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红 作品数:36 被引量:135 H指数:9 供职机构: 烟台毓璜顶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新生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机制及意义 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机制及意义。方法选择84例HBsAg阳性、HBeAg阴性的孕妇及其分娩的新生儿为研究组。16例HBsAg阴性孕妇及其分娩的新生儿作为对照。ELISA检测新生儿HBV血清学标志物(HBVM),巢式PCR(n-PCR)检测孕妇及新生儿血清和PBMC中HBVDNA。对血清HBsAg及HBVDNA阴性、仅PBMC中HBVDNA阳性的新生儿随访1年,观察HBsAb产生及PBMC中HBVDNA存在状况。结果(1)84例孕妇血清HBVDNA阳性45例(53.57%);PBMC中HBVDNA阳性34例(40.48%),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91,P>0.05)。血清及PBMC中HBVDNA均为弱阳性。(2)研究组新生儿感染24例(28.57%)。其中仅血清HBVDNA阳性7例,仅PBMC中HBVDNA阳性11例,血清和PBMC中HBVDNA同时阳性6例,血清及PBMC中HBVDNA均为弱阳性;新生儿血清HBsAg均阴性。对照组无新生儿感染。两组新生儿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P<0.05)。(3)研究组新生儿11例(13.10%)仅PBMC中HBVDNA阳性,均为弱阳性。其母亲仅血清HBVDNA阳性5例,仅PBMC阳性2例,血清及PBMC均阳性4例。对11例中7例仅PBMC中HBVDNA阳性的新生儿随访1年。其中4例血清HBsAb阳性,PBMC中HBVDNA阴性;3例HBsAb阴性,其中2例PBMC中HBVDNA仍为弱阳性。7例血清中HBsAg及HBVDNA均阴性。结论(1)孕妇血清或PBMC中HBVDNA阳性均可导致新生儿PBMC感染。(2)感染了HBV的PBMC可在血清HBsAg和HBVDNA阴性的新生儿体内长期存在,并影响新生儿免疫接种后HBsAb的产生。 石磊 岳亚飞 张树林 李淑红 石紫云 雷春梅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胎盘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与确定 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胎盘组织基因表达的改变,确定与 HBV 感染胎盘相关的基因,以探讨 HBV 宫内感染的分子机制。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未临产以剖宫产分娩的30例 HBsAg、HBV DNA 双阳性(实验组)和30例 HBsAg、HBV DNA 双阴性(对照组)妇女的胎盘组织,采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SH)建立 HBV 感染胎盘组织cDNA 消减文库,经反向斑点杂交技术证实差异表达基因。RT-PCR 验证部分基因在 HBV 感染胎盘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两组差异表达基因35个,对其中含有插入片段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分析,获得33个已知基因序列,两个未知基因;并初步判定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基因在 HBV 感染的胎盘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HBV 感染胎盘时,基因表达可发生明显变化;PI3K 基因表达变化,对了解 HBV 宫内感染的分子机制有重要意义。 白桂芹 岳亚飞 张树林 成军 刘妍 李淑红 张新娥关键词:肝炎病毒 乙型 双杂交系统技术 胎盘 1-磷脂酰肌醇3-激酶 阻断宫内感染 控制乙肝流行 被引量:2 2004年 岳亚飞 张树林 李淑红关键词:宫内感染 流行病 病毒性肝炎 HBSAG 妊娠期 一种长非编码RNA及在制备诊断子痫前期及靶点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非编码RNA及在制备诊断子痫前期及靶点药物治疗中的应用。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特别涉及Linc00284在制备诊断子痫前期及靶点药物治疗中的应用;在子痫前期孕妇胎盘中Linc00284的上调与子痫前期发... 邹艳芬 李淑红 许叶涛 余翔文献传递 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HBV宫内感染及对婴儿产生anti-HBs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对HBV母婴传播的影响及婴儿对乙肝疫苗免疫应答情况。方法:以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孕妇300例及新生儿为实验组,未使用者8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及出生时和7个月抗体产生情况。结果:孕期注射HBIG组与未注射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分别为5.33%(16/300)和1.25%(1/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64,P>0.05);孕期注射HBIG组与未注射组新生儿出生时anti-HBs阳性率分别为10.33%(31/300)和1.25%(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57,P<0.05),7个月龄anti-HBs产生率为96.12%(124/129)和95.35%(4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9,P>0.05);出生时anti-HBs阳性的新生儿25例,7个月复查均产生anti-HBs,而出生时anti-HBs阴性或弱阳性的147例婴儿,7个月复查有7例婴儿anti-HBs仍为阴性或弱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1,P>0.05)。结论:孕期注射HBIG不能降低HBV宫内感染率,可提高新生儿出生时anti-HBs阳性率,但对7个月anti-HBs产生率无影响。 李淑红 贾蓓 孙红 董梅 刘志芬HBV感染的CD68细胞在隐匿性HBV感染产妇胎盘中的分布及与宫内感染的关系 2010年 目的探讨HBV感染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在乙肝宫内传播中的作用及机理。方法12例血清HBV DNA(-)、PBMC HBV DNA(+)产妇分娩的新生儿血清HBV DNA(+)和/或PBMC HBV DNA(+)的胎盘作为实验组,10例乙肝标志物均为阴性产妇的胎盘作为对照。采用SP法在连续切片上检测HBsAg和HBcAg在胎盘CD68细胞及各类细胞中的表达。结果8例新生儿血清HBV DNA(-)、PBMCsHBV DNA(+)胎盘绒毛间质5例CD68细胞HBsAg阳性,6例CD68细胞HBcAg阳性;毛细血管内5例CD68细胞HBsAg阳性,8例CD68细胞HBcAg阳性;滋养层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均未见HBsAg、HBcAg阳性信号;2例新生儿血清HBV DNA(+)、PBMCs HBV DNA(-)的胎盘滋养层细胞、绒毛间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均有HBsAg、HBcAg的表达,而绒毛毛细血管内CD68细胞未见表达。2例新生儿血清和PBMC HBV DNA均阳性的的胎盘滋养层细胞、绒毛间质、CD68细胞和毛细血管内CD68细胞均有HBsAg、HBcAg的表达,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无表达。10例乙肝标志物全阴性产妇胎盘中均无阳性信号。结论HBV感染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可作为宫内传播的载体。 李淑红 刘志芬 贾蓓 孙红 盖淑坤关键词:CD68 宫内感染 孕期免疫治疗对母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BVDNA的影响 目的探讨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行被动免疫或联合免疫治疗对母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BVDNA的影响。方法HBsAg阳性孕妇自孕20周起至分娩前,34例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少量多次肌注(A组)... 白桂芹 岳亚飞 石紫云 杨小菊 李银姬 李淑红关键词:HBVDNA 免疫治疗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文献传递 Human AnnexinⅤ在不同胎盘中的表达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观察人膜联蛋白Ⅴ(Human AnnexinⅤ,HAⅤ)在乙肝病毒感染胎盘、正常中、晚孕胎盘及早孕绒毛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用SP法检测HBsAg阳性孕妇足月分娩胎盘、HBV血清标志物阴性的正常早孕、中孕和足月胎盘各20例HAⅤ的表达、分布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中孕、足月胎盘和HBV感染的胎盘组织中HAⅤ呈不均一的棕黄色颗粒状染色,泛存在于胎盘组织各类细胞胞浆、胞膜和核膜上。滋养细胞呈强阳性染色,绒毛间质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呈弱阳性染色。早孕绒毛HAⅤ棕黄色颗粒主要分布于外层滋养细胞的胞浆、胞膜和核膜上,最内层滋养细胞和间质偶见表达;比较HBV感染组和正常足月组胎盘HAⅤ表达的量,前者的平均灰度比后者明显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中孕组与足月组HAⅤ表达的量没有差别(P>0.05),早孕和中孕组、足月组HAⅤ表达的量的比较,前者显著低于后两者(P<0.05)。结论HAⅤ可能作为受体介导了HBV对胎盘的感染。 李淑红 岳亚飞 赵小鸽 白桂芹 石紫云关键词:胎盘 孕期免疫治疗对母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BV DNA的影响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行被动免疫或联合免疫治疗对母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BV DNA的影响。方法HBsAg阳性孕妇自孕20周起至分娩前,34例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少量多次肌注(A组),30例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HBVac)肌注(B组),23例不行任何治疗作为对照(C组)。以套式PCR法测定孕妇治疗前、分娩时及新生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BV DNA含量。结果A、B组分别与C组比较,孕妇治疗后PBMC中HBV DNA水平下降率及新生儿PBMC中HBV DAN阳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孕期被动免疫或联合免疫治疗对孕妇PBMC中HBV DNA无明显影响,亦不能降低新生儿的PBMC中HBV DNA阳性率。 岳亚飞 石紫云 杨小菊 李银姬 白桂芹 李淑红关键词:乙肝表面抗原 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疫苗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蜕膜组织中Ang-1、Ang-2及VEGF的表达与IVF后稽留流产的关系 被引量:9 2018年 辅助生殖技术已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使众多不孕症夫妇获益。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目前的临床妊娠率在不断提高。但有许多文献报道,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早期流产率达18%-30%;加之随着“二孩政策”的实行,高龄不孕症患者人数明显增加,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的早期流产率将会继续增加。稽留流产又称过期流产,是早期流产中的特殊类型,大多数发生在妊娠20周以内,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宫腔内未能及时排出。 赵文杰 张玉花 刘洁 崔青 孙理兰 李淑红 马华刚关键词:稽留流产 ANG-1 ANG-2 蜕膜组织 IVF 不孕症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