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剑

作品数:17 被引量:105H指数:8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8篇脱氧
  • 8篇脱氧葡萄糖
  • 7篇胰腺
  • 7篇显像
  • 7篇发射型计算机
  • 6篇正电子
  • 6篇正电子发射
  • 5篇体层摄影
  • 5篇体层摄影术
  • 5篇PET/C
  • 5篇PET/CT
  • 4篇肿瘤
  • 4篇病变
  • 3篇胰腺病
  • 3篇胰腺病变
  • 3篇胰腺炎
  • 3篇影像
  • 3篇正电子发射断...
  • 3篇正电子发射体...
  • 3篇正电子发射体...

机构

  • 17篇第二军医大学
  • 6篇宁波大学医学...
  • 5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浙江大学
  • 1篇解放军第八五...

作者

  • 17篇杨剑
  • 14篇左长京
  • 13篇张建
  • 7篇程超
  • 6篇崔斌
  • 6篇汪建华
  • 5篇孙高峰
  • 5篇王玉涛
  • 5篇余仲飞
  • 4篇刘莉
  • 4篇吴仪仪
  • 4篇冯菲
  • 4篇贾国荣
  • 3篇孔令山
  • 3篇胡胜平
  • 2篇彭烨
  • 2篇邓生德
  • 2篇茅娟莉
  • 2篇高明军
  • 2篇潘桂霞

传媒

  • 3篇医学影像学杂...
  • 3篇中华胰腺病杂...
  • 3篇中华核医学与...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核技术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功能与分子医...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在胰腺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双时相(早期、延迟显像)在胰腺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治疗前在我院行PET/CT检查的胰腺病例,共入选病例68例,其中男43例,女25例,恶性病变48例,良性20例.记录胰腺病灶的大小、SUVmax早期、SUVmax延迟,计算滞留率(RI),并以病理及临床影像随访结果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寻找诊断胰腺恶变的SUVmax、RI临界值,计算诊断胰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绘制ROC曲线,并使用约登指数最大的原则寻找鉴别胰腺良恶性病变最佳SUVmax及RI诊断界值.分别计算其诊断胰腺癌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良恶性组之间SUVmax及RI的差异性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良性病变组SUVmax早期平均5.06(范围1.10~29.10),恶性病变组SUVmax延迟平均7.80(范围1.60~ 17.60).良恶性组SUVmax早期之间有显著差异(Mann-Whitney U=760.500,P=0.001).SUVmax早期诊断胰腺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2;以SUVmax=5.65为临界值诊断胰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为81.3%,特异度为80%.恶性组肿瘤直径平均(3.03±1.27)cm,肿瘤直径与SUVmax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383).良性组RI平均为8.6%(-28.0%~50.0%),恶性组RI平均为25.4%(-7.4%~96.4%).良、恶性病变组之间R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 U=540.000,P=0.017).以SUVmax早期≥5.65且RI≥17.1%可以提高诊断胰腺恶性病变的特异性,但并不能提高诊断的敏感性.结论 18F-FDG PET/CT的SUVmax早期在胰腺恶性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合RI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胰腺恶性肿瘤的特异性,但仅以PET显像作为诊断标准仍具有假阴性和假阳性,临床工作中需要结合病史及多种影像资料进行综合诊断才能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余仲飞杨剑张建吴仪仪冯菲左长京崔斌高明军邱爽孔令山
关键词:胰腺病变脱氧葡萄糖双时相显像
^18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
2020年
目的探讨^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应用价值,并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接受R-CHOP方案化疗的78例DLBCL患者。记录18F-FDG PET/CT的初始(化疗前)参数和中期(化疗3~4个疗程)参数,观察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预后不良的关系及初始、中期参数对预后的评估效能,并对患者的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年龄、是否合并B症状、Ann Arbor分期为Ⅲ期及以上、是否合并结外病变、预后指数可能与DLBCL患者的预后不良有关(P<0.05);性别可能与DLBCL患者的预后不良无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否合并B症状、预后指数、MTV-o>截断值、MTV-m>截断值、TLG-o>截断值、TLG-m>截断值均可能与DLBCL患者的远期预后有关(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低MTV-o、低MTV-m患者的2年PFS率均高于高MTV-o、高MTV-m患者,低TLG-o、低TLG-m患者的2年PFS率均高于高TLG-o、高TLG-m患者(P<0.05)。细化研究结果显示,高MTV-o组中,低MTV-m的患者的PFS率明显高于高MTV-m患者(P<0.01);高TLG-o组中,低TLG-m的患者的PFS率高于高TLG-m患者(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检测初始参数,合理利用MTV-m、TLG-m等中期参数有利于较好地反映DLBCL的显像特点,科学监测DLBCL对于化疗的反应性,进而准确、高效地评估患者的远期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肇博王小姣杨剑茅娟莉李晓红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显像特点预后
18F-FDGPET/CT与增强CT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影像特征显示效能的对照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比较18F—FDGPET/CT与增强cT(CECT)两种成像方法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主要影像特征的显示能力。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31例经组织学或临床随访证实的AIP患者的18F-FDGPET/CT及CECT资料,比较18F—FDGPET/CT与CECT对AIP主要影像特征显示率,并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检验。结果18F—FDGPET/CT扫描与CECT扫描在AIP主胰管弥漫性狭窄或节段性狭窄伴上游扩张(9例比12例)、肝内外胆管受累(15例比17例)、胰周及腹膜后淋巴结受累(18例比25例)的显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ECT的鞘膜征显示率明显高于PET/CT(9例比18例,P=0.01);PET/CT可显示其他非上腹部胰腺外器官受累情况,而CECT局部扫描未能显示;PET/CT有28例表现为代谢增高,CECT有28例表现为延迟强化;在病灶受累范围和形态上CECT较PET/CT更多表现为局限型(16例比9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ET/CT显示的20例弥漫型中CECT显示8例(40.0%)为局限型;CECT显示的16例局限型中,PET/CT显示8例(50.0%)为弥漫型。结论PET/CT与CECT在AIP病灶影像特征的显示方面各有优势,在临床工作中合理地选择及联合应用有助于对AIP的准确诊断及全身评估。
刘莉张建贾国荣余仲飞吴仪仪杨剑汪建华王玉涛高明军崔斌左长京
关键词:胰腺炎自身免疫疾病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体层摄影术
FDG PET与增强CT异机融合图像在胰腺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及胰腺癌分期中的价值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 探讨FDG PET与增强CT(CECT)异机融合技术在胰腺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及胰腺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3年10月在上海长海医院行CECT和常规PET/CT检查的70例胰腺病患者的资料,其中男性45例,女性25例,中位年龄57岁;恶性50例,良性20例.使用西门子Multimodality Workplace TureD软件获得PET/CECT异机融合图像.以病理及临床影像随访结果作为标准,比较CECT、PET/CT、PET/CECT异机融合图像对胰腺病变鉴别诊断以及胰腺癌分期的效能.结果 CECT、PET/CT、PET/CECT异机融合在胰腺病灶良恶性诊断方面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准确率和Kppa值分别为82.0%、65.0%、85.4%、59.1%、77.1%及0.465; 92.0%、65.0%、86.8%、76.5%、84.2%及0.597; 96.0%、90.0%、96.0%、90.0%、94.3%及0.860,其中CECT与PET/CECT诊断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NPV及准确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1例胰腺癌经手术证实,其中15例发现伴胰周血管侵犯,3种检查方法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和准确率分别为93.3%、93.7%、93.3%、93.8%及93.5%;26.7%、75.0%、50.0%、52.2%及51.6%;93.3%、93.7%、93.3%、93.8%及93.5%,其中PET/CT与CECT、PET/CECT诊断胰周血管侵犯的敏感性、PPV、NPV及准确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9例病理证实有区域淋巴结转移,3种方法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和准确率分别为63.2%、91.7%、92.3%、61.1%及74.2%; 78.9%、83.3%、88.2%、71.4%及80.6%; 89.5%、91.7%、94.4%、84.6%及90.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0例恶性病变中17例经组织学或临床随访证实有远处转移,3种方法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和准确率分别为58.8%、100%、100%、82.5%及86%;82.4%、91.0%、82.4%、90.9%及88%;94.1%、97.0%、94.1%、97.0%及96.0%,
张建贾宁阳余仲飞杨剑刘晓东胡胜平冯菲孙高峰程超王书中左长京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肿瘤分期
肝脏原发性高分化平滑肌肉瘤^(18)F-FDGPET/CT显像一例被引量:2
2014年
患者 女,36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腹胀不适,MRI示左上腹腔内较大占位,考虑胃间质瘤合并恶变、胃镜示:胃底、体小弯处见一10cm×8cm半球状隆起,表面光滑,考虑间质瘤可能。CEA、CA199、AFP均为正常。
刘莉张建杨剑方艺余仲飞左长京
关键词:CT显像^18FFDG高分化原发性肝脏
IgG4相关性疾病的^(18)F-FDG PET/CT全身显像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分析IgG4相关性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IgG4RD)全身PET/CT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IgG4相关性疾病患者(男性12例,女性2例,年龄43~75岁,中位年龄59岁的18F-FDG全身PET/CT图像资料,分析受累脏器的形态、密度和18 F-FDG葡萄糖代谢改变。结果 14例患者血清IgG4水平均增高,(970.14±950.70)mg/dl(136~3690mg/dl),18 F-FDG全身PET/CT显像显示IgG4RD患者多个脏器受累:12例(85.7%)胰腺受累,表现为胰腺弥漫性或阶段性肿大,FDG摄取增高;9例(62.3%)唾液腺受累,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唾液腺饱满、肿大,FDG摄取增高;6例(42.9%)胆管系统受累,表现为肝内外胆管轻度扩张,管壁轻度增厚,沿胆管FDG索条样摄取增高;12例男性患者中7例(58.3%)前列腺受累,表现为前列腺单侧叶或双侧叶FDG摄取增高;另还可见甲状腺(5例)、肺部(4例)、肠道(4例)、大动脉(2例)、肾脏(1例)受累改变。结论 IgG4RD是一种全身性、系统性的疾病,18F-FDG PET/CT很好地显示了IgG4RD全身器官受累的形态和代谢改变,有利于IgG4RD的诊断和全身评估。
冯菲余仲飞张建杨剑胡胜平孙高峰程超董爱生孔令山左长京
关键词:IGG4相关性疾病发射型计算机脱氧葡萄糖
肾集合管癌的CT影像学特征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通过分析肾集合管癌(CDC)的CT多期增强表现,总结该病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病理证实的5例CDC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从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强化程度、病灶周围结构及浸润、转移等征象分析CDC的特征,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发病部位,本组5例中,CDC位于右肾2例,左肾3例,除1例左肾CDC并发右肾透明细胞癌,余病例均为单发病灶。形态方面,4例呈分叶状,境界不清楚,1例类圆形,境界较清楚,形成"假包膜"。肿瘤大小2.5 cm×2.0 cm^8.0 cm×5.0 cm。内部结构,3例肿瘤呈实质性,2例呈囊实性。CDC实性部分平扫CT值略高于肾皮质、髓质(34.63±3.50比32.83±6.70,32.75±5.15,均P>0.05),多期增强扫描呈轻度-中度不均匀进行性强化,强化程度均低于肾皮质、髓质(均P<0.05)。5例均侵犯肾皮质,其中2例同时侵犯肾盂、肾盏。1例患侧肾静脉受侵犯;1例腹膜后淋巴结肿大,余未见淋巴结及远处脏器转移征象。结论 CDC的CT多期增强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与其病理特点密切相关,确诊需依赖病理学检查。
王玉涛白延军王海涛张建杨剑李振伟刘亭邓生德汪建华
关键词:肾肿瘤集合管癌计算机体层成像
食管癌^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检查特征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 总结食管癌^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 F-FDG) PET/CT检查影像学特征,以及代谢参数与分期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53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全身^18 F-FDG PET/CT检查.分析PET/CT检查图像特征,并以SUV 2.5为阈值,获得食管原发病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avg)、肿瘤代谢体积(MTV)、最大直径,计算病灶糖酵解总量(TLG);同时测量转移区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癌的SUVmax.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M(Q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结果 (1)肿瘤部位和体积:肿瘤位于食管颈段1例,胸上段16例,胸中段18例,胸下段13例,同时位于胸上段+胸中段2例,胸中段+胸下段3例.肿瘤体积:1.6 cm× 1.2 cm×2.2cm~6.5 cm×7.0cm×7.2 cm.肿瘤最大直径为(6.1 ±2.1)cm(2.5 ~11.2 cm).(2)PET/CT检查表现:食管原发病灶:96.2% (51/53)的患者食管局限性^18 F-FDG摄取值增高,伴管壁增厚;病灶与正常食管壁分界不清;病变段管腔狭窄.3.8% (2/53)的患者食管局部结节样^18 F-FDG摄取值增高,CT检查图像示管壁未见增厚.邻近结构:24.5% (13/53)的患者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受侵犯组织器官^18F-FDG摄取值增高,与食管原发病灶分界不清.区域淋巴结:77.4% (41/53)的患者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18 F-FDG摄取值增高.远处转移:26.4%(14/53)的患者发生远处转移,主要位于肝和肺.转移癌^18 F-FDG摄取值增高.(3)PET/CT检查代谢参数值:53例食管原发灶:肿瘤SUVmax为16.3 ±6.2(4.9~30.9),SUVavg为6.0 ±1.7(3.3 ~10.4),MTV为18.14 cm^3 (7.74 cm^3 ,28.89 cm^3) ,TLG为105.37 g(42.85 g,205.62 g).转移区域淋巴结:SUVmax为10.5 ±5.6(2.7 ~21.9).远处转移癌:SU
王玉涛汪建华张建孙高峰程超王涛杨剑潘桂霞邓生德左长京
关键词:食管肿瘤脱氧葡萄糖
^(18)F-FDG PET/CT对肝内胆管癌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肝内胆管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探寻鉴别肝内胆管癌与良性病灶的最佳放射摄取半定量诊断界值。方法收集2010年8月~2012年12月因常规影像学怀疑肝内胆管癌并行PET/CT检查患者的资料。分别使用视觉分析法、SUV_(max)法、T/N比法及综合分析法进行诊断,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各种方法诊断肝内胆管癌的效能。结果共入组51例患者,2例为肝细胞癌,39例肝内胆管癌及10例良性病灶;PET/CT诊断肝内胆管癌的敏感度92.3%;特异度75.0%;准确度88.2%;阳性预测值92.3%;阴性预测值75.0%。39例肝内胆管癌的SUV_(max)均值是9.65±4.44,10例良性病灶的SUV_(max)为5.17±2.3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39例肝内胆管癌的T/N均值是4.29±2.16,10例良性病灶是2.03±0.74,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诊断胆管癌的SUV_(max)、T/N的ROC曲线。当SUV_(max)最佳诊断界值是4.05时,诊断肝内胆管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9%、50.0%。当T/N最佳诊断界值是2.85时,诊断肝内胆管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9%、90.0%。视觉分析法较T/N法有较高的敏感度(P<0.05),T/N法较视觉分析法有较高的特异度(P<0.05);SUV_(max)法较T/N法有较高的敏感度(P<0.05)。结论PET/CT诊断肝内胆管癌有较高诊断效能,但仍存在部分假阳性和假阴性,合理应用各项代谢参数并结合同层CT及临床资料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
张建吴仪仪左长京张桉瑜杨剑杨春山
关键词:肝内胆管癌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氟脱氧葡萄糖
^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在胰腺癌与胰腺炎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 评价^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在胰腺癌与胰腺炎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前瞻性地对因临床怀疑胰腺病变而行^18F-FDG PET/CT检查以及^18F-FDG PET/CT常规扫描发现胰腺病变的患者行^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选取其中实性局限性病变(经病理或临床影像学随访证实为胰腺癌和胰腺炎性病变)的患者入组.并根据胰腺病变最大径分为3组:≤2.0 cm组(A组),〉2.0 cm且≤4.0 cm组(B组),〉4.0 cm组(C组).注射FDG后(60±10)min行早期显像,(120±15)min后行延迟显像,分别测定双时相图像上胰腺病灶的SUVmax,并计算其滞留指数(RI).胰腺癌与胰腺炎性病变的SUVmax早期、SUVmax延迟、RI间差异行Mann-Whitney u检验.通过ROC曲线获得上述3个参数诊断胰腺癌的最佳界值及诊断效能,比较AUC(MedCalc软件中方法).结果 最终入组的胰腺实性局限性病变患者196例(胰腺癌152例,炎性病变44例).196例患者中,SUVmax延迟的AUC大于SUVmax早期的AUC(0.83和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4,P〈0.01).A组45例,B组96例,C组55例,各组中胰腺癌与炎性病变的最大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0.39,-1.52,-1.41,均P〉0.05).A组和B组中胰腺癌的3个参数均高于炎性病变(z值:-4.59^-3.00,均P〈0.01).以SUVmax早期〉3.6或RI〉0联合诊断较SUVmax早期单独诊断胰腺癌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96.4%(27/28)与75.0%(21/28)]和准确性[95.6%(43/45)与82.2%(37/45)].B组中,SUVmax延迟的AUC大于SUVmax早期的AUC(0.81和0.77,z=2.06,P〈0.05);SUVmax延迟诊断胰腺癌的最佳界值为5.3,相应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84.4%(65/77)、13/19、91.5%(65/71)、52.0%(13/25)和81.2%(78/96).C组中,胰腺癌的RI高于炎性病变:25.0%(15.8%~35.7%)和14.4%(4.6%~18.7%);z=-2.39,P〈0.05,最佳诊断界值为19.0%,相应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
刘莉张建左长京余仲飞杨剑何超凡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脱氧葡萄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