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庆春
- 作品数:28 被引量:89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电影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作为凝视的视觉性:关于影像未来的一种思考被引量:2
- 2010年
- 影像的未来,对此视觉性的想象,最直觉的感受乃是数字技术带来的绚烂的图景.而沉静下来却又无法摆脱一种有如美国电影《黑客任务》(The Matrix)中的景象,幽暗的底色中只有绿色的0或者1的数字在漂移。面对如此.我不是说未来是残酷的.这种残酷性所对应了一种影像生产的现实,如果我们把三维的虚拟现实生产看成是影像生产的一种延伸和升级,以及未来是主体的状况的残酷现实。
- 杜庆春
- 关键词:视觉性影像制作意识形态数字技术可见性凝视
- 少数民族电影与现实表现——与万玛才旦导演对话被引量:19
- 2011年
- 万玛才旦导演迄今有两部作品问世:《静静的嘛呢石》和《寻找智美更登》,凭借这两部作品他获得了一系列殊荣,成为当下藏族电影的代表,也被誉为是开启了"真正的"民族电影。本刊邀请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杜庆春与其进行对话,就少数民族电影性质、电影如何表征现实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在对话过程中,万玛腼腆、沉默,但仍能让人感受到他内心坚守与激荡的东西,而杜庆春的敏锐与深刻则不断把谈话推向深处,启发我们对银幕背后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思考。
- 杜庆春
- 关键词:少数民族电影导演副教授
- 反对电影,还是被烈火吞噬——思想或抽象写作在居伊·德波作品中的影像呈现被引量:3
- 2007年
- 作为情境主义国际代表人物居伊·德波(Guy Debord)于1967年出版了著名的《景观社会》,这本书至今仍然是一部关于现代社会、发达资本主义以及媒体批判的重要理论著作,几年后,他创作了同名电影《景观社会》。德波身后共留下七部影像作品,死后才得以与公众见面。德波怎样把自己的思想纳入到影像创作当中去是本论文讨论的重点所在,我们应该从怎样的层面去理解这些被争论不休或不被理解的作品,通过按年代顺序梳理这些作品来探讨他的创作历程和思想演变,通过对德波作品中表面的影像手法和影像之下的文化社会分析来带出他对于这个世界的真正状况的思考,发现其作品内部的裂隙以及作品与现实之间的裂隙,并通过与让-吕克·戈达尔的比较,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衡量德波的作品,以获得一些新的启发。
- 黄石杜庆春
- 关键词:景观社会情境主义实验电影蒙太奇政治
- 视觉至上:后现代的文化表征被引量:1
- 2012年
- 我们的时代被认为是视觉传播时代,这样一个时代的影视美术中出现“视觉至上”的情形并非突然。但“视觉至上”并不总是意味着背离了“真实”这一传统的叙事逻辑。这是因为,当下的传媒中“真实”本身就是扑朔迷离的。譬如那个著名的论断“海湾战争其实并不存在”,说的是“海湾战争”在我们所有的“目击者”眼中,它只是一个传播工业的视觉印记,也是一次意识形态性的视觉生产。
- 杜庆春
- 关键词:视觉文化表征美术后现代影像海湾战争
- 余震之余——评《唐山大地震》被引量:2
- 2010年
- 《唐山大地震》必然会进入中国电影史,因为它肯定在数据和采样的意义上构成了指标性的意义。在如今中国的电影制作中,这部作品也完全可以骄傲的姿态出现,这不仅是它的票房,即使仅仅以质量而言,它也超越了大多数作品。在今天的中国电影生产中,我们有大量的资源、物质和精神连这个努力的结果都还没有达到。这部作品让以冯小刚为代言的现实议题的电影获得了足够强大的信心支撑。
- 杜庆春
- 关键词:《唐山大地震》电影作品潜台词
- 空间中的建筑、自我及其世界:成为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被引量:9
- 2003年
- 杜庆春
- 关键词:安东尼奥尼导演空间哲学戏剧性建筑
- 在一次难得的契机前逃掉
- 2012年
- 一路走,—路活下去,是小人物的视野,是他们的命,其实冯小刚大可以就趴在路上,跟着他们写他们的命。在2012年的中国的冬天看这样的电影是一种幸运,当然也是一种不幸。幸运的是有人还要拍这样的电影,不幸的是到现在还是要拍这样的电影。刘震云写得最好的是什么?我在想大概是庶民史。也就是写小人物的生活,"史"这个词就是说一段生活,我不想在这里把它变成那个很大的"历史"。冯小刚呢?他其实也是非常市民性的,但又非要给白己一个很大个的希望。
- 杜庆春
- 关键词:小人物喜剧创作者戏剧历史写作架构
- LV编织袋
- 2007年
- LV编织袋再次印证了时尚体制的强大,它可以把各种文化,甚至是与其相冲突的文化都内化为它的资源,然后。
- 杜庆春
- 关键词:编织袋文化内化纺织
- 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对抗和对话被引量:2
- 1995年
- 本文将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作为关注重点,也涉及第三世界理论后现代主义,因为这些理论在中国几乎是一个潮流中的东西。文章从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在西方的起源及原旨出发探讨了这些理论流入中国后的重心偏移,即由探讨“对抗性”转向对陈凯歌、张艺谋等人的“献媚”的批评。对这些简要分析的目的是希望形成一种更为理性的探讨气氛,由此转入下段的讨论。东方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等在中国兴起颇具有“框架的神话”的绝对主义倾向,由此文章的又一主旨是驱除黑格尔主义玄学的负面影响,指明艺术分析以及理论构建更多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同样对西方学术的借鉴亦不是一种水中之沙的点缀,而是一种水中之盐的溶解。所以本文将讨论延伸到中西文化的对抗与对话的层面上,笔者认为这是东方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等的背后之话,由此转入下段的讨论。本文立足于中西方文化的“心同理同”上,基于此揭出文章最终意图,即说的东方、中国学者应立足自我传统,增加底气去对西方文化进行“对话”,进而,为与世界文化的融洽努力。
- 杜庆春
-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东方主义西方文化黑格尔主义中西文化萨义德
- 在烂熟中脱口而出:奥斯卡的家国天下情
- 2004年
- 奥斯卡的取舍一开始就充分体现着这些资本家的意愿,而这些大财团不仅是好莱坞的那些江湖大佬背后的大佬,同时也是美国政治背后的大佬。所以在每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这场抛绣球的表演中,必然体现了"家事国事事事关心"的心情。
- 杜庆春
- 关键词:好莱坞电影美国电影电影界资本家美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