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民
- 作品数:48 被引量:155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教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镉暴露对母体钙代谢及胎盘钙转运的影响
- 2003年
- 张亚利王继先李雨民
- 关键词:镉代谢胎盘转运
- 正常和双侧卵巢切除大鼠体外骨髓培养破骨细胞凋亡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观察正常和双侧卵巢切除(Ovariectomized,OVX)大鼠体外骨髓破骨细胞样细胞(Osteoclastic like cell,OLC)凋亡变化。方法24只Wistar大鼠,分别在术后2 w、1、2、3、5和6个月取大鼠骨髓,24孔培养板上培养7 d后观察OLC凋亡变化。结果 OVX大鼠体外OLC凋亡百分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OVX大鼠因雌激素明显降低,破骨细胞凋亡减少,骨吸收增加,导致骨质疏松发生。
- 李玉坤李雨民张宇光邱明才
- 关键词:凋亡体外双侧卵巢破骨细胞切除骨髓培养
- 自体成骨细胞加同种异体骨复合移植的研究
- 2005年
- 目的:选择较理想的骨移植替代物。方法:抽取实验组家兔骨髓2mL分离出间质细胞,在特殊培养液中进行体外诱导,增殖成成骨细胞种植于同种异体骨表面进行培养4周后,将细胞和同种异体骨复合移植物植入实验兔节段性尺骨缺损中。另取12只家兔单纯植入同种异体骨作为对照组,观察16周。结果:经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Chfα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VonKossa染色显示骨小结,表明骨髓间质细胞在体外成功诱导成成骨细胞。动物实验表明植入体周围无炎性细胞浸润,伤口I期愈合,术后7周开始出现骨痂,11周出现桥梁骨痂,术后16周达到骨性愈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此复合移植物生物相容性好,有较强的骨诱导作用,是比较理想的骨移植替代物。
- 滕东辉孙元明杨学琪杨福军李贺达夏玉莲王树行刘宗礼李雨民
- 关键词:同种异体骨细胞移植骨移植免疫组织化学
- 雌激素对OVX大鼠体外培养的OLC影响
- 目的:骨吸收的主要细胞是多核破骨细胞.其功能和行为在骨重建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目前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难点和焦点.雌激素缺乏是绝经后早期骨量丢失的最重要原因.绝经或切除卵巢后血清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破骨性骨吸收...
- 李玉坤李雨民张宇光邱明才
- 关键词:OVX体外培养雌激素
- 诺贝尔奖析——科学研究规律探讨之二被引量:2
- 2006年
- 采集和分析了1901~2000年诺贝尔物理奖、化学奖、生理医学奖的有关信息,按科学发现、科技发明和科学理论将诺贝尔奖归类,并进行数据分析,发现这3个类型的比例因学科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物理学为2.5:1:1,化学为1:1:1,生理医学为5:1:1.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代科学研究的特点和规律.
- 陈洪孙宝国李雨民
- 关键词:诺贝尔奖
- 核结合因子1表达的调控被引量:1
- 2003年
- 核结合因子 1(Cbfa1)是成骨细胞分化的一个特异性转录因子 ,在骨骼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体内体外实验表明Cbfa1的表达受多种因素影响 ,同时它又对成骨细胞数个基因的表达起着调节作用 。
- 夏玉莲孙元明李雨民
- 关键词:成骨细胞转录因子
- 去卵巢小鼠造血系统的改变对骨细胞的影响实验研究
- 孙元明杨福军晁爱军李雨民
- 骨片上培养的破骨细胞样细胞及其细胞器对成骨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探讨骨片上培养的破骨细胞及其亚细胞结构对成骨细胞生长和功能的影响。方法C57雌性小鼠,经尾静脉注射5氟尿嘧啶(5FU)后,取其脾脏细胞,在白细胞介素(IL)3、6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1α,25(OH)2D3的诱导下获得大量的破骨细胞样细胞(OLC)。OLC在牛皮质骨骨片上培养即获得骨片上的OLC。NaF、两种OLC、离心去除OLC的培养基及其亚细胞结构———细胞核、线粒体与成骨细胞共培养5d后,检测成骨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含量以及Cbfα1的表达活性。结果两种OLC的细胞质和离心去除OLC后的培养基虽然不能促进成骨细胞数量的增多,但可显著增加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的比活性以及Cbfα1蛋白质水平的表达(P<0.05);并且以骨片上生长的OLC细胞质和培养基的作用更大。其中,OLC细胞质(0.1100±0.0007)、50%骨片上培养的OLC培养基(0.1200±0.0041)和骨片上培养的OLC细胞质(0.1550±0.0065)对成骨细胞骨钙素比活性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10μmol/L的NaF(0.0825±0.0025,P<0.05);OLC细胞质(1.850±0.033)、50%OLC培养基(2.074±0.065)、骨片上培养的OLC细胞质(1.246±0.037)和50%骨片上培养的OLC培养基(1.718±0.048)对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比活性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10μmol/L的NaF(1.027±0.024,P<0.05);50%骨片上培养的OLC培养基(54.0%±2.1%)和骨片上培养的OLC细胞质(48.7%±3.5%)对成骨细胞Cbfα1蛋白质表达的促进作用与10μmol/L的NaF(57.6%±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OLC的亚细胞结构和离心去除OLC后的培养基对成骨细胞的功能均有促进作用,并以骨片上生长的OLC作用更大。
- 朱梅张鹏张鑫卢飙戴晨琳李雨民邱明才
- 关键词:破骨细胞样细胞骨钙素亚细胞结构
- 细胞“自杀”基因被引量:2
- 1995年
- 细胞“自杀”基因李雨民,孙元明(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天津300192)关键词自杀基因,程序性死亡象人寿有限一样,细胞也有它的自然死亡。细胞“自杀”并不是一件怪事而是健康机体的需要。在个体发育期间,这种机制清除了不需要的或是有害机体的组织细胞...
- 李雨民孙元明
- 关键词:细胞自杀基因程序性死亡
- 科学结论的逻辑问题——科学研究规律探讨之四被引量:2
- 2007年
- 讨论了科学研究的成果——科学结论的逻辑问题,因为从特定的事例归纳到普遍的规律存在着“归纳逻辑谬误”,所以,在科学研究中特别要注意科学结论外推的局限性.介绍了波普的关于科学结论的证实和证伪的观点:科学本质上是一系列命题的集合,现实世界的综合命题本体,至少在原理上可以用经验的观察来证伪,这就是科学,科学不是以它的学科内容或声称掌握某种知识的确定性为特征,而是以建立和检验命题的方法为特征的.最后,讨论了科学结论的解释功能和预言功能.
- 陈洪孙宝国李雨民杜毅
- 关键词:逻辑证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