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油藏
  • 2篇低渗
  • 2篇低渗油藏
  • 2篇调整挖潜
  • 2篇挖潜
  • 2篇井网
  • 1篇盐岩
  • 1篇油田
  • 1篇剩余油
  • 1篇塔里木盆地
  • 1篇碳酸
  • 1篇碳酸盐
  • 1篇碳酸盐岩
  • 1篇特低渗
  • 1篇特低渗油藏
  • 1篇盆地
  • 1篇气顶
  • 1篇区块
  • 1篇注采
  • 1篇注采系统

机构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公司采油三厂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作者

  • 4篇杨惊鸣
  • 2篇陈俊革
  • 2篇姜鹏
  • 1篇刘旭辉
  • 1篇刘正云
  • 1篇肖利平
  • 1篇袁波
  • 1篇景永红
  • 1篇王家骅
  • 1篇毛雪莲
  • 1篇潘远基
  • 1篇黄超
  • 1篇马林
  • 1篇蔡泉
  • 1篇徐守立

传媒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中外能源
  • 1篇科技信息
  • 1篇广东石油化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转向注水改善特低渗油藏开发效果被引量:1
2011年
针对卫城油田沙四段油藏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受裂缝发育影响,平面、层间矛盾日益突出,含水上升速度加快、开发形势变差的状况,开展油藏精细描述研究工作,重点研究地应力-裂缝对开发的影响,认识到注采井网不适应是该油藏高含水开发后期的主要问题。在剩余油研究基础上,一是通过实施避开裂缝方向优选转注井点,转换注采方向,使注采方向与裂缝方向成45°夹角注水;二是通过打塞、挤堵、重分、差层转注等手段,抽稀Ⅰ类层井网、建立差层井网,同时改变Ⅰ类层和Ⅱ、Ⅲ类层的注水强度,实现了卫城沙四段特低渗油藏高含水开发后期"转换注水方向、转换注采井别、改变注水强度"的转向注水。通过研究及应用,使卫城沙四段特低渗油藏注采井网逐步优化,水驱控制程度、水驱动用程度分别提高7.5和5.4个百分点,油藏综合含水下降0.4%,日产油量由135t/d回升到154t/d,自然递减率同期对比减缓7.62个百分点,增加可采储量10.5×104t,提高采收率1.45个百分点。
陈俊革王家骅潘远基刘正云景永红杨惊鸣肖利平
关键词:低渗油藏剩余油井网适应性
哈6区块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及成像测井响应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常规测井解释的基础上,结合成像测井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哈6区块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研究表明,该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主要集中在一间房组及鹰山组,储层基质孔隙发育较差,裂缝和溶蚀孔洞较发育,储集空间主要为洞穴型、孔洞型、裂缝型、裂缝-孔洞型。通过成像测井与常规测井、岩心资料进行标定,提出了各类型储集空间的成像测井识别标志,克服成像测井解释的多解性,为今后对未取芯井段利用成像测井准确识别井下地质特征奠定基础,降低生产成本。
徐守立毛雪莲杨惊鸣蔡泉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成像测井储层类型
卫81块低渗油藏优化注采系统研究
2014年
该油藏于1982年投入开发,通过合理的部署开发井网、及时的实施早期注水和成功的应用大型压裂改造增产手段等,区块采收率得到不断的提高。随着油藏的深入开发,近年来由于上返采油和转采气井多及新增事故井影响,区块注采井网受到损坏,油藏稳产和调整挖潜难度加大,开发形势明显变差,因此卫81块需完善注采井网、优化注采系统以改善其开发效果,使递减得到控制,遏制产量的持续下滑。
杨惊鸣姜鹏陈俊革马林李丽刘旭辉黄超
关键词:低渗油藏注采系统井网优化调整挖潜
卫城油田卫2块气顶边水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研究
2013年
随着油藏进入高含水的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越来越复杂,油藏的稳产和调整挖潜难度也越来越大。卫城油田卫2块是一个特殊的气顶边水油藏,目前该区块综合含水93.27%,地质储量采出程度29.77%,剩余可采储量的采油速度13.93%,已处于高含水开发后期阶段,稳产难度增大。针对卫2块较特殊的地质特点和目前高含水期的开发现状,对卫2块进行剩余油分布认识研究,确定油藏调整挖潜方向,使保持区块开发稳定。
姜鹏杨惊鸣袁波孙照勇李莉
关键词:高含水期调整挖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