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军
- 作品数:63 被引量:455H指数:13
- 供职机构: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 胎盘植入的磁共振新征象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通过MRI观察胎盘植入病例胎盘下血管改变,探讨胎盘植入的新征象,以提高MRI对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 41例经MRI检查,临床和病理诊断的胎盘植入患者,与41例随机选取的前置胎盘病例对照,比较两组胎盘下血管的差异。结果以胎盘下出现单纯增粗血管,不均匀增粗血管,增粗血管进入胎盘为异常。植入组胎盘下血管异常者占87.8%(36/41),对照组占9.8%(4/41),两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增粗血管进入胎盘,穿透型占61.5%(8/13);植入型占38.9%(7/18);粘连型占10.0%(1/10)。三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胎盘下血管异常有可能是胎盘植入的新的征象,增粗血管进入胎盘可能有助于产前胎盘植入分型。
- 曹满瑞刘炳光郭吉敏杜牧张方璟陆玮朱志军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胎盘植入
- 高压注射器在1.5TMR宫颈癌动态扫描应用中的护理体会
- 目的 探讨高压注射器在宫颈癌动态增强扫描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20 例宫颈癌患者正确使用高压注射器进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对患者进行检查前的心理疏导,讲述对比剂使用的必要性和意义,检查中正确操作,检查后细...
- 朱志军
- 关键词:宫颈癌高压注射器护理
- 磁共振弥散张量神经束示踪术定量评价早产新生儿皮质脊髓束的临床观察
- 2014年
- 目的研究早产新生儿皮质脊髓束(CST)的弥散张量成像(DTI)参数与脑白质损伤(WMI)评级之间以及与胎龄的关系。方法选取158例早产儿在纠正胎龄达到足月时进行脑部MRI以及DTI扫描。据MRI表现,将WMI的程度分成正常、轻度以及重度损伤组。利用纤维示踪技术对CST进行成像,测量各组早产儿CST所占的体素数量(VC)、各向异性分数(FA)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分析各组间的参数差异,并统计各参数与胎龄的相关性。结果各组患儿之间的DTI参数差异均有显著性。重度组CST的VC和FA小于其余两组,ADC大于其余两组。正常组的VC和FA大于其余两组,ADC小于其余两组。VC及FA与胎龄相关。结论 DTI定量分析可以反映早产儿WMI的程度,CST的成熟与WMI以及早产儿成熟度有一定相关性。
- 何健龙全显跃曹满瑞朱志军张方璟杜牧
-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早产新生儿皮质脊髓束
- MRI评估非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发生严重产后出血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探讨MRI评估非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发生严重产后出血的价值。方法收集114例非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分析MRI征象与严重产后出血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剖宫产次数≥2次、子宫局限性隆突、子宫下段及宫颈富血供、胎盘T2WI条状低信号、胎盘信号不均、子宫肌层变薄均易发生严重产后出血,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多变量分析示剖宫产次数≥2次(X_1)、子宫局限性隆突(X_2)、胎盘T2WI条状低信号(X_3)、胎盘信号不均(X_4)、子宫下段及宫颈富血供(X_5)发生严重产后出血的风险较大,OR值分别为8.10,10.86,3.09、2.41,7.89(P均<0.05)。5个危险因素建立的Logistic模型为Logistic(P)=-4.75+2.09X_1+2.39X_2+1.13X_3+0.88X_4+2.07X_5,该模型预测是否发生严重产后出血的准确率为89.21%。结论 MRI可预测非植入型凶险性前置胎盘发生严重产后出血的可能性。剖宫产次数≥2次、子宫局限性隆突、胎盘T2WI条状低信号、胎盘信号不均匀、子宫下段及宫颈富血供对预测是否发生严重产后出血的价值较大。
- 刘炳光曹满瑞杜牧朱志军郭吉敏张方璟张铨富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产后出血
- 探讨乳腺血管肉瘤的MRI及乳腺摄影X线表现并文献复习
- 乳腺血管肉瘤是乳腺一种少见的非上皮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于乳腺的血管肉瘤较罕见,文献报道约仅占乳腺恶性肿瘤的0.03%~0.04%,占乳腺肉瘤的8%。国内外关于乳腺血管肉瘤报道较少,有关乳腺血管肉瘤的影像学...
- 赵弘杜牧郭吉敏张方璟朱志军曹满瑞
- 关键词:乳腺血管肉瘤MRI影像X线表现
- 动态增强MRI微血管通透性参数与Ⅱ期宫颈癌复发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四维高分辨率各向同性容积激发(4D-THRIVE)序列动态增强扫描定量分析Ⅱ期复发宫颈癌微血管通透性参数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Ⅱ期宫颈癌患者(宫颈癌复发17例,无复发39例)术前常规MRI及4D-THRIVE动态增强扫描资料,在Matlab平台下对兴趣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STC)及时间-平均对比剂浓度曲线(CTC)进行非线性拟合,获得血管通透性参数(Ktrans、Kep及Ve)值,评估宫颈癌复发组和无复发组血管通透性的特点。结果:宫颈癌复发组较无复发组的Ktrans及Kep值显著升高(P<0.05),以Ktrans的诊断效能最佳,曲线下面积AUC=0.92,当Ktrans≥0.73min-1时,其诊断Ⅱ期复发宫颈癌的敏感度为88.2%,特异度为79.5%。结论:复发宫颈癌的微血管通透性指标Ktrans显著升高,并且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作为术前指导临床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以及评估预后的参考依据。
- 朱志军张碧娟郭吉敏曹满瑞陆玮虞祝娟
- 关键词:肿瘤复发动态增强扫描微血管通透性
- 胎儿颅后窝生长发育规律的磁共振研究
- 黄怡李胜利曹满瑞朱志军文华轩陈秀兰
- 乳腺X线筛查微钙化病灶的磁共振检查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对X线筛查发现的乳腺微钙化病灶欲行穿刺活检前的MRI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对X线筛查发现并按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诊断为BI-RADS X线3类(n=20)、4类(n=39)和5类(n=6)的61例共65个微钙化病灶,在穿刺活检前行动态增强MRI。评价MRI对这些病灶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并依据穿刺活检结果与X线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比较MRI与X线两者的差异性。结果依据BI-RADS-MRI对65个微钙化病灶强化征象分类:BI-RADS X线3类20个病灶中,BIRADS-MRI 1类5个,2类12个,3类3个。BI-RADS X线4类39个病灶中,MRI分类1类4个,2类7个,3类8个,4类15个,5类5个。BI-RADS X线5类6个病灶中,MRI分类4类1个,5类5个。以BI-RADS 4类与5类为恶性预测,X线:敏感性95.7%,特异性45.2%,PPV48.9%;BI-RADS3类NPV为95.0%。MRI:敏感性95.7%,特异性90.5%,PPV 84.6.%;1类和2类NPV为100%,3类为90.9%。其中PPV和特异性、MRI与X线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X线仅表现为乳腺微钙化的患者是否有必要做进一步穿刺活检,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曹满瑞刘炳光赵弘朱志军杜牧张方璟
- 关键词:X线筛查微钙化磁共振成像
- MRI在临床触诊阳性的乳腺X线非对称性致密影病变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MRI在临床触诊阳性的乳腺X线非对称性致密影病变中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2年3月临床触诊阳性的乳腺X线非对称性致密影病变80例,病变不伴肿块、钙化及结构扭曲,于术后分别与病理对照,观察病灶形态、分布、动态增强、时间-曲线及周围影像改变等显示情况,并统计诊断准确率。所有患者在手术前2周内均进行乳腺X线及MRI检查。结果:肿块型强化22例,非肿块型强化58例;病灶强化均匀14例,强化不均匀66例;其内伴多发脓肿,壁呈均匀或非均匀环形强化34例;患侧乳内异常血管增粗并较对侧丰富28例,皮肤局部或广泛性增厚32例,皮下水肿27例,腋下淋巴结实性增大15例;时间-曲线Ⅰ型36例,Ⅱ型22例,Ⅲ型22例。乳腺良性病变48例,其中乳腺增生症8例,硬化性腺病2例;乳腺炎症37例(慢性炎症23例,肉芽肿性乳腺炎8例,浆细胞性乳腺炎2例,囊肿伴感染4例),纤维腺瘤1例;乳腺癌32例,其中乳腺导管癌23例,乳腺小叶癌5例,乳腺血管肉瘤2例,乳腺导管癌合并乳腺小叶癌2例。结论:对临床触诊阳性的乳腺X线非对称性致密影病变中,乳腺MRI在发现病变及良、恶性疾病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 赵弘曹满瑞杜牧张方景刘炳光朱志军
- 关键词:MRI乳腺X线
- MR动态增强微血管通透性参数与Ⅱ期宫颈癌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 应用4D-THRIVE 动态增强定量分析Ⅱ期复发宫颈癌微血管通透性参数的特点及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分析Ⅱ期宫颈癌患者56 例(包括17 例复发宫颈癌患者,39 例无复发宫颈癌患者)术前常规MRI及4D-THRIV...
- 朱志军
- 关键词:微血管通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