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青
- 作品数:49 被引量:404H指数:11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 五味与五脏归经关系探讨被引量:26
- 2000年
- 以《中药大辞典》为依据 ,用电子计算机建立数据库来分析五味与五脏的关系 ,再结合五味的主要功效 ,认为辛味主入肝、脾、肺经 ,苦味主入肝经 ,甘味主入肝、脾经 ,酸味主入肝、脾、肺经 ,咸味主入肝、肾经 ,与传统认识的五味入五脏有所不同 ;所有药物总的倾向入肝经。还认为心欲甘、苦 ,肝欲苦、甘 ,脾欲甘 ,肺欲甘、辛 ,肾欲甘 ,而不同于《素问》心欲苦 ,肺欲辛 ,肝欲酸 ,脾欲甘 ,肾欲咸。
- 李盛青黄兆胜刘明平骆和生
- 关键词:五脏归经
- 川芎-天麻治疗偏头痛肝阳上亢证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比较川芎-天麻不同比例水提物、醇提物对偏头痛肝阳上亢证大鼠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昆明种小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即正常组,模型组,川芎-天麻(4∶1,1∶1,1∶4)水提组、川芎-天麻(4∶1,1∶1,1∶4)醇提组。川芎-天麻水提组和醇提组均按1.75 g·kg-1灌胃给予相应提取液1次,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清水。小鼠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记录15 min内小鼠扭体次数。以醋酸扭体法评价川芎-天麻对小鼠的镇痛作用。取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8只,即正常组,模型组,川芎-天麻(4∶1,1∶1,1∶4)水提物组、川芎-天麻(4∶1,1∶1,1∶4)醇提物组。用附子和硝酸甘油复制偏头痛肝阳上亢证大鼠模型,测定血清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大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1α(6-Keto-PGF1α)含量,并计算NO/ET、TXB2/6-Keto-PGF1α比值。结果川芎-天麻不同比例醇提物和水提物均能降低醋酸诱发的小鼠扭体次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比例水提组比较,川芎天麻(4∶1)醇提组可降低模型组CGRP、NOS活性、NO含量、NO/ET,(1∶1)醇提组降低模型组NOS活性、NO/ET、TXB2/6-Keto-PGF1α比值,升高6-Keto-PGF1α含量,(1∶4)醇提组降低模型组CGRP、NOS活性、NO含量、NO/ET、TXB2/6-Keto-PGF1α比值,升高6-Keto-PGF1α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川芎-天麻醇提物组治疗偏头痛效果优于水提物组,其调节模型大鼠血清CGRP、NOS、NO、ET、TXB2、6-Keto-PGF1α等指标的水平及NO/ET、TXB2/6-Keto-PGF1α平衡,可能是其治疗偏头痛的部分机制。
- 黄志云苏洁贞刘明平周赛妮毛禹康韦品清李盛青
- 关键词:川芎天麻偏头痛药效
- 药食两用物质在中医药辨证保健中的作用和特点被引量:5
- 2022年
- 药食两用物质是传统作为食品,且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物质。因其既有中药材的功效性,又有传统食品的安全性,在养生保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人们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往往过分强调其安全性,而忽略其应用原则、作用特点、应用形式以及饮食宜忌,造成食用无效甚至危害健康。文章在药食两用的概念与内涵基础上,提出药食两用物质需要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辨证思维,辨证施食,合理配伍,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把握其作用与特点,既彰显其中药的有效性,又能进一步确保作为食品应用的安全性,旨在为药食两用产品的规范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健康发展提供建议与思路。
- 刘四军林秋红刘磊陈星茹周晓兰李盛青吴庆光
- 关键词:药食两用
- 黄连与吴茱萸不同比例组成的方剂的不同药理作用研究被引量:31
- 2002年
- 【目的】探讨黄连与吴茱萸不同比例组成的方剂的不同药理作用。【方法】用党参与黄芪给大鼠灌胃造成类热证模型,观察不同比例配伍的黄连与吴茱萸对它们的影响。【结果】黄连与吴茱萸比例为6:1的左金丸和2:1的甘露散有显著的消除类热证的作用,l:l的茱萸丸对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中表现出有减轻类热证的作用,而体温(t)、血清皮质醇(Cor)、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的改变则未见减轻类热证或增强类热证的作用。【结论】认为不同比例配伍的黄连与吴茱萸对类热证的病理改变有不同的影响。
- 李盛青黄兆胜黄耀权韦品清
- 关键词:黄连方剂药理作用左金丸中药配伍
- 基于《本经》-经方-临床为核心的中药学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应用
- 2020年
- 以“回归经典、联系经方、服务临床”为宗旨,利用超星学习通作为线上教学平台,将病案、视频、教学课件融入线上教学,为教学的前期环节;结合线下的现实课堂,完成知识点的讨论,增加《神农本草经》中相关知识,以经解药,并对讨论进行形成性评价,配合课后线上课外自主学习设计,实现中药学的“翻转课堂”的整合式教学模式,将“中药—本经—经方—临床”一体化生动的呈现于中药学教学之中,使学生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培养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中药学做好“理论联系临床”的桥梁课程。
- 王倩李盛青李海燕倪晨方春平
- 关键词:中药学教学改革
- 从刺五加的作用探讨中医的“志意”被引量:17
- 2000年
- 志意在《灵枢》中有重要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为了更好地对其继承和发扬 ,试从能强志意的刺五加的药理和临床 ,对其进行探讨 ,提出志意与调节作用、免疫功能等有关 ,可能主要是通过精神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而起作用的。
- 李盛青骆和生
- 关键词:刺五加中医《灵枢》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药理发扬
- 《岭南卫生方》治瘴疟的学术观点探讨被引量:10
- 2000年
- 探讨《岭南卫生方》论述岭南瘴疟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和方药特点。认为该书特别重视岭南气候炎热等因素导致人体阳气常泄、引起以上热下寒为特点的病理变化 ;在防治时主张保护阳气和脾胃 ,重用温法 ,而慎用清法 ,与现代临床治疟常用小柴胡汤、白虎汤。
- 李盛青冼建春吴庆光
- 关键词:《岭南卫生方》疟疾病因病机
- 中医院校传统课程教研室内涵建设与实践
- 2024年
- 教研室作为高校最基层教学组织,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职能的具体承担者,在保障高校教学质量及培养师资队伍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关注教研室内涵建设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现阶段中医院校传统学科课程教研室如何在保持中医药传统特色基础上,守正创新,践行新时代高校社会基本职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 胡晨霞王倩方春平李海燕杨蕾吴庆光李盛青刘明平
- 关键词:中药学
- 南药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系列研究
- 陈蔚文徐鸿华徐晖杨锦芬何瑞谈英詹若挺段中岗李薇彭光天魏小勇李盛青丁平黄海波潘超美林励童家贇严萍何国振马新业
- 本项目成果针对目前南药资源过度开发、种质退化、品质下降、品种匮乏甚至濒危,严重制约中医药事业尤其是中药现代化产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包括南药种质科技创新、南药种质资源调查与保护、南药知识研究与整理、南药产业研究与合作...
- 关键词:
- 关键词:种质资源调查
- 岭南本土特色习用或民族中药传承的必要性和模式探讨被引量:1
- 2024年
- 近几年,岭南医学流派学术思想传承得到迅猛的发展,而作为岭南医学流派传承重要载体和创新重要源泉的岭南本土特色习用或民族中药并没有同步蓬勃的传承,导致为了突出医学流派特色,医生临床上常用错中药品种,同时岭南本土特色习用或民族中药临方应用有萎缩的现象。文章在国医大师金世元所倡导“医靠药治、药为医用、医药结合、形成合力”的学术思想指导下,对岭南本土特色习用或民族中药传承必要性和模式进行探讨,以期全面传播岭南本土特色或民族中药,促进岭南中药的发展与壮大,实现岭南中药与岭南医学传承“医药融圆”的完美结局。
- 钟燕珠区炳雄林华李盛青
- 关键词: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