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确定1例少弱精子患者G显带和C发现Yq末端缺失病例的核型,探讨YYq12缺失与表型关系。方法应用实验室常规染色体标本制备方法进行G显带和C显带,并应用Yq12区DYZ1探针和Yp11.1-q11.1区DYZ3探针与病例的中期分裂相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同时应用PCR技术对患者进行了Y染色体微缺失的检测。结果G显带、C显带和FISH检测结果一致,均显示为Yq12区的缺失;Yq11区生精基因微缺失检测未发现该患者存在缺失。结论FISH结合细胞遗传学检测可以明确诊断染色体微小结构异常,Yq12区缺失可能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
目的探讨医护患一体化护理模式在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围术期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2016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病并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的患者102例,通过计算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并实施分组护理。对照组51例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51例采用医护患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围术期疼痛进行联合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焦虑度以及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术后2 h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 VAS均显著性低于术后2 h,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使用镇痛药物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接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实施医护患一体化疼痛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正确解读及评价治疗中所产生的疼痛,从而提高护理疼痛管理水平,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焦虑,减少药物使用以及提高患者满意度。
目的:分析并比较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TL普通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在自然流产中的诊断意义。方法:以早孕自然流产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201例。将同一孕周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100)进行绒毛培养加染色体核型分析,B组(n=101)进行FISH分析,另在A、B组孕6-11周患者中每一孕周各随机选取1例,每组6例,共12例同时进行2种技术分析,并比较结果。结果:染色体核型分析成功率为66%,其中核型异常率为30.3%;FISH成功率为100%其中核型异常率为46.5%;2种检测技术检测出的异常核型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36)。结论:2种分析技术对异常核型的检出率有明显的差异,FISH更容易成功,更能反应胚胎的染色体数目;染色体核型分析结合FISH技术能有效诊断自然流产的染色体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