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龙 作品数:11 被引量:108 H指数:8 供职机构: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膜下滴灌春玉米氮素吸收规律与增产效应 被引量:9 2014年 研究春玉米膜下滴灌条件下氮肥对玉米氮素吸收、干物质积累以及氮肥的增产作用,提出试验条件下的最佳施氮量。结果表明,增加施氮量能够增加膜下滴灌春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及氮素吸收能力,过量施氮导致干物质及氮素累积降低;玉米产量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300 kg/hm2时达到最高产量,此时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利用率以及生理利用率均达到最大。采用二次曲线拟合,计算最佳施氮量为291.80 kg/hm2,此时最高产量为14 964.54 kg/hm2。 朱金龙 危常州 朱齐超 李美宁 张书捷关键词:春玉米 滴灌 氮素积累 氮肥效率 不同施氮水平对膜下滴灌水稻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研究膜下滴灌水稻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规律。【方法】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T-04为研究材料,采用logistic方程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膜下滴灌水稻干物质及养分积累规律。【结果】膜下滴灌水稻干物质及氮、磷、钾的快速积累时间分别在出苗后66.7~99.5、56.0~88.1、68.9~105.2和61.6~95.6 d,且随施氮量的增加,干物质和氮磷钾的最大积累潜力及最大积累速率逐渐增加,快速积累时间逐渐减少。在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快速积累规律上表现出,快速积累开始时间依次为氮、钾、干物质,磷最晚,快速积累结束时间呈同样规律。施氮量390 kg/hm2具有最大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潜力,过量施氮无助于膜下滴灌水稻的生长和养分吸收。【结论】与淹灌相比,水稻膜下滴灌栽培模式干物质及氮、磷、钾的最大积累速率显著高于淹灌处理,且干物质及氮素快速积累持续时间小于常规淹灌处理,而磷、钾无显著差异。 朱齐超 朱金龙 危常州 宁小雄 李美宁 赵红华 张书捷关键词:膜下滴灌 养分吸收 干物质积累 LOGISTIC 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对棉花叶片生理指标及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研究不同干旱胁迫程度对新陆早48号棉花叶片生理指标以及生物量的影响,为生产中棉花干旱诊断及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盆栽试验,设置土壤含水量分别达到田间持水量的35%~40%,55%~ 60%,75%~ 80%,90%~ 95%四个水平,研究干旱胁迫对盆栽棉花(Gossypium spp)叶片脯氨酸、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在蕾期及初花期棉花叶片脯氨酸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含量均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以上三个指标在蕾期及初花期均与土壤相对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在两个时期均表现为脯氨酸>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当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5%~80%时,棉花干物质积累及籽棉产量达到最大值.[结论]棉花在蕾期和初花期对干旱胁迫比较敏感,其中脯氨酸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能较好指示干旱程度,适宜的土壤含水量有利于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形成. 王娟 危常州 朱金龙 王金鑫 朱丽丽 李程关键词:棉花 干旱胁迫 脯氨酸 可溶性蛋白 生物量 氮肥运筹对膜下滴灌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2013年 以T-04为材料,设置不同施氮量(0、200、270、340kg/hm2)和3种施肥策略(即m基肥∶m分蘖肥∶m促花肥∶m保花肥=15∶30∶40∶15、25∶40∶30∶5、40∶15∶35∶10),研究施氮量和施肥策略对膜下滴灌水稻干物质积累动态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以探明不同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方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并提出最佳的施氮量和施肥策略。结果表明,施氮显著提高膜下滴灌水稻的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270kg/hm2施氮水平具有最高生物学产量和经济学产量,籽粒产量达到9657.7kg/hm2。施氮量显著影响水稻茎蘖数、有效穗数、成穗率、每穗粒数、实粒数和千粒重。施肥策略对膜下滴灌水稻的有效穗数和成穗率影响显著,以施肥策略S1(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15∶30∶40∶15)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氮肥后移有助于提高膜下滴灌水稻的有效穗数、成穗率,形成高产。对水稻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模式而言,270kg/hm2的施氮水平和基肥∶分蘖肥∶促花肥∶保花肥=15∶30∶40∶15的氮肥运筹模式较为合理。 朱齐超 危常州 李美宁 朱金龙 吴诚 王佳关键词:膜下滴灌 水稻 氮肥运筹 采用灰板校正的计算机视觉预测棉花叶绿素含量 被引量:12 2013年 为了提高计算机视觉技术对棉花叶绿素含量的预测精度,该文应用计算机视觉识别方法,采用灰板校正图像亮度差异,对不同水分背景下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光谱特征参数DGCI(dark green color index)、R-B与叶绿素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线性关系,未使用灰板校正图像的DGCI、R-B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57和-0.8726,使用灰板校正归一化处理后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73和-0.9016,灰板校正后提高了参数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比较参数DGCI、R-B在校正前后对叶绿素含量的预测精度,结果显示校正后的DGCI、R-B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高于校正前,校正后参数DGCI的预测精度大于R-B。采用校正后参数DGCI建立的Chl.a+b预测方程,其预测值与叶绿素实测值间均方根误差和相对误差分别为0.1200和5.28%,决定系数为0.8812,预测精度较高。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预测不同水分处理下棉花叶绿素含量具有可行性,使用灰板校正后参数DGCI可以作为快速无损预测棉花叶绿素含量的最佳参数。 王娟 危常州 王肖娟 朱齐超 朱金龙 王金鑫关键词:棉花 叶绿素 计算机视觉 滴灌下酸性物质对石灰性土壤磷有效性及作物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5年 大田滴灌条件下研究了少量多次施用硫酸和磷酸对石灰性土壤pH、磷有效性以及改善作物磷营养的效果。结果表明,施用磷酸和硫酸降低局部土壤pH,且随施用次数的增加,酸化效果趋于加强,在第5次施用酸化剂时下降到最大。水平方向上,滴灌带附近pH降低最大,随距离增加酸化效果减弱,pH最大降幅0.26个单位。垂直方向上,0~10cm酸化最为强烈,pH最大降幅0.29个单位。pH降低提高了土壤磷的有效性,0~20cm土层深度酸化剂处理有效磷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硫酸与磷酸酸化效果接近。相同养分用量投入和管理水平下,酸化剂处理棉花吸磷量增加17.6%~23.4%,皮棉产量提高9.9%~11.4%。滴灌条件下施用酸化剂提高石灰性土壤养分有效性是一种可行的提高养分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 赵红华 危常州 侯建伟 朱金龙 张书捷 虎净关键词:石灰性土壤 酸化剂 滴灌 土壤有效磷 不同供氮水平对膜下滴灌春玉米干物质及养分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研究滴灌春玉米养分吸收规律,为科学制定施肥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膜下滴灌条件下氮肥(0、210、300、390 kg/hm2,记为N0、N210、N300、N390)对春玉米地上部和根系干物质及氮磷钾累积的影响.[结果]在成熟期N210、N300、N390处理较N0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分别提高了22.70%、41.08%、32.08%.地上部氮磷钾吸收高峰期分别出现在出苗后28 ~ 85、85 ~ 108、28~43 d.随着施氮量增加,产量和地上部、根系干物质及氮素累积增加,但过高施氮量(390 kg/hm2)导致干物质和产量降低,而地上部磷钾积累量一直呈现增加趋势.根系氮磷钾累积随着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吐丝期,N210、N300根系氮素累积量较大喇叭口期分别增加了145.1%和217.4%,而N390处理氮素积累量与N210接近,磷素累积与N0接近,钾素累积量小于大喇叭口期.[结论]膜下滴灌条件下,施用氮肥春玉米地上部和根系干物质积累量和养分累积量均增加,但过量施氮抑制地上部、地下部生长及氮素积累,且不利于对磷钾养分吸收,尤其在吐丝期,过量施氮对根系磷钾的累积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 朱金龙 危常州 张书捷 赵红华 张新疆关键词:膜下滴灌 干物质累积 养分累积 不同施硼方法对棉花硼素吸收与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3 2015年 在大田条件下,通过对棉花植株部分叶片施硼、不同硼施用频率以及配合山梨醇施硼,研究不同施硼方式对棉株硼的吸收、和转运规律。结果表明:施硼显著提高植株体内硼含量,但硼的移动性不强,叶面施硼棉花吸收的硼主要存在于植株的叶片中,而茎的硼含量下降;对棉株部分叶片涂硼发现叶片吸收的硼可向其他部位转移,转移量占总吸收量的9.98%,其中叶片间的转移占总转移量的28.82%;山梨醇对硼的吸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植株吸硼量比单纯施硼肥提高了38%,生殖器官的硼的吸收量提高了23.28%;随着施硼次数的增加,叶的吸硼量占总吸收量的比例呈先增后减趋势,茎和根呈降低趋势,壳和籽粒呈增加趋势,硼的总吸收量呈增加趋势。因此,硼在棉花体内转移能力较弱,施硼配合山梨醇以及少量多次施用有利于硼的吸收和转运。 虎净 危常州 马小娟 朱金龙 王娟关键词:棉花 硼 吸收量 干旱区滴灌春小麦氮、磷、钾养分吸收规律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滴灌春小麦养分吸收规律。【方法】以新春6号为供试材料,设置氮磷钾三因素大田试验(施纯N 0、210、300、390 kg/hm^2,P2O50、60、120 kg/hm^2,K2O 0、45、90 kg/hm^2),研究滴灌春小麦养分吸收规律。【结果】最高产量为7 529 kg/hm^2,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46.63%、17.05%、58.62%。此产量下春小麦地上部的氮磷钾吸收量分别为307、60和350 kg/hm^2。滴灌春小麦地上部氮磷钾吸收动态符合Logistic曲线,氮磷钾吸收出现高峰期为出苗后26-57 d,即拔节期到抽穗期,这段时期N、P、K吸收量占整个生育期吸收总量分别为66%-79%、62%-69%、66%-70%。【结论】滴灌施肥显著增加作物的养分吸收,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作物N、P、K养分吸收量增加,吸收速率和最大吸收速率增大,快速吸收起始时间提前,快速吸收持续时间延长。氮肥快速吸收起始时间最早,钾肥次之,磷肥最晚。 虎净 危常州 宋凯 朱金龙 赵红华 张书捷关键词:滴灌 春小麦 氮 磷 养分吸收 基于土壤无机氮储量的加工番茄氮肥追施管理技术研究 2013年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膜下滴灌条件下传统施肥模式、基于土壤无机氮储量(Nmin)的氮素管理模式对加工番茄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可以显著促进加工番茄的生长和氮素的吸收;加工番茄干物质快速累积的时间出现在出苗后58~80d。加工番茄对干物质分配中心与氮素吸收分配中心一致。基于土壤Nmin的氮素管理在加工番茄整个生育期施氮225kg/hm2,与传统施肥(300kg/hm2)相比,节氮25%,氮肥利用率提高了27.36%,但二者产量和品质差异不显著。 李美宁 危常州 朱齐超 朱金龙关键词:加工番茄 氮素吸收 氮肥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