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东
- 作品数:59 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江苏省科委社会发展基金铁道部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小切口肋骨膜切开术治疗非特异性肋软骨炎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介绍一种非特异性肋软骨炎 (Tietze氏病 )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微创小切口切开松解病变处肋软骨膜以缓解疼痛症状。结果 :本组共行肋软骨膜切开 2 1例次 ,术后 4 8h即有 15例次 (71.4 % )疼痛获中度以上缓解 ,术后 7d有 19例次 (90 .5 % )获中度以上缓解 ,术后 30d有 2 0例次 (95 .2 % )获中度以上缓解 ,全组手术切口均甲级愈合 ,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本术式无须使用特殊器械 ,操作简单安全 ,手术创伤小 ,易被患者接受。对于确诊为非特异性肋软骨炎而长期反复发作 ,一般方法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坚持治疗者 ,本术式是一种较好的治疗选择。
- 李旭东刘志勇蒋佩明崔明
- 关键词:非特异性肋软骨炎手术治疗
-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的临床应用和效果分析
- 目的:评价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9月至2001年6月,对36例冠心病人实施了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男性30例,女性6例,伴随糖尿病12例,高血压22例.心功能Ⅰ-Ⅳ级,左室...
- 刘志勇李旭东朱亚彬王敏敏杨丹宁李鸿雁
- 关键词:冠脉搭桥手术非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疗效分析
- 文献传递
- 一种自卸式花椒吸收塔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卸式花椒吸收塔,主要用于花椒采摘机机械。其包含吸收塔箱,风机后端盖,吸头接口,倾斜板面,卸料装置。吸收塔箱和风机后端盖固结一起,在链接处安放挡料板,吸收塔箱右侧有一链接吸头的接口,吸收塔箱内自吸头接口...
- 李旭东冯爱新郭付军周亮陈影陈浩
- 文献传递
- 穿透性心脏大血管损伤的急救处理
- 目的:报告穿透性心脏大血管损伤的急救.方法:自1980年3月至2000年3月共收治穿透性心脏大血管损伤15例,全组均急诊剖胸手术,行心脏及大血管裂伤缝合修补及心脏复苏.结果:本组15例,其中7例以心包填塞及失血性休克为主...
- 李旭东刘志勇蒋佩明吴熹杨丹宁
- 关键词:穿透伤心脏损伤大血管损伤急救处理
- 文献传递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 2002年
- 目的 总结 3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的临床经验。 方法 采用胸骨正中切口 ,应用心脏表面固定器、头低脚高位、心包深部放置牵引线、冠状动脉内置入分流器和吹雾器行 OPCAB。 结果 所有患者均使用左乳内动脉 (L IMA) ,移植血管 1~ 4根 ,平均 2 .6根 ;平均手术时间 16 1分钟 ;术中平均失血 32 0 ml。 1例在术中改为常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 2 4小时平均引流量 380ml,平均输血或血液制品 32 0 ml。4例患者手术后在手术室内拔除气管内插管 ,ICU平均机械辅助通气时间 4.2小时 ;ICU平均监护时间 12 .6小时 ,术后平均住院时间 12 .5天。 1例术后 14天死于严重的肺部感染。术后随访 1~ 7个月 ,所有存活患者心绞痛症状消失。 结论 OPCAB创伤小、安全、经济、临床效果好 ,适用于单支、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和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
- 刘志勇李旭东朱亚彬王敏敏杨丹宁李鸿雁
-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脏手术OPCAB冠心病
- 体外循环围手术期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数量变化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8
- 2007年
-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术期间凝血功能、抗凝血功能、纤溶系统活性和血小板数量的改变。方法:测定35例进行心脏手术患者体外循环术前、中、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抗凝血酶(AT)和D二聚体(D-Dimer)指标。结果:体外循环术中和术后凝血指标PT、APTT、TT与体外循环术前相比均明显延长,P<0.01。FIB、PLT、D-Dimer体外循环术中和术后与体外循环术前相比均降低,P<0.01或P<0.05。结论:体外循环术可以导致凝血、抗凝血、纤溶系统活性和血小板数量的改变,引起术后非外科性出血。
- 芦慧霞杨天琴王玉华陈菊李旭东
- 关键词:体外循环术凝血功能血小板数量
- β射线体外诱导单层贴壁细胞凋亡生物模型的建立与吸收剂量的估算
- 2003年
- 选用纯β-发射体32P胶体掺入人肺腺癌A549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定时洗去干预因子,动态观察细胞凋亡,建立β射线体外诱导单层贴壁细胞凋亡的生物模型。计算单层细胞厚度,根据β面源吸收剂量估算公式估算生物模型吸收剂量。结果表明,模型稳定、重复性好,为研究核素内照射治疗实体瘤的可能机制提供了符合临床实际情况的体外观察β射线诱导细胞凋亡和吸收剂量估算的方法。
- 王自正刘璐端木浩刘龙高文黄鹰宋进华李旭东
- 关键词:Β射线低剂量照射凋亡生物模型
- 瓣膜手术中同期冲洗射频消融改良迷宫Ⅲ手术治疗房颤的临床效果
- 目的:评价瓣膜手术中同期冲洗射频消融改良迷宫Ⅲ手术(IRFMM)治疗心房颤动(AF)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3年12月开始,采用美敦力公司的外科手术射频消融系统,在20例瓣膜手术中用IRFMM治疗房颤。结果:20例患者...
- 刘志勇李旭东王洪斌李鸿雁王玉华堵俊杰周建明
- 关键词:瓣膜手术射频消融手术治疗
- 文献传递
- 肺癌术中胶体^(32)P组织间照射治疗淋巴道隐匿性转移灶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 探讨胶体32 P在肺癌手术中组织间照射对淋巴道隐匿性转移灶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 73例肺癌患者采用手术切除瘤体配合胶体32 P间质注射治疗 ,以同期同病种单纯手术治疗 5 8例为对照 ,观察术后胶体32 P在体表动态分布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不同病理类型各组术后锁骨上淋巴结(SCL)转移率及 1、3和 5年生存率。结果 手术 +胶体32 P组与对照组均无手术死亡。两组淋巴结阳性率及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 (χ2 =0 .0 1 2、2 . 0 82、0 . 0 0 3,P均 >0. 0 5 ;χ2 =0 . 0 2 1~ 0 .1 4 4 ,P均 >0. 0 5 )。术后SCL转移发生率手术 +胶体32 P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χ2 =4 .5 0 7~ 5 .348,P <0 . 0 5和 <0 . 0 1 )。手术 +胶体32 P组和对照组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2 . 2 %、5 6. 2 %、38 .7%,77 .6 %、4 1. 7%、2 5. 5 %。其中 1年生存率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χ2 =0 6 5 9,P >0 0 5 ) ,3和 5年生存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χ2 =4. 2 0 7、3. 997,P均 <0. 0 5 )。结论 肺癌切除术中胶体32 P间质注射是一种安全、有效杀灭隐匿性转移灶的方法。
- 刘璐刘志勇童冠圣李旭东谢亦山高宏高文黄鹰封国生
- 关键词:^32P隐匿性转移肺癌淋巴胶体
- 心脏黏液瘤的外科治疗(附7例报告)被引量:1
- 2005年
- 王洪斌刘志勇杨丹宁李旭东朱亚彬王玉华李鸿雁堵俊杰周建民
- 关键词:心脏黏液瘤外科治疗房间隔心脏肿瘤原发性良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