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甦雁
- 作品数:67 被引量:97H指数:6
- 供职机构: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脉络膜转移癌的临床和FFA/ICGA特征
- 李甦雁季苏娟刘海洋张正培
- 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或Ahmed引流阀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或Ahmed引流阀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0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Ⅱ-Ⅲ期NVG患者44例、46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3—7d后根据接受手术治疗的方法分为小梁切除术组(A组)21例、22眼;Ahmed引流阀植入术组(B组)23例、24眼。术后随访8—36个月,平均随访(18.13-+2.54)个月,分别对2组术后眼压、虹膜新生血管、视力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2组术后不同时期眼压均较注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后1周和1个月的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P=0.80;t=1.35,P=0.29),但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B组平均眼压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P=0.01;t=2.45,P=0.03)。2组玻璃体腔注药3—7d后虹膜新生血管部分或全部消退,有效率为100%。术后视力提高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P=0.3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P=0.80)。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Ahmed引流阀植入术或小梁切除术均可显著降低NVG患者的眼压,但是Ahmed引流阀植入术控制眼压效果更持久且稳定。
- 杨柳李甦雁张雪翎陈霄雅苗培建
- 关键词: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
- 光动力疗法联合贝伐单抗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
- 李甦雁张正培刘海洋季苏娟
-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研究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情况及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2011年在我院就诊的23名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病例资料,治疗前后眼部一般情况、中心视野、VEP、彩色多普勒(CDI)检查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眼动脉的血管壁情况、内膜-中膜厚度及血流速度;睫状后短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速度(ED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治疗方法采用激素冲击、扩血管、脱水剂、营养神经、局部复方樟柳碱注射等综合治疗。结果 (1)视力:治疗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视野:治疗后视野缺损范围显著减少,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颈部、眼部血管CDI:颈动脉硬化、颈动脉粥样斑块、动脉硬化闭塞症人数治疗前与治疗后无差异。治疗后睫状后短动脉血流PSV或EDV下降7眼,占26.9%,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PSV或EDV下降5眼,占19.2%;眼动脉血流PSV或EDV下降3眼,占11.5%。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综合方法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能够改善患者睫状后短动脉的血液流变学,减小视野缺损范围,改善患者的视功能。
- 刘海洋崔建萍李甦雁张正培陈霄雅
- 关键词: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血液流变学
- 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被引量:2
- 2014年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尤其是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是工作年龄人群中首位致盲性眼病.近年来采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贝伐单抗(Bevacizumab,商品名Avastin)治疗PDR取得一定成效,其可促进玻璃体积血吸收,视网膜新生血管消退,减轻黄斑水肿,降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甚至使PDR患者避免玻璃体手术.
- 佟莉杨李甦雁
- 关键词:贝伐单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糖尿病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全氟全氢菲在猕猴玻璃体腔内充填的实验研究
- 目的:评估全氟全氢菲(即Vitreon)在猕猴玻璃体腔内充填对视网膜的毒性作用和眼前节段的影响。方法:对4只猕猴8只眼进行标准的三通道玻璃体切割术,术毕1只眼玻璃体腔内注入平衡盐液作为对照,另外7只眼则注入Vitreon...
- 李甦雁
- 关键词:眼内填充物毒性作用
- 文献传递
-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中皮质类固醇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ARN)早期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皮质类固醇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ARN22例(22只眼)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皮质类固醇治疗组13例和非皮质类固醇治疗组9例,统计分析治疗前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确诊至行玻璃体切除术的间隔时间、术中玻璃体填充物、出现视网膜脱离(RD)的眼数、低眼压的眼数、末次随访时BCVA及并发症等。结果患者入院一般资料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皮质类固醇组与非皮质类固醇组患者相比,确诊至行玻璃体切除术间隔时间更长(P=0.042),硅油填充率较高(P=0.018),末次随访BCVA≥0.1的眼数较少(P=0.041)。结论ARN患者建议早期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但是皮质类固醇治疗需慎重。
- 刘海洋管莉娜李甦雁张正培
- 关键词:视网膜坏死急性玻璃体切除术皮质类固醇
- 23-G微创玻璃体手术联合吊顶灯治疗上方球形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应用23-G微创玻璃体手术联合吊顶灯治疗上方球形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50例50眼因上方球形RRD行23.G微创玻璃体手术。术中采用23-G两步法经结膜、巩膜穿刺置微套管,于下方6点位睫状体平坦部插入吊顶灯,在非接触式全视野镜下行23-G微创玻璃体手术联合眼内激光光凝封闭裂孔并注入全氟丙烷(C3F8)填充。随访5.49个月,平均(23.9±1.3)个月。分析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结膜充血状态及眼部刺激征和炎症反应,分析视网膜解剖复位率、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变化。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术中巩膜切口渗漏需缝合17眼(34%),无医源性裂孔、出血等术中并发症发生。术后结膜充血、眼部刺激征及炎症反应轻,1眼(2%)术后第1天出现一过性低眼压,翌日恢复,16眼(32%)一过性眼压升高,经降眼压治疗在平均4d内恢复正常。无出血、渗出、脉络膜脱离、眼内炎等术后并发症发生。一次手术视网膜复位49眼(98%),最终视网膜复位50眼(100%)。42只黄斑脱离眼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2.82±0.69、4.34±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72,P〈0.01);8只黄斑未脱离眼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4.61±0.19、4.70±0.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20,P〉0.05)。结论23-G微创玻璃体手术联合吊顶灯治疗上方球形RR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刘莎李甦雁张正培季苏娟刘海洋李超鹏
-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
- 25G眼内灌注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缝襻植入术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评价利用25G眼内灌注,下行小切口二期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缝襻固定术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3例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采用于角膜缘内或睫状体平坦部置25G灌注管,行小切口二期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缝襻固定术,术后随访4-26个月(平均10个月)。结果2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眼内压稳定,手术过程平稳。随访结束时裸眼视力0.1~0.4者12只眼(52.2%);0.5~0.8者10只眼(43.5%);1.0者1只眼。青光眼2例,人工晶状体偏位2例(8.7%)。结论25G眼内灌注辅助的小切口二期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缝襻固定术,是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安全有效的方法。
- 张正培李甦雁沈洁刘海洋
- 关键词: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玻璃体切割术
- 青光眼引流阀植入与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探讨了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联合引流阀植入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8—05/2010—05收治的22例23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3~5d后根据患者接受治疗的方法分为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组(A组,13眼)和小梁切除术组(B组,10眼)。术后随访12~26mo,分别对两组术后视力、眼压、虹膜新生血管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经Bevacizumab治疗3~5d后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或大部分消退,有效率为100%。A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改善率明显高于B组(P〈0.05),其中B组1例患者视力下降。A组和B组患者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而远期随访A组术后平均眼压明显低于B组(P〈0.05)。A组和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联合引流阀植人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改善患者视力,较小梁切除术更有效控制眼压,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张雪翎李甦雁张正培苗培建陈霄雅
- 关键词: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小梁切除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