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博
- 作品数:20 被引量:144H指数:5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黎介寿院士肠道屏障研究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用于普外科临床手术拉钩的自动锁止机构装置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普外科临床手术拉钩的自动锁止机构装置,包括支架,支架顶部固定连接有箱体,箱体正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盒。该用于普外科临床手术拉钩的自动锁止机构装置,通过用手握住传感器向下拉动吊绳对吊...
- 吴昌亮李元博孔艳刘义蒙程广王培戈
- 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致肠坏死的临床分析(附11例报道)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所致肠坏死的临床表现和结局。方法:回顾性总结青岛大学附属医院11例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所致肠坏死的病例,评估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腹部CT影像和手术过程。结果:所有病人均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实施肠管切除术并一期吻合术或肠造口术,7例病人恢复良好,2例住院期间死亡,2例放弃治疗回家后死亡。结论: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临床罕见,术前难以诊断,具有较高的病死率,血管造影可以作为NOMI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有效手段,对于怀疑有肠坏死发生的患者需及早行手术治疗。
- 傅积薪李世宽王东飞李元博彭新刚吴昌亮周岩冰
- 关键词:肠坏死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粘连性小肠梗阻手术治疗的独立预测因子
- 2015年
- 目的研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作为粘连性小肠梗阻(ASBO)手术治疗独立预测因子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24例诊断为ASBO的患者资料,按照手术与否分为手术组(n=254)和非手术组(n=270)主要分析对比SIRS的每个变量(体温T,心率HR,呼吸R,白细胞WBC);SIRS因子的数量(0,1,2,3,4);SIRS(是或否)、患者年龄、性别等因素。结果 SIRS诊断指标中T、HR、R、WBC阳性与否,与是否进行手术治疗密切相关,手术组与非手术组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S检验阳性参数项每增加1项,患者进行手术的风险增加2.444倍(OR=2.444);SIRS检验阳性患者需要进行手术的风险是阴性的3.043倍(OR=3.043)。结论 SIRS可作为判断是否对ASBO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预测因子,用以指导对于ASBO患者在临床治疗中是否手术治疗及手术时机的选择。
- 丰丕华陈国明赵晓田李世宽史文超李元博
- 关键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粘连性小肠梗阻
- 腹部刀刺伤97例诊治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腹部刀刺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97例腹部刀刺伤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治愈96例。其中,手术92例,均为腹壁穿透伤,剖腹探查未见脏器损伤12例;非手术治疗4例,均为腹壁损伤。死亡1例。结论休克、大网膜及腹腔脏器外脱、腹痛伴腹膜炎体征、诊断性腹腔穿刺阳性均是手术指征。复合、复杂刀刺伤及时行CT检查有助于病情诊断。术中仔细探查腹腔脏器,避免漏诊、漏治,是腹部刀刺伤的诊治关键。
- 彭新刚李元博王培戈
- 关键词:腹部穿刺术外科手术
- 联合应用改良Alvarado评分与CT影像判别急性阑尾炎病理类型的意义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改良Alvarado评分(MAS)和CT影像在判断成人急性阑尾炎病理类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07年6月至2010年7月间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96例成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每例患者进行改良Alvarado评分.并对术前实施CT检查的115例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进行判读。分析包括一般情况、改良Alvarado评分及CT征象在内的35项指标与急性阑尾炎病理类型的关系.取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建立Fisher判别函数.并进行回顾性和前瞻性考核。结果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23项指标进行非标准化逐步判别分析,最终有体温(X1)、白细胞计数(X2)、中性粒细胞比例(X3)、MAS得分(X4)、阑尾周围脂肪条束征(X5)和腔外气体(X6)6项指标进入判别方程,判别函数为:Y1=0.012X1+0.041X2+0.069X3—0.039X4+2.653X5+1.418X6,Y2=0.327X1+0.041X2—0.034X3—0.140X4-1.114X5-2.982X6。回顾性考核该函数对急性阑尾炎病理类型的判断准确率为76.5%(88/115),前瞻性考核其判断准确率为77.8%(21/27)。结论联合应用改良Alvarado评分和CT影像有助于判断成人急性阑尾炎的病理类型.从而指导临床合理制订治疗策略。
- 李世宽王海宽李元博彭新刚王培戈周岩冰周晓斌
-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病理类型
- 胃肠道间质瘤急症九例报告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急症的临床、影像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急症病例。结果经病理证实的GIST急症患者9例,其中消化道大出血2例,肠套叠4例,自发破裂并继发出血、感染、穿孔3例。胃底2例(均为消化道大出血),小肠7例(肠套叠4例,破裂3例)。CT显示2例腔内圆形肿块(胃间质瘤),显示靶征4例(肠套叠),其中回回套叠2例,回结套叠2例,破裂肿瘤则有各异的表现。实施近端胃切除术1例,胃壁楔形切除术1例,小肠部分切除术5例,右半结肠切除术2例。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D117阳性8例,CD34阳性6例。结论胃肠道间质瘤可表现为急症,尽管罕见,但给予足够重视以获得早期诊断和外科干预。
- 李世宽刘诚聪王海宽尚文周李元博彭新刚王培戈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肿瘤胃肠出血肠套叠
- 乙状结肠扭转的CT表现(英文)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乙状结肠扭转既往主要依靠腹部平片进行诊断,但腹部平片具有局限性,容易误诊、漏诊,CT可以弥补腹平片不足。探讨乙状结肠扭转的CT征象,以提高其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中证实为乙状结肠扭转的23例患者,分析其腹部CT扫描图和横断面扫描特征,最后总结乙状结肠扭转的CT影像学特征。结果:在CT定位像上,最敏感的表现是扩张的乙状结肠倒U征(21/23,91%),不成比例乙状结肠扩张(19/23,83%),其次为咖啡豆征(17/23,74%),Y征(12/23,52%)。在横断面扫描上,最敏感的是不成比例的乙状结肠扩张(21/23,91%)和圆腹征(20/23,87%),其次为近端结肠扩张(15/23,65%),漩涡征(15/23,65%),鸟嘴征(13/23,57%)。在CT定位像和横断面扫描上,典型的乙状结肠扭转影像表现分别占57%(13/23)和83%(19/23)。在定位像上,咖啡豆征与Y征在显著相关(P<0.05)。横断面扫描上肠管损害的CT征象与临床肠管损害显著相关(P<0.05)。结论:在定位像上,乙状结肠扭转的主要影像学表现为倒U征,特征性表现为Y征;在横断面扫描上,主要影像学表现为不成比例的乙状结肠扩张,特征性表现为漩涡征和鸟嘴征。多排螺旋CT是诊断乙状结肠扭转的可靠检查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李海风李世宽周岩冰彭新刚李元博赵东升
- 关键词:乙状结肠肠扭转CT
- 泛影葡胺对粘连性小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9
- 2010年
-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对粘连性小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年半内收治的146例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泛影葡胺治疗组(治疗组,72例)与对照组(74例)。口服或经鼻胃管注入80~100mL76%的泛影葡胺注射液,注药后夹管2h,观察临床症状并结合腹部X线摄片、螺旋CT动态观察梗阻加重和缓解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发病至入院前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非手术治疗成功者入院后缓解时间,非手术治疗成功者发病至缓解时间,非手术治疗成功率,手术治疗者入院后非手术治疗时间及手术治疗者发病至手术时间。结果治疗组72例中50例(69.4%)非于术治疗成功,非手术治疗成功率为69.4%大于对照组的46.0%(34/74)(P〈0.05);该50例非手术治疗成功者平均入院后缓解时间为(1.90±1.03)d短于对照组(3.20±1.95)d(P〈0.05),治疗组22例(30.6%)非手术治疗过程中症状加重而行手术治疗。治疗组的手术治疗者平均非手术治疗时间,平均仲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等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或经鼻胃管注入泛影葡胺能提高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的非手术治疗成功率,并能加速粘连性小肠梗阻的缓解,缩短非手术治疗无效忠者的手术前非手术治疗时间,从而加快手术治疗的决定,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
- 刘诚聪李世宽王培戈李元博彭新刚
- 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临床资料与住院天数分析
- 2021年
-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资料对住院时间的影响,尝试总结如何缩短住院天数,使患者获益的同时,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方法: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02例,对患者的年龄、性别、BMI、阑尾病变类型、手术方式、是否放置腹腔引流管、细菌培养药敏结果等方面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再将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其对住院天数的影响。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住院天数的影响因素有年龄、手术方式和阑尾病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 = 2.569)、手术方式(OR = 2.225)和阑尾病变(OR = 3.341)是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年龄 >60岁、阑尾穿孔(或坏疽)和开腹手术是延长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住院天数的独立影响因素,对相关病人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望可以有效地控制住院天数。
- 满一帆田震李世宽于宗平李元博
-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住院天数影响因素
- 成人急性阑尾炎脓液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被引量:30
- 2011年
- 目的了解急性阑尾炎病人感染的细菌学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50例急性阑尾炎病人阑尾切除术中取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50例脓液标本中有40例检出细菌,检出率为80%,共分离出菌株52株(12种),其中革兰阴性菌39株(75%),革兰阳性菌13株(25%);大肠埃希菌29株(55.79%),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5株(9.62%)。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阳性10株(34.48%)。结论成人急性阑尾炎病人病原菌以肠杆菌为主,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多见,且耐药性较常见。临床上应尽量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应用抗生素,避免不合理用药。
- 王海宽李世宽李元博刘静窦榕榕渠雪红
- 关键词:阑尾炎细菌培养微生物敏感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