杂交F1代肝脏转录组学分析
- 2023年
- 为探讨低氧胁迫对唇䱻Hemibarbus labeo和杂交䱻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基于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低氧条件下唇䱻和杂交䱻肝脏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开展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唇䱻和杂交䱻分别产生了126646494个和130613321个clean reads,组装后共获得了48027个unigenes,分别在NR、SwissProt、GO、COG、KOG、eggNOG4.5、KEGG数据库中获得32253个注释;低氧胁迫时,分别有3589个和3177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上调,4075个和5473个下调;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DEGs与细胞结合、催化活性和代谢进程密切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DEGs富集在一些与代谢和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凋亡相关的信号通路中。研究结果为深入开展唇䱻和杂交䱻溶解氧胁迫的调控机制和养殖育种提供了参考。
- 陶丽竹陈健陈霞杨淞罗小波李思言杨壮志
- 关键词:低氧胁迫
- 福寿螺卵抗逆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6年
-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是唯一一种被列为全球100种恶性外来物种的淡水螺,也是首批农业部认定的入侵中国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福寿螺成功入侵与其能够在广泛的条件下完成生活史、建立种群并定殖密切相关。福寿螺卵作为其生活史中的重要阶段,成功孵化是建立种群的基础。自然条件下,福寿螺卵孵化期间伴随着环境干燥、阳光直射、高温、细菌、寄生虫和陆生捕食者等不利因素。本文概述了福寿螺繁殖生物学特性及其赋予卵抗逆性的作用,探讨了螺卵通过卵壳、类胡萝卜素蛋白、热休克蛋白、酶类和非酶类抗氧化物质应对太阳光辐射、高温、氧化和干燥环境的适应策略,介绍了螺卵通过编码免疫防御蛋白、抗营养、抗消化物质以及神经毒素抵御细菌和捕食者的防御机制,并分析了螺卵的能量分配问题。最后指出,对福寿螺卵蛋白质的进化与功能分析、抑制螺卵孵化方式以及对卵的利用是今后需要研究的主要方向。
- 刘巧赵柳兰杨淞严太明何智章家恩
- 关键词:入侵生活史孵化防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