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 作品数:10 被引量:27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政治法律 更多>>
豌豆蚜防控的关键RNAi靶标基因筛选与分析 2023年 为筛选防控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的关键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靶标基因,通过构建精氨酸激酶(arginine kinase,AK)、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几丁质合成酶(chitin synthase,CHS)这3个与豌豆蚜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dsRNA,于室内检测ds AK、ds SOD和ds CHS处理后对其致死效果,并比较4种dsRNA递送方式对其致死效果的影响,筛选获得防治效果明显的dsRNA及其递送方式。结果显示,处理48~168 h后,不同基因dsRNA处理组豌豆蚜的死亡率比阴性对照组高2.19倍~4.39倍,其中ds AK处理组豌豆蚜的死亡率为27.7%~91.1%,显著高于ds SOD、ds CHS处理组及阴性对照组。使用ds AK通过人工饲喂法和叶片注射饲喂法处理豌豆蚜,48 h即可出现显著致死效果。ds AK通过人工饲喂方法处理72 h后,豌豆蚜AK基因表达量比空白对照组降低43.2%,同时可抑制豌豆蚜的生长发育,使其体长比阴性对照组减少了5.9%。表明ds AK对豌豆蚜有较好的致死效果,在蚜虫的绿色防控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宗诗轩 李涛 黄清 程保平 赵弘巍关键词:豌豆蚜 精氨酸激酶 几丁质合成酶 DSRNA 栗疫病菌单个营养体不亲和性基因差异对弱毒性病毒传递的影响 被引量:4 2009年 研究了栗疫病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菌株间单个营养体不亲和性(vegetative incompatibility,vic)基因差异对弱毒性病毒传递的影响。将含病毒菌株与具单个vic基因座位差异的野生型菌株配对培养,10 d后调查菌株间的病毒传递率。结果表明,相同vic基因型菌株间的病毒传递率为100%;在1个vic座位上的基因不同通常会降低病毒的传递率,在vic-Cc座位上基因差异菌株间的病毒平均传递率为85.93%,而在vic-Dd座位上基因不同菌株间病毒的平均传递率仅为10.30%,在vic-Aa、vic-Bb座位上基因不同的菌株间病毒平均传递率分别为44.12%、47.93%。vic-Bb座位上基因不同菌株间的病毒正反向传递率相差非常大,由vic-b菌株向vic-B菌株的平均病毒传递率为83.13%,而从vic-B菌株向vic-b菌株的平均病毒传递率只有23.15%;其他3个vic座位上基因不同菌株间的病毒传递率也具有方向性,但不明显。 李涛 华朝晖 林少波 兰春能 许利强 乔广行 邓清超 燕娜娜 王克荣关键词:栗疫病菌 犊牛球虫病的诊疗报告 被引量:6 1995年 犊牛球虫病的诊疗报告徐魁梧,戴杏庭(南京农业大学实验牧场,210095)沈永林,刘骏,李涛(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球虫病是犊牛的一种肠道原虫性疾病。其临床主要特征为腹泻、下痢和出血性肠炎。在多数的奶牛场常呈亚临床感染,因其感染率高,临床发病率低为人... 徐魁梧 戴杏庭 沈永林 刘骏 李涛关键词:牛病 犊牛 球虫病 低毒力病毒CHV1(Cryphonectria hypovirus 1)的水平传播受到病毒毒株的影响 2009年 观测到低毒力病毒CHV1在栗疫病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菌株间的水平传播受病毒毒株的影响.实验室条件下对3个CHV1低毒力病毒在栗疫病菌各营养体亲和群菌株间进行了重复传播实验,量化分析了3个病毒在相差1~2个vic基因位点时传播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的CHV1低毒力病毒具有不同的水平传播能力,发现并使用传播能力更高的低毒力病毒,将会显著提高对栗疫病的生物防治效率. 邓清超 叶云 苗苗 方琴 李涛 王克荣关键词:栗疫病菌 生物防治 OsGLO1调控水稻抗稻瘟病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水稻乙醇酸氧化酶1(OsGLO1)是光呼吸中的关键酶,调控植物免疫信号分子过氧化氢(H_(2)O_(2))的产生。本研究旨在分析OsGLO1在稻瘟病抗性中的功能,揭示其调控机制。[方法]利用稻瘟病菌株Guy11分别侵染水稻野生型(ZH11)和OsGLO1基因过表达(OsGLO1-OE)以及沉默(cas9-glo1)的转基因水稻,观察抗病性表型,确定OsGLO1对抗病性的影响。使用稻瘟病菌GZ1(GFP标记)侵染水稻,比较菌丝扩增差异,明确OsGLO1抑制稻瘟病菌侵染后扩展的能力。分别通过定性和定量试验观察和分析H_(2)O_(2)的积累位点和积累量,研究OsGLO1在PTI途径中的作用;通过RT-PCR检测水杨酸(SA)和茉莉酸(JA)信号通路相关防御基因的表达水平,探明OsGLO1对激素信号途径的影响。[结果]与野生型相比,受Guy11侵染的OsGLO1-OE水稻病斑更小,相对真菌生长量显著降低,附着胞以及侵染菌丝周围的活性氧积累增多,叶片中H_(2)O_(2)含量显著升高;而cas9-glo1在病斑面积和真菌生物量等方面明显高于野生型,被侵染叶片表面附着胞周围活性氧积累无显著变化,侵染菌丝周围的活性氧积累减少,叶片中H_(2)O_(2)含量显著降低。GZ1侵染48 h后,荧光显微观察显示,OsGLO1-OE水稻叶鞘中的稻瘟病菌侵染程度比野生型明显减弱,而cas9-glo1叶鞘中的稻瘟病菌侵染程度比野生型明显增强。OsGLO1过表达能显著提高SA信号途径的防卫基因(如OsPR1a和OsEDS1)的表达水平,但是对JA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结论]OsGLO1可以通过激活SA信号通路正向调控水稻对稻瘟病的抗病性。 李娇 圣聪 李涛 喻晗晞 李绚 赵弘巍关键词:乙醇酸氧化酶 稻瘟病 抗病性 过氧化氢 水杨酸 栗疫病菌泛素核糖体L40融合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2 2009年 用酿酒酵母(Saccharyomyces cerevisae)泛素融合蛋白基因从COGEME(Consortium for the functional ge-nomics of microbial eukaryotes)植物病原菌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库中BLAST(Basic local alignment searchtool)得到栗疫病菌的泛素融合蛋白EST,设计引物从栗疫病菌cDNA中克隆到该基因并测序,得到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基因,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387 bp,编码12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泛素融合蛋白前体;由cDNA序列推定的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泛素融合蛋白前体包括氮末端的泛素结构域(76个氨基酸残基)和碳末端的核糖体蛋白L40结构域(52个氨基酸残基)。该蛋白为高碱性蛋白,碳末端含有一个"锌指"模式结构。与19个物种比较的结果表明,栗疫病菌与真菌泛素融合蛋白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较高,具有高度的保守性。 乔广行 李涛 王克荣关键词:栗疫病菌 核糖体蛋白 烟草猝倒病菌对辛菌胺的敏感性及抗性初探 被引量:2 2021年 辛菌胺是一种由我国自主研制的烷基多胺类杀菌剂,对由细菌、真菌和病毒引起的植物病害表现出一定的防效。笔者测定了采集自云南和贵州的64株烟草猝倒病菌对辛菌胺的敏感性,并评估了其对辛菌胺的抗性风险。结果表明,辛菌胺对烟草猝倒病菌的菌丝生长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EC_(50)值分布为2.59~8.66μg/mL,平均值为4.56±1.12μg/mL。辛菌胺对64株烟草猝倒病菌EC_(50)值呈正态分布。同时,笔者通过抗药性风险评估研究证实了烟草猝倒病菌对辛菌胺的抗性风险为低等。综合这些结果,辛菌胺在烟草猝倒病化学防控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为辛菌胺在烟草猝倒病的农药登记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钱忠海 李涛 段亚冰关键词:敏感性 抗性风险 栗疫病菌菌株间营养体不亲和性影响对病毒传递的效率 被引量:1 2011年 为明确板栗疫病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菌株间营养体不亲和性(vegetative incompatibility,vic)基因差异对低毒力病毒传递的影响,将具有不同vic基因的毒力菌株(受体)和低毒力菌株(供体)进行配对培养,并对病毒的传染率进行统计分析和回归模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栗疫病菌的营养体不亲和性是低毒力病毒传递的重要障碍,但不是绝对障碍;不同vic基因位点对病毒传递的影响程度差异显著;相同vic基因型菌株间的病毒传递率为100%,相差的vic基因位点数越多,病毒的传递率越低。病毒的传递率具有vic基因位点的非对称性,同时还受到菌株的遗传背景、vic基因上位效应等因素的影响。 李涛 叶云 华朝晖 王东龙 包小梅 王克荣关键词:栗疫病菌 营养体不亲和性诱导栗疫病菌菌株间程序性细胞死亡 被引量:1 2010年 为了验证营养体不亲和性导致细胞凋亡的假说,对栗疫病菌融合细胞基因组DNA的降解物进行了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观察了融合细胞的细胞核变化,测定了融合细胞的活性氧产生、脂肪粒积累以及进行了融合细胞死活鉴定。结果表明:不同亲和群菌株的孢子混合涂板,孵育后经历萌发、细胞融合,融合细胞基因组D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检测到DNA梯状条带,这一特征为营养体不亲和性诱导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提供了新的证据;细胞学上可观察到不亲和性菌株融合细胞细胞核降解、活性氧产生减少、脂肪粒积累增多及融合细胞死亡,这些特征与细胞凋亡的特征相似。 乔广行 丁平 李涛 王克荣关键词:栗疫病菌 程序性细胞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