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威
- 作品数:62 被引量:285H指数:9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发性肝癌HSP70与MHC-Ⅰ类抗原表达的意义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70(HSP70)与MHC-I类抗原(HLA-A/B/C)在人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二者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10例正常肝组织、40例HCC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SP70及MHC-I类抗原的表达。 结果:HSP70在正常肝脏、癌旁组织、H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1/10)、45%(18/40)、80%(32/40),HCC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脏(x_1~2=10.45,x_2~2=14.49,P<0.05)。HLA-A/B/C在正常肝脏、癌旁组织、H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10/10)、95%(38/40)、55%(22/40),其在癌组织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脏组织(X_1~2=5.21,x_2~2=17.06,P<0.05)。HSP70表达与癌周淋巴细胞浸润(x^2=1.4,P>0.05)和转移(x^2=1.9,P>0.05)无关,但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HSF70在高、中、低分化肝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5/10)、78.6%(11/14)、100%(16/16),中、低分化肝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高分化肝癌(X^2=9.40,P<0.05)。HSP70+HSP70+HLA-A/B/C+者,高、中、低分化HCC所占比例分别为22.2%(4/18)、50%(9/18)、27.8%(5/18)。HSP70与HLA-A/B/C其一或二者均为阴性时,高、中、低分化HCC所占比例分别为18.2%(4/22)、22.7%(5/22)、59.1%(13/22)。前者分化?
- 吴胜利潘承恩杨威牛新捷耿志敏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HSP70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诊断及治疗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胆漏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02年6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12例LC术后胆漏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胆漏中4例在术后24h内发现,其中3例为肝外胆道损伤,1例为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8例在术后48h以后发现,其原因为胆囊床毛细胆管渗漏、迷走胆管损伤和胆总管热损伤。手术治疗8例,保守治疗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LC术后胆漏重在预防,如果发生胆漏则应早期诊断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处理,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姚英民薛小飞郭成杨威刘青光
-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漏
- 无水酒精注射治疗肝癌
- 2001年
- 目的 观察经皮酒精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 超声或CT引导下对 87例原发性肝癌行经皮肝肿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治疗 ,共注射治疗 5 73次。结果 6个月、1年、2年绝对生存率分别为 95 4%、78 3 %、47 7%。临床症状的改善以疼痛缓解与食欲好转较为明显。AFP明显下降者占6 6 1%。肿块缩小率为 78%。结论 酒精注射治疗小肝癌效果明显好于大肝癌 ;该疗法无针道转移及其它严重并发症 ;
- 骆俊民杨威丁思勤王国俊潘承恩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无水酒精肿瘤细胞坏死
- 腹腔镜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被引量:11
- 2009年
- 自1991年腹腔镜技术应用于脾脏外科手术以来,腹腔镜脾脏手术得到广泛发展。我国于1994年开展腹腔镜脾脏切除术 (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LS),到目前为止,全腹腔镜下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with perisoph-agogastric devascularization)的报道较少。该文就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7年1月至2007年7月间完成的5例腹腔镜脾切除加断流的手术报告如下。
- 姚英民刘青光杨威耿智敏王智翔薛小飞
- 关键词: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腹腔镜技术腹腔镜脾脏切除术腹腔镜脾切除
- 肝移植术与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meta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肝移植术(OLT)和肝切除术(RT)治疗原发肝细胞癌(HCC)的疗效进行综合比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ScineceDirect、Springerlink、EBSCO、CBM、CNKI数据库、万方、维普,及手工检索国内1990~2010年发表的有关于肝移植和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的相关文献,选择RevMan5.0软件、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按照入选标准,有9项临床试验纳入。Meta分析结果显示,肝移植组和肝切除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相似(OR=1.26,95%CI为0.93~1.17,P=0.13),肝移植组术后3年生存率高于肝切除组(OR=1.68,95%CI为1.31~2.17,P<0.01),肝移植组术后5年生存率高于肝切除组(OR=2.17,95%CI为1.63~2.89,P<0.01),肝移植组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高于肝切除组(OR=5.07,95%CI为3.27~7.86,P<0.01),肝移植组术后复发率低于肝切除组(OR=0.10,95%CI为0.06~0.14,P<0.01)。结论肝移植术和肝切除术均是治疗肝细胞癌的有效手术方法,但肝移植术预后较肝切除术有优势。
- 许秋然郑鑫姚英民杨威刘青光
- 关键词:肝移植肝切除生存率复发率META分析
- 融合基因GM-CSF/IL-2转基因瘤苗在肝癌特异性免疫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制备人白细胞介素2(hIL-2)与鼠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GM-CSF)融合基因修饰的H22肝癌全细胞瘤苗,探索融合基因GM-CSF/IL-2转基因瘤苗,在肝癌主动免疫治疗中特异性抗肿瘤作用。方法用含hIL-2与mGM-CSF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在体外转染H22肝癌细胞,制成疫苗,皮下接种Balb/c小鼠,同时建立Balb/c小鼠荷瘤模型,ELISA法检测H22/pcDNA3.1(+)-GM-CSF/IL-2瘤苗免疫组小鼠与各对照组小鼠(分别接种H22/pcDNA3.1(+)瘤苗、H22瘤苗、PBS)血清中IL-10、IFN-γ水平,观察小鼠存活期;同时用51Cr释放法测定H22/pcDNA3.1(+)-GM-CSF/IL-2瘤苗免疫组小鼠与各对照组小鼠(单纯荷瘤组、正常组)脾细胞对亲本H22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成功制备了含有hIL-2与mGM-CSF融合基因的H22肝癌瘤苗,转基因瘤苗免疫组小鼠的脾细胞在体外对亲本H22肝癌细胞的杀伤率为38.3%,显著高于对照组小鼠的脾细胞对亲本H22肝癌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13.6%和7.5%),也高于其对S180细胞的杀伤率(9.1%)(P<0.05)。转基因瘤苗免疫组小鼠血清IFN-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血清IL-10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同时,转基因瘤苗免疫组小鼠生存期亦有明显延长。结论转染hIL-2与mGM-CSF融合基因的同系肿瘤细胞瘤苗可激发特异性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改善抗肿瘤免疫反应,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
- 郭成刘青光杨威姚英民
- 关键词: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白细胞介素2瘤苗
- 大中华减重与代谢手术数据库2020年度报告被引量:35
- 2021年
- 目的统计分析中国多地区2020年度减重与代谢手术开展情况。方法基于大中华减重与代谢手术数据库数据登记工作,统计分析2020年度各地区开展减重与代谢手术情况,并对病人人口学信息、肥胖相关疾病、手术信息等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结果2020年度来自18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共38家中心上传临床数据至大中华减重与代谢手术数据库,登记有效病例3693例。术前体重指数(BMI)为37.2(22.9,87.5)。女性病人2975例(80.6%),年龄中位数为31(12,74)岁;男性病人718例(19.4%),年龄中位数为32(14,66)岁。胃袖状切除术(SG)占84.88%、Roux-en-Y胃旁路术(RYGB)占5.88%、胃袖状切除联合空肠空肠旁路术(SG-JJB)占5.74%、单吻合口胃旁路术(OAGB)占1.60%、胃袖状切除术联合单吻合口十二指肠回肠旁路术(SADI-S)占1.38%、胆胰分流并十二指肠转位术(BPD-DS)占0.17%、胃袖状切除联合袢式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SG-Loop DJB)占0.02%、其他手术方式占0.33%。25%的病人在术前合并2型糖尿病,58.3%的病人术前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22.2%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9.5%合并反流性食管炎。结论大中华减重与代谢手术数据库的搭建为我国减重代谢手术的大数据登记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基于目前数据,尽管手术方式呈现多样性,LSG仍是本年度我国多地区减重与代谢手术的主流术式。
- 李梦伊刘洋张松海赵象文汪泳刘雁军蔺宏伟吴良平丁明星李震杨威王兵刘少壮姜涛韩建立梁晓宇朱利勇孙培春尹剑辉吴建林艾克拜尔·艾力白日星吕金利康建省徐东升孙少川王军李智飞吴立胜张能维王冰张频宋京海谭志军孟凡强姚琪远庄建彬王知非王志军胡三元朱晒红克力木·阿不都热依木张鹏张忠涛
- 关键词:数据库肥胖
- 胰管结石诊断与手术治疗:附11例报告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11例胰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缺乏特异性症状,其中6例出现(54.5%)上腹疼痛伴肩背部放射痛。11例均行B超检查,诊断阳性率为54.5%(6/11);均行CT,阳性率100%;6例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阳性率100%;6例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阳性率100%。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8例采用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3例合并胰头癌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均将结石取出。术后随访3个月,随访率100%。结论以ERCP为主的多种诊断方法联用可提高胰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手术治疗仍有其重要的意义,首选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合并胰头癌者应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 郑鑫刘青光杨威姚英民
- 磁牵引术野暴露系统辅助三孔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肥胖症的临床疗效回顾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磁牵引术野暴露系统(MTSS)辅助三孔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治疗肥胖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减重与代谢亚专业组实施MTSS辅助三孔LSG的61例肥胖症患者资料,统计并分析手术情况,比较术前、术后的体重指标及生化指标。结果6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中转开腹手术患者,术中及术后无不良事件发生;平均手术时间(77.93±29.64)min,平均术后住院时间(3.17±0.51)d。术后,患者的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及尿酸水平低于术前,高密度脂蛋白、直接胆红素水平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TSS辅助三孔LSG治疗肥胖症安全有效,术后患者减重效果明显,糖脂代谢指标及尿酸水平明显改善。
- 殷国志郭翼贤王一恒拓航杜亚朋何鹏杨威
- 关键词:肥胖症
- 肝癌细胞中miR-376c的表达及其与高迁移率族蛋白A2的关系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中miR-376c的表达情况、临床意义及作用机制。方法:用real-time PCR检测miR-376c在HCC组织与癌旁组织、以及不同HCC细胞系与正常肝细胞中的表达,分析miR-376c的表达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将HCC细胞分别转染miR-376c模拟物和阴性对照组序列后,用Transwell法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及侵袭,Western blot检测miR-376c可能的靶点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检测HCC组织中HMGA2的表达,并分析miR-376c与HMGA2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癌旁组织或正常肝细胞比较,miR-376c在HCC组织及不同HCC细胞中的表达均明显下调(均P<0.05),miR-376c的低表达与门静脉侵犯(P=0.019)、TNM分期(P=0.012)及Edmondson分级(P=0.009)有关;miR-376c低表达的患者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其高表达的患者(P=0.0081)。与转染阴性对照序列的HCC细胞比较,转染miR-376c模拟物的HCC细胞的迁移及侵袭数(56.00 vs.26.00;45.33 vs.18.33)明显减少、划痕愈合率明显减低(95.33%vs.60.00%)、HMGA2的表达明显下调(均P<0.05);miR-376c高表达的HCC组织中HMGA2表达量明显低于miR-376c低表达的HCC组织(P<0.05),HCC组织中miR-376c与HMGA2的表达呈负相关(r=-0.541,P<0.01)。结论:miR-376c可能是一种抑癌因子,其在HCC中表达降低,从而削弱了对HMGA2的抑制、促进了HCC细胞的迁移与侵袭。
- 王宇锋刘志奎姚博文李青丁凌龙涂康生杨威
- 关键词:微RNAS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肿瘤侵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