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军 作品数:19 被引量:64 H指数:4 供职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上胸椎巨大海绵状血管瘤致不全瘫1例 2010年 朱军 胡波 孙红振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 蛋壳技术 胸椎 甲状旁腺素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中的适应症选择及疗效观察 目的 结合既往文献及临床观察,探讨甲状旁腺素(PTH1-34)适用哪些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并观察PTH的疗效.方法 根据PTH说明书、PTH相关文献检索和对国际、国内骨质疏松指南中使用PTH的解读,初... 刘鹏 刘明永 范伟力 朱军 刘佰易 赵建华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外伤性骨折的手术方案的选择 目的:通过病例及文献资料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合并胸腰椎外伤性骨折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8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AS胸腰椎外伤性骨折患者资料18例,... 靳宇飞 朱军 刘鹏 赵建华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 胸腰椎骨折 带有撑开板的椎板撑开钳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带有撑开板的椎板撑开钳,包括两根钳体,该两根钳体的中部通过销轴固定为一体,所述两根钳体外力作用下沿销轴张紧形成撑开面,位于销轴一端的钳体为手柄部,位于销轴另一端的钳体为撑开臂,在手柄部上... 朱军 刘鹏 刘瑶瑶 赵建华文献传递 腰3椎体截骨矫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14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经腰3椎体截骨矫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该科采用经腰3椎体截骨矫形术治疗14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术前、术后均行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检查,并测量整体矢状位平衡数据,评定植骨愈合情况、临床疗效、矢状位矫正程度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X线片示所有患者内固定位置良好,最终随访时植骨愈合满意。术中均未出现脊髓损伤、神经根断裂、大血管损伤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术后1例患者出现股神经牵拉症状,6周后缓解。术后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前髂肋距2~5cm,术后8~11cm。术前矢状位失衡数据:颈7椎体铅垂线距离骶骨后上角距离术前为12~35cm,术后为3~8cm,术前、术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佩戴胸腰部支具3个月,随访期间无后凸畸形加重及内固定失效、断裂。结论经后路腰3椎体截骨矫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手术安全有效,矫形效果及临床疗效理想。 朱军 殷翔 刘瑶瑶 王颖博 刘佰易 刘鹏 赵建华关键词:截骨术 后凸畸形 震区四肢骨折病人感染的后方治疗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讨论震区后送四肢骨折并感染病人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9例震区四肢骨折并发感染患者的治疗经验,研究其治疗的方法和时机。结果19例伤员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平均时间15天,无新截肢及残端超关节修整病例。结论震区四肢骨折伤员感染发病率高,特殊感染机会大,应正确、积极控制感染,减轻患者痛苦。 范伟力 柳峰 朱军 王爱民关键词:地震 四肢骨折 椎间孔入路穿刺引流联合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穿刺引流联合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腰骶椎结核的手术适应证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脊柱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9例脊柱结核患者实施侧方经椎间孔入路椎旁脓肿穿刺置管引流、后路椎旁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规范口服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四联抗结核药物治疗2~4周,手术方法采用经侧方椎间孔入路穿刺、椎旁脓肿置管引流,后方经椎旁肌间隙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观察术后脓肿吸收、病灶愈合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改变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30~220 min,平均140 min;失血量50~150 mL,平均110 mL;术后总引流量30~180 mL,平均引流量70 mL。术后随访12~21个月,患者均获临床愈合,除1例骶椎结核患者因皮缘坏死积液行清创缝合外,其余病例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及愈合不良,无医源性脊髓及神经损伤,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术后12个月内患者脓肿均完全吸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术前为(68.15±18.36)分,随访末时为(11.64±8.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方椎间孔入路穿刺引流联合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主要适应证为合并巨大椎旁脓肿、椎体部分破坏伴节段不稳、轻度后凸畸形且不伴有明显脊髓功能障碍者。 王颖博 范伟力 朱军 胡波 殷翔 刘鹏 赵建华关键词:腰骶椎 椎间孔 椎管内肿瘤切除术中脊柱稳定性重建方式的选择:单中心5年经验 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手术治疗中脊柱稳定性重建方式的选择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于我科实施椎管内肿瘤切除、重建脊柱稳定性手术的73例患者资料,包括男性39例,女性34例,年龄16-68岁,平均32.7岁。肿瘤完全位于硬膜内38例,其余椎管内肿瘤35例。对完全位于硬膜内的肿瘤,采用棘突椎板韧带复合体回植、微型钛板固定术,其余肿瘤采用椎板部分或全切、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手术时间180-270min,平均210min。失血量300-1200mL,平均660mL。术后随访6-39个月,除1例C2-C3髓内脂肪瘤出现暂时性脊髓功能障碍加重外,其余病例术后未出现医源性脊髓损伤,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切口感染,未见回植组织移位、塌陷及继发椎管狭窄。术后动力位X线片比较棘突椎板回植术后脊柱活动度基本得以保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固定节段脊柱可获牢固融合。结论肿瘤完全位于硬脊膜内者,可经后路整体切除椎板,钛板固定棘突椎板复合体;对于椎间关节稳定性结构已破坏者,给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 王颖博 朱军 柳峰 刘鹏 赵建华关键词:椎管内肿瘤 椎板切除术 内固定术 低位骶骨肿瘤整块切除的技术方法与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总结低位骶骨肿瘤整块切除的技术方法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l生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我科收治的7例低位骶骨肿瘤(累及S,及以下)患者的资料。先经前方腹膜外入路结扎双侧髂内动脉、分离肿瘤腹侧,后路采用以肿瘤为中心的横切口,自两侧及尾骨尖开始分离骶骨与周围韧带、肌肉的附着点,向头侧分离至S2-S3交界处,显露、结扎硬膜囊,用骨刀自S2-S3间隙截断骶骨,包膜外切除肿瘤。结果本组病例无围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伤口甲级愈合。术中出血量为300-650mL,平均460mL,出现一过性肠麻痹与大小便功能障碍各1例。病理结果:脊索瘤4例,骨巨细胞瘤2例,转移性肿瘤1例。随访4-36个月,平均13.6个月,末次随访时无复发。结论通过前后路联合手术可完整切除低位骶骨肿瘤,手术技术并不复杂,肿瘤复发率低。 殷翔 范伟力 柳峰 朱军 刘鹏 赵建华关键词:骶骨肿瘤 临床疗效 后方韧带复合体回植重建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后脊柱稳定性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后方韧带复合体回植重建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后的脊柱稳定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科2008年7月至2013年7月43例确诊为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43例患者均采用微型钛板对游离的椎板进行固定。观察患者术后有无并发症,术后6个月X线、CT影像学复查截骨断面是否愈合、椎管宽度是否良好。结果手术时间130~220 min,平均150 min。失血量200~750 m L,平均340 m L。术后随访6~42个月,所有病例术后未出现医源性脊髓损伤,未出现动脉损伤、脊髓损伤、脊神经根局部异常积液等并发症,术后动力位片显示棘突椎板回植术后脊柱活动度基本得以保留。结论微型钛板固定通过回植后方韧带复合体可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在治疗椎管内肿瘤方面具有良好的优越性和临床可行性。 殷翔 朱军 王颖博 刘佰易 靳羽飞 刘鹏 赵建华关键词:后方韧带复合体 椎管内肿瘤 微型钛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