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丹

作品数:15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银屑
  • 6篇银屑病
  • 4篇寻常型
  • 4篇寻常型银屑病
  • 3篇细胞
  • 2篇银屑病患者
  • 2篇手术
  • 2篇块型
  • 2篇护理
  • 2篇甲氨蝶呤
  • 2篇复方氨肽素
  • 2篇氨肽素
  • 2篇斑块
  • 2篇斑块型
  • 2篇斑块型银屑病
  • 1篇带状疱疹
  • 1篇点阵激光
  • 1篇端粒
  • 1篇端粒酶
  • 1篇端粒酶活性

机构

  • 15篇商丘市第一人...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新乡市中心医...
  • 1篇单县中心医院
  • 1篇山东省单县中...

作者

  • 15篇李丹
  • 6篇孟静
  • 3篇韩传恩
  • 2篇张彪
  • 1篇孟繁俊
  • 1篇张丽
  • 1篇张江安
  • 1篇王永富
  • 1篇苏蓓蓓
  • 1篇严鸣光
  • 1篇张素英
  • 1篇郑秀霞
  • 1篇李静
  • 1篇张丽
  • 1篇杨柳

传媒

  • 2篇中国民族民间...
  • 2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国校医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国医疗美容
  • 1篇实用妇科内分...
  • 1篇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细胞介素-1家族细胞因子与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甲氨蝶呤治疗有效应答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观察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应用甲氨蝶呤(methotrexate, MTX)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1家族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探讨其与MTX治疗有效应答的相关性。方法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62例,均口服MTX治疗,起始剂量为每周0.3 mg/kg,依据皮损加重或减轻情况每4周增加或减少2.5 mg。分别于治疗前1 d及治疗16周后评定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PASI)评分,计算PASI75应答。根据治疗后是否获得PASI75应答,将62例患者分为应答组49例和未应答组13例。记录2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分别于治疗前1 d及治疗16周后采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2组血清IL-1α、IL-1β、IL-18、IL-33、IL-36α、IL-36β、IL-36γ、IL-37、IL-38、IL-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 IL-1Ra)、IL-36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36 receptor antagonist, IL-36Ra)水平,并计算治疗前后变化值;Pearson相关法分析治疗前PASI评分与治疗前血清IL-1家族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应用MTX治疗获得PASI75应答的影响因素。结果应答组男性、有家族史比率,年龄、首发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及治疗前PASI评分与未应答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答组治疗后血清IL-1α[(4 723.15±533.69)ng/L]、IL-1Ra[(4 528.69±456.82)ng/L]、IL-36Ra[(1 658.49±198.25)ng/L]、IL-37[(1 463.88±102.33)ng/L]及IL-38[(345.25±50.39)ng/L]水平均高于治疗前[(2 942.39±487.26)、(3 521.05±235.49)、(1 352.17±125.58)、(986.46±86.14)、(264.85±42.76)ng/L](P<0.05),血清IL-1β[(663.44±67.72)ng/L]、IL-18[(24 763.44±4 651.69)ng/L]、IL-33[(981.79±102.32)ng/L]、IL-36α[(176.28±22.57)ng/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842.37±102.09)、(45 227.28±8 524.85)、(1 402.77±208.45)、(552.17±60.23)ng/L](P<0.05),血清IL-36β、IL-36γ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应答组治疗后�
孟静韩传恩李丹
关键词:斑块型银屑病甲氨蝶呤白细胞介素-33
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5月在本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发生DVT患者45例为观察组,术后未发生DVT患者45例为对照组。收集、统计入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DVT形成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年龄≥50岁、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存在并发症、经腹手术、恶性疾病、术后卧床时间>5 d、手术时间>1 h、术前下肢超声异常、术中气腹压>15 mmHg、头高足低手术体位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50岁、并发症、恶性疾病、术后卧床时间>5 d、术中气腹压>15 mmHg、头高足低手术体位是妇科腹腔镜手术后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1且P<0.05)。结论年龄≥50岁、并发症、恶性疾病、术后卧床时间>5 d、术中气腹压>15 mmHg、头高足低手术体位是妇科腹腔镜手术后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加以重视,及时实施防治措施,预防DVT形成。
李丹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妇科腹腔镜手术
住院患者129527例HI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结果,了解HIV在本地区住院人群中流行情况,为完善医院HIV检测咨询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01~2015-12该院住院患者的HIV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所有检测标本均经过该院HIV初筛实验室筛检,阳性和不确定标本送商丘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检确证。结果共129 527例住院患者进行了HIV抗体检测,其中男61 433例,阳性31例(0.05%),女68 094例,阳性20例(0.03%),男女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3年、2014年、2015年阳性率分别为0.06%、0.03%、0.04%,3年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年中男性阳性率差异和女性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住院患者中以41~50岁组阳性率最高。51例HIV阳性住院患者分布在17个临床科室,内科30例,外科10例,重症监护病房3例,急诊科3例,产科1例,新生儿科2例,儿科2例;住院治疗原因很多,以呼吸系统疾病最多;17例合并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8例合并感染梅毒,1例合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梅毒,女性出现合并感染的比例高于男性。结论该院住院患者中男性和女性之间的HIV抗体阳性率无差异,不同年份HIV阳性率无明显变化,41~50岁组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组;HIV抗体阳性住院患者涉及科室较多,住院原因复杂,合并感染HCV、梅毒、HBV的比例高,应完善住院患者HIV筛检工作。
王永富严鸣光张素英李静李丹
关键词:住院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护理风险管理预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究护理风险管理预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5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机械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舒适度及呼吸性相关性肺炎和护理风险事件。结果观察组社会、环境、生理、心理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性相关性肺炎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预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提高护理舒适度。
李丹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两种联合疗法治疗尖锐湿疣170例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对两种联合疗法治疗170例尖锐湿疣的结果进行临床分析,评价联合疗法的疗效并提出治疗建议。方法总结并分析170例采用了两种联合疗法治疗的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联合疗法及疗效。结果经过3个月的随访发现:治疗组复发率为25.88%,对照组复发率为8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维A胶囊、5%咪喹莫特乳膏联合冷冻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李丹
关键词:阿维A胶囊液氮冷冻尖锐湿疣
外用PUVA治疗掌跖脓疱病20例被引量:1
2009年
为了治疗掌跖脓疱病。我们采用局部外用PUVA治疗掌跖脓疱20例,结果有效率90%,复发率低,缓解时间长,值得临床参考。
李丹张彪
关键词:掌跖脓疱病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关系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变化,探讨其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关系。方法10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为银屑病组,同期10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银屑病组于就诊时、对照组于体检日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2组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评分,比较HADS-A及HADS-D评分;Pearson相关分析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与HADS-A、HADS-D评分的相关性;以HADS-A评分≥11分为存在焦虑,HADS-D评分≥11分为存在抑郁,记录银屑病组焦虑、抑郁患者例数,比较银屑病组抑郁与未抑郁、焦虑与未焦虑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绘制ROC曲线,评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预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的价值。结果银屑病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2.01±0.54)、HADS-A评分[(17.05±3.25)分]、HADS-D评分[(16.97±4.21)分]均高于对照组[0.91±0.12、(6.32±1.14)分、(6.20±1.67)分](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HADS-A评分(r=0.745,P=0.003)、HADS-D评分(r=0.643,P=0.004)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均呈正相关。银屑病组35例存在焦虑,65例存在抑郁,焦虑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2.78±0.42)高于未焦虑者(1.73±0.51)(P<0.05),抑郁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2.84±0.53)高于未抑郁者(1.73±0.46)(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分别以2.42、2.42为最佳截断值,预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的AUC分别为0.796(95%CI:0.649~0.829,P<0.001)、0.902(95%CI:0.835~0.942,P<0.001),灵敏度分别为84.15%、93.24%,特异度分别为79.28%、95.2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增强,与其发生焦虑、抑郁有关,对预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焦虑�
孟静韩传恩郑秀霞张丽李丹夏博郑恒星李思蒙杨柳袁铭孟繁俊
关键词:寻常型银屑病端粒酶活性焦虑抑郁
NLR联合hs-CRP在预测甲氨蝶呤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临床疗效中的价值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 reaction protein,hs-CRP)在预测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临床疗效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纳入皮肤科门诊及住院的62例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和45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在采用MTX系统性治疗16周后 PASI评分降低75%以上设为应答者(n=49),其余设为非应答者(n=13)。记录并比较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和健康对照组的血常规参数和hs-CRP水平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治疗前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PASI评分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比较血常规参数、hs-CRP及银屑病临床特征等参数在应答者和无应答者中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无应答者的影响因素;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探讨NLR联合hs-CRP预测无应答者的临床效能。结果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WBC、N、NLR、hs-CRP和PASI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L、PLT、PDW、RDW在治疗前、治疗后及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治疗前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PASI评分与WBC、N、NLR和hs-CRP存在显著正相关性;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和hs-CRP是无应答者的影响因素。ROC曲线显示NLR联合hs-CRP预测无应答者的临床效能较高,敏感度为98.42%,特异性为75.31%。结论 NLR联合hs-CRP对MTX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临床医生可常规检查NLR和hs-CRP水平。
孟静李丹陈燕辉苏蓓蓓
复方氨肽素联合美能治疗寻常型银屑病85例被引量:1
2009年
李丹张彪
关键词:氨肽素美能银屑病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微针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究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微针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86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3例。对照组行微针治疗,于此基础上,试验组行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统计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率及治疗前后瘢痕(VSS)评分。结果两组VSS评分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试验组VS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02%较对照组76.74%高(P <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60%与对照组13.95%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对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联合采用微针、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瘢痕改善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思蒙孟静李丹
关键词:微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