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娜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西藏野生大麦与栽培大麦氮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英文)被引量:4
- 2014年
- 以82份西藏野生大麦和16份栽培大麦为材料,利用水培试验,以生物量和氮素吸收为指标,比较了它们耐低氮的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低氮耐性的基因型差异显著,野生大麦的变异大于栽培大麦.在此基础上,以鉴定获得的2个耐低氮野生大麦(XZ113和XZ149),1个中度耐低氮野生大麦(XZ125)和1个耐低氮栽培大麦品种(ZD9)为材料,研究它们在不同氮浓度下的生长与生理表现.氮素吸收动力学分析表明,ZD9与XZ113的最大吸收速率(Vmax)相似,但ZD9的亲和系数(Km)值较小,与XZ149相近;在供试的4个基因型中,XZ113的光合能力较强,而ZD9的硝酸还原酶活性较高.表明西藏一年生野生大麦的耐低氮机制可能与栽培大麦不同,为大麦低氮耐性或高效利用研究提供了新的种质材料.
- 杨丽娜胡宏亮朱波金晓丽邬飞波张国平
- 关键词:大麦基因型氮利用效率生物量
- 青藏高原一年生野生大麦耐低钾种质的鉴定及其生理特性(英文)被引量:1
- 2014年
- 以99份青藏高原一年生野生大麦基因型为材料,通过水培试验比较它们对低钾耐性的基因型差异.结果显示,供试的野生大麦基因型在低钾耐性上差异显著,其中,XZ107、XZ153和XZ159表现出较高的低钾耐性,而XZ141表现为低钾敏感.然后以上述4种低钾耐性不同的野生大麦基因型和钾素利用效率不同的2个栽培品种为材料,研究它们在低钾胁迫条件下的钾素利用效率、净光合速率和HvHAK1表达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以上参数值均为耐低钾基因型显著高于低钾敏感基因型.另外,利用DArT标记进行遗传关联分析表明,大麦组织中的钾含量受多基因控制.表明青藏高原一年生野生大麦可为栽培大麦及其他作物的钾素高效育种提供有益的种质及基因,在低钾与正常钾素水平下的相对干物质质量和钾素利用效率是评估大麦低钾耐性的可靠指标.
- 朱波曾建斌吴德志蔡圣冠杨丽娜张国平
- 关键词:青藏高原野生大麦基因型耐低钾生理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