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娟
-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粪菌移植在抑郁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作为一种调节菌群失调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其核心步骤包括从健康捐赠者粪便中提取功能菌群,并通过相关医疗技术将其安全、有效地移植到患者的胃肠道内,以达到重建肠道菌群的平衡,进而实现治疗相关疾病的目的。FMT在抗抑郁症方面的应用及其潜力已逐渐获得验证,展现出显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新的视角和策略。本文总结肠道菌群与抑郁症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FMT抗抑郁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探讨其可能的起效机制、临床疗效及一些不足与发展前景,以期为后续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吴亚平杨娟唐宗康朱国辉吴亚楠
- 关键词:抑郁症肠道菌群
- 西酞普兰合并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研究西酞普兰合并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用组(西酞普兰组)和合并组(西酞普兰合并舒肝解郁胶囊组),各40例,共治疗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治疗后第1、2、4、8周末,合并组的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单用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合并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单用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少而轻,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西酞普兰合并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抑郁症,具有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 杨娟孙蕾朱国辉
- 关键词:西酞普兰舒肝解郁胶囊抑郁症
- 暴露反应阻止对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抵抗强迫症患者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了解暴露反应阻止疗法对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无效强迫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36例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无效的强迫症患者予以暴露反应阻止疗法治疗,观察15周。于治疗前后采用 Yale‐Brow n强迫症状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5周末,本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2%,Yale‐Brow n强迫症状量表总分及强迫思维、强迫行为因子分和症状自评量表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暴露反应阻止疗法对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无效的强迫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精神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赵约翰朱国辉杨娟赵凤娥赵华徐广军王云鹏王学永
- 关键词:强迫症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临床疗效症状自评量表
- 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30例)和阿立哌唑组(30例),疗程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8周末采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及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评定其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齐拉西酮显效率为63.3%,阿立哌唑显效率为60%,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不良反应程度均较轻,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有效,且疗效相当,依从性好。
- 杨娟朱国辉谢静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齐拉西酮阿立哌唑
- 抑郁症患者外显及内隐情绪面孔的反应抑制特点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探究抑郁症患者外显及内隐情绪面孔反应抑制的特点及其与快感缺失的关系。方法:采用情绪面孔停止信号任务测评38例符合DSM-5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在外显和内隐条件下的反应抑制能力。采用Chapman社会和躯体快感缺失量表(CSAS&CPAS)评估快感缺失水平,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24)评估患者抑郁程度。采用混合模型方差分析组内和组间的差异。结果:在外显任务中,抑郁症组的停止信号反应时(SSRT)大于正常对照组[(296.2±10.3)msvs.(242.1±10.1)ms,P<0.001],而成功抑制率(PI)[(0.51±0.01)vs.(0.55±0.01)]、停止信号延迟时间(SSD)[(246.5±13.4)msvs.(311.4±13.0)ms]均小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在内隐任务中,抑郁症组的SSRT大于正常对照组[(292.4±10.8)msvs.(230.2±10.5)ms,P<0.001],而PI[(0.52±0.01)vs.(0.55±0.01)]、SSD[(266.9±13.7)msvs.(324.4±13.3)ms]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抑郁症组外显中性(r=0.38)和悲伤(r=0.36)、内隐中性(r=0.43)和悲伤(r=0.39)面孔的SSRT与快感缺失得分呈正相关。结论:抑郁症患者外显和内隐情绪反应抑制存在缺损,并可能与其快感缺失的严重程度有关。
- 梁健宁顾雨婷周晨王丽君杨娟朱国辉黄光影王毅王艳郁
- 关键词: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