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帅平 作品数:42 被引量:92 H指数:6 供职机构: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兔血管内皮祖细胞的体外获取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如何获得高浓度的兔血管内皮祖细胞(EPC)。方法抽取兔双下肢骨髓,应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传代,应用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bFGF联合诱导培养传代细胞,观察诱导前和诱导后第2代、3代细胞形态的变化,并对培养所得的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测CD34、CD133、CD31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培养细胞第2d出现簇状贴壁生长,第4d由圆形变成纺锤形,呈条索状排列。与诱导前相比,诱导后第2代细胞CD34、CD133和CD31阳性细胞率无明显变化,诱导后第3代细胞CD34细胞阳性率无明显改变,CD133细胞阳性率明显下降,CD31细胞阳性率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兔骨髓源的单个核细胞可以在体外分离培养,诱导所得细胞具有EPC的特性。 李泸平 杨玉齐 范应中 杨帅平 张春英 张谦 王家祥关键词:骨髓 单个核细胞 血管内皮祖细胞 肾移植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因素与预防 2023年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形成的相关影响因素,总结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1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685例肾移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均随访至2023年2月。按照随访期间有无LEDVT形成分为观察组(LEDVT)和对照组(无LEDVT)。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肾移植患者术后LEDVT形成的重要因素。结果:随访期间,33例(4.82%)患者出现LEDVT,纳入观察组;652例(95.18%)患者均未出现LEDVT,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不同年龄、合并糖尿病、术后首次活动时间及术后红细胞增多症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4、11.502、3.921、4.03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术后首次活动时间及术后红细胞增多症是肾移植术后LEDVT形成的影响因素(OR=1.323、2.413、1.856、1.754,P<0.05)。结论:肾移植患者术后LEDVT形成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年龄、合并糖尿病、术后首次活动时间及术后红细胞增多症,需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加强早期预防干预。 杨帅平 韩健乐 殷正伟关键词:肾移植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影响因素 改良Johnstons术治疗小儿隐匿性阴茎48例 被引量:8 2007年 张春英 蒋欣 范应中 张谦 李泸平 杨玉齐 杨帅平关键词:隐匿性阴茎 外科手术 肾移植术后高尿酸血症应用苯溴马隆和别嘌醇的临床分析 2012年 目的对应用不同降尿酸药物的肾移植术后高尿酸血症患者分析,探讨肾移植术后高尿酸血症降尿酸药选择。方法回顾肾移植术后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降尿酸治疗方案,按应用的降尿酸药物不同,分成两组,苯溴马隆组和别嘌醇组,分别分析患者的尿酸控制水平和尿路结石的发生率,分析两组的区别。结果肾移植术后高尿酸血症患者,应用苯溴马隆组的尿酸水平控制优于别嘌醇组,但结石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结论在肾移植术后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应用别嘌醇有更好的安全性和优越性。 杨帅平 王长安 韩健乐关键词:肾移植术后 高尿酸血症 别嘌醇 苯溴马隆 PCNA与NPY在先天性肾积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段的表达及意义 背景及目的
先天性肾积水是小儿外科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也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长期作用的泌尿系疾病,主要原因有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迷走血管压迫、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瓣膜、高位输尿管、输尿管起始部扭曲或折... 杨帅平关键词:肾积水 先天性 增殖细胞核抗原 文献传递 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 探讨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5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及观察组43例,对照组予以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实施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及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90.70%(39/43),对照组为92.86%(39/4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大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 (1/43)低于对照组19.05%(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效果均较佳,前者较后者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 杨黄彦 王长安 李涛 韩健乐 杨帅平 杨俊伟 王晓勃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术 肾结石 肠道菌群丰度变化对糖尿病受者肾移植术后早期预后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丰度变化对糖尿病受者肾移植术后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肾移植术的15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是否有排斥反应发生将患者分为有排斥反应组(n=42)和无排斥反应组(n=108)。比较两组肠道菌群、肾脏功能、免疫反应,分析其变化与肾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的关系。结果有排斥反应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类杆菌数量均低于无排斥反应组,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均高于无排斥反应组(P<0.05)。有排斥反应组尿素氮、血肌酐、胱抑素C、淋巴细胞反应均高于无排斥反应组(P<0.05)。Pearson相关性检验显示,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类杆菌数量与肾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均呈负相关(r=-0.612、-0.635、-0.607,P<0.05),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及尿素氮、血肌酐、胱抑素C、淋巴细胞反应与肾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均呈正相关(r=0.627、0.656、0.639、0.688、0.624、0.67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类杆菌、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及尿素氮、血肌酐、胱抑素C、淋巴细胞反应均为肾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的危险因素(OR=4.536、4.651、4.473、4.637、4.707、5.140、4.918、4.973、5.083,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类杆菌、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及尿素氮、血肌酐、胱抑素C、淋巴细胞反应在预测肾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中具有较高的价值。结论肠道菌群、肾脏功能、免疫反应与肾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密切相关,该结论可指导临床制定合理诊疗方案,以减轻肾移植排斥反应。 韩健乐 王晓勃 杨帅平 杨俊伟 杨青彦 李涛 索敬钧 殷正伟 王长安关键词:糖尿病 肾移植术 肠道菌群 肾脏功能 分析良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动脉硬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450例,按照其血清尿酸水平将患者分为CKDA组(男性≤420μm01/L,女性≤350μmol/L)、CKDB组(男性421—520μm01/L,女性351~440μm01/L)、CKDC组(男性521—630μm01/L,女性44l~540μmoL/L)、CKDD组(男性≥631μmol/L,女性≥541μmol/L),同时选取同期本院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cT扫描、眼底动脉检查和超声检查对所有受试者的动脉硬化程度进行评估,并对各组动脉硬化同期血清尿酸水平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CKDD组和c组患者的动脉硬化发生率(分别为69.75%、47.12%)明显高于A组(20.87%)和B组(3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动脉硬化发生率(52.00%)明显高于女性(32.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6.820,P=0.001)。结论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升高会提高其动脉硬化发生风险,对于此类患者应加强血清尿酸水平监控,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患者肾功能的改善以降低尿酸水平,延缓动脉硬化的发生。 杨帅平 王长安 韩健乐 杜利利 李斐关键词:慢性肾脏疾病 动脉硬化 尿酸 复方α-酮酸糖尿病肾病的观察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复方α-酮酸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患者242例,分为Ⅲ期组(n=86)、Ⅳ期组(n=88)、V期组(n=68)。每组中又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糖尿病肾病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复方α-酮酸。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4个月后测定血清尿素(BUN)、肌酐(Cr)、肾小球滤过率(GFR)、24 h尿白蛋白(24 h-Alb)。结果加用复方α-酮酸24个月后,治疗组肾脏相关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更明显的好转(P<0.05)。结论复方α酮酸对各期糖尿病肾病均有一定程度治疗作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作用尤为明显。 雷龙涛 杨帅平 陈景斌 何丽 唐建东关键词:复方Α酮酸 糖尿病肾病 原发性高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动态血压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观察动态血压变化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方法临床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0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110例为对照组,应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全部研究对象的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肌酐(Cr)等指标,动态血压监测仪24小时监测动态血压变化,记录24 h心率、24 h舒张压(DBP)、24 h收缩压(SBP)等指标变化,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的Hcy、LDL-c、TG、TC、24 h DBP、24 h SBP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Cr、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24 h DBP、24 h SBP、TC、TG、HDL-c、LDL-c、血浆Hcy均是影响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动态血压改变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密切相关,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监测动态血压变化波动、血压负荷的敏感指标。 雷龙涛 杨帅平 李蕾 张媛媛关键词:血浆HCY 原发性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