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云 作品数:408 被引量:2,077 H指数:24 供职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医药卫生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L-精氨酸对大鼠胃肠激素分泌及食欲的影响 被引量:3 2019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L-精氨酸(L-Arg)对大鼠胃肠道钙敏感受体(calcium-sensing receptor,CaSR)基因表达、胃肠激素分泌及采食量的影响,试验分为两个部分。试验I,选择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灌胃0 mmol·kg^-1 L-Arg·HCl),低剂量组(5 mmol·kg^-1 L-Arg·HCl),中剂量组(10 mmol·kg^-1 L-Arg·HCl)和高剂量组(20 mmol·kg^-1 L-Arg·HCl),记录大鼠灌胃后不同时间点采食量,筛选显著影响大鼠采食的L-Arg最适剂量用于试验II。试验II,选择3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L-Arg·HCl高剂量组(20 mmol·kg^-1)及对照组(0 mmol·kg^-1),灌胃大鼠一周(每天一次),记录大鼠体重变化及日采食量。试验结束后采集血液、胃、小肠及下丘脑组织,检测血液中胃肠激素水平,胃肠道CaSR及下丘脑食欲调节因子基因表达。结果显示:试验I,10和20 mmol·kg^-1的L-Arg·HCl分别在灌胃后的0~1 h和0~24 h显著降低大鼠采食量(P<0.05),其中20 mmol·kg^-1效果最显著;试验II,与对照组相比,20 mmol·kg^-1 L-Arg·HCl显著降低了大鼠体增重及前两天的累加采食量(P<0.05),促进了胃肠道CaSR、厌食因子POMC基因表达和胆囊收缩素(CCK)分泌(P<0.05),胃泌素(gastrin)及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的分泌虽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中CCK浓度与十二指肠、空肠CaSR及下丘脑POMC基因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GIP浓度与十二指肠CaSR及下丘脑POMC基因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GLP-1浓度与空肠CaSR及下丘脑POMC基因表达量有正相关的趋势(0.05
王超 康翠翠 冯江银 县怡涵 虞德夫 朱伟云 杭苏琴关键词:L-精氨酸 钙敏感受体 胃肠激素 采食量 溶菌酶对瘤胃体外发酵、甲烷生成及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通过体外静态模拟瘤胃发酵法研究溶菌酶对瘤胃发酵、甲烷生成及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多水平试验设计,溶菌酶添加水平分别为0(L-0,对照组)、0.1 mg/100 m L(L-0.1)、1 mg/100 m L(L-1)、10 mg/100 m L(L-10)和100 mg/100 m L(L-100),定时测定产气量和甲烷产量,培养24 h后,发酵液用于发酵参数和微生物菌群数量的q PCR测定,其中L-0、L-1和L-100三个组发酵液同时进行16S r RNA基因Illumina高通量测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溶菌酶添加(L-0.1组)不影响甲烷产量、氨氮浓度、干物质消失率、有机物消失率和总挥发性脂肪酸等瘤胃发酵参数(P>0.05);随着剂量提高,L-1处理组甲烷产量、氨氮浓度显著降低(P<0.05),丙酸浓度显著增加(P<0.05),并且干物质消失率、有机物消失率和总挥发性脂肪酸不受影响(P>0.05);而较高剂量组(L-10和L-100组)虽然甲烷产量显著降低,丙酸浓度显著增加(P<0.05),但干物质消失率和有机物消失率也显著降低(P<0.05)。q PCR结果显示高剂量组(L-100组)总菌、原虫、甲烷菌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而L-0.1、L-1和L-10组总菌、真菌和原虫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变化(P>0.05)。高通量测序主成分分析(PCA)显示对照组与溶菌酶添加组间瘤胃细菌组成的明显区分,说明添加溶菌酶显著改变了瘤胃细菌菌群结构。溶菌酶通过增加月形单胞菌和琥珀酸弧菌等丙酸生成菌的相对丰度,使更多的氢被用于生成丙酸,导致甲烷产量降低;溶菌酶可抑制普雷沃氏菌和拟杆菌属等蛋白降解菌的生长,进而减少蛋白质过度降解,降低氨氮浓度。【结论】添加适宜浓度(1 mg/100 m L)的溶菌酶可通过调控瘤胃微生态改变瘤胃发酵模式,降低瘤胃甲烷和氨的生成,短期内并不影响饲料消化。 陈亚迎 刘壮 吕朋安 申军士 朱伟云关键词:溶菌酶 体外发酵 发酵参数 菌群结构 不同尿素添加水平对育肥湖羊瘤胃发酵及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日粮添加不同水平尿素对育肥湖羊瘤胃发酵及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70只育肥公湖羊(23.6~26.0 kg)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以下日粮:正常豆粕(SBM,170 g·kg^(-1)),低豆粕(40 g·kg^(-1))基础上添加0、10、20和30 g·kg^(-1)尿素(U0、U10、U20、U30)。试验预饲期1周,正试期8周。采集瘤胃液测定发酵参数和功能菌群数量,同时扩增细菌16S rRNA基因V3—V4区进行Illumina-MiSeq测序。[结果]与U10组相比,U20和U30组瘤胃液pH值显著升高(P<0.05)。氨态氮(NH_(3)-N)浓度随尿素添加量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与U0和U30组相比,SBM、U10和U20组总菌、甲烷菌和原虫数量显著升高(P<0.05)。Illumina-MiSeq测序结果显示U30组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U0和U10组(P<0.05),但Chao1指数没有差异(P>0.05)。U10组Bacteroidetes的丰度显著高于SBM、U20和U30组(P<0.05),但Firmicutes却显著降低(P<0.05)。各组的主要优势菌属为Prevotella 1、Muribaculaceae norank、Rikenellaceae RC9 gut group和Christensenellaceae R-7 group。U10组Prevotella 1的丰度显著高于U20和U30组(P<0.05),而Rikenellaceae RC9 gut group、Christensenellaceae R-7 group和Ruminococcaceae NK4A214 group显著低于U30组(P<0.05)。RDA结果显示pH值、NH_(3)-N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对瘤胃不同菌属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其中pH值的影响最显著(P<0.05)。[结论]在低蛋白日粮中添加适量尿素(10 g·kg^(-1))可增加育肥湖羊瘤胃功能菌群数量,促进相关代谢产物的产生与利用,但日粮氮不足或尿素添加水平过高则会降低瘤胃功能菌群数量和改变细菌群落组成。 孙美杰 姜君 徐诣轩 李志鹏 申军士 朱伟云关键词:尿素 育肥 湖羊 瘤胃发酵 菌群结构 机体胆汁酸肠-肝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017年 机体肠道与肝脏间的交互作用形成肠-肝轴,后者的紊乱是肝脏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而良好的肠道稳态和肝脏的保护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胆汁酸(胆盐)作为肠-肝轴循环中的重要组成成分,不仅参与了机体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还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和代谢调节因子,能够激活核受体和G蛋白偶联受体(GPCR)信号通路参与调节肝脏脂质、葡萄糖和能量平衡,维持机体代谢平衡。本文将结合近年来有关胆汁酸的研究进展,从胆汁酸的来源、在肠-肝轴中的循环以及胆汁酸在机体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加深对肠-肝轴重要性的理解。 皮宇 高侃 朱伟云关键词:胆汁酸 肠肝循环 肠道微生物与线粒体之间的互作 被引量:10 2018年 肠道微生物与肠道细胞线粒体功能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肠道微生物可直接或通过短链脂肪酸、硫化氢和一氧化氮等代谢产物间接影响与线粒体相关的能量代谢过程,调节线粒体活性氧的产生,调控线粒体甚至整个机体的免疫反应。另一方面,肠道细胞线粒体功能紊乱和基因组的遗传变异也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功能。本文主要介绍了肠道微生物和线粒体之间的互作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为靶向作用于肠道菌群和线粒体以调节肠道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张夏薇 慕春龙 朱伟云关键词:肠道微生物 线粒体 能量代谢 活性氧 免疫 百里香酚和迷迭香酸对脂多糖攻毒大鼠盲肠屏障、菌群及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百里香酚和迷迭香酸组合对脂多糖(LPS)攻毒大鼠盲肠的屏障功能、菌群结构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40只21日龄SD大鼠在适应性饲养7 d后,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Con)、攻毒对照组(LPS)、百里香酚组(Thy)、迷迭香酸组(RosA)、百里香酚×迷迭香酸组(Thy×RosA)。Thy组、RosA组和Thy×RosA组每天分别按照20 mg·kg^(-1)Thy、RosA、Thy×RosA(1∶1)的剂量灌胃大鼠,Con组和LPS组每天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正式试验期共14 d。在正式试验第13天,除Con组外,对LPS组、Thy组、RosA组和Thy×RosA组大鼠腹腔注射500μg·kg^(-1)的LPS溶液建立急性肠道炎症模型。在正式试验第14天,将4组大鼠处死,采集盲肠组织,观察肠道形态;采集盲肠黏膜,测定IL-1β、IL-6、IL-10、TNF-α、二胺氧化酶活性、D-乳酸含量和ZO-1、Claudin-1、Occludin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采集盲肠食糜,测定盲肠菌群组成和短链脂肪酸的浓度。[结果]与Con组相比,LPS攻毒降低了盲肠D-乳酸含量,提高IL-1β水平;与LPS组相比,百里香酚和迷迭香酸组合提高了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且提高了乳酸杆菌、Romboutsia、Turicibacter和致狭窄梭状芽孢杆菌1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未定义的鼠杆菌科、未分类的毛螺菌科、罗斯氏菌属、Alistipes菌属的相对丰度;与LPS组相比,百里香酚和迷迭香酸组合提高了乙酸、丙酸、丁酸和总短链脂肪酸浓度;与LPS组相比,百里香酚和迷迭香酸组合提高了ZO-1、Occludin、Claudin-1基因mRNA表达量和IL-10水平,降低了D-乳酸含量、二胺氧化酶活性、IL-6和TNF-α水平。[结论]百里香酚和迷迭香酸组合改善了盲肠菌群结构,提高了短链脂肪酸的浓度,增强肠道屏障功能,从而缓解肠道炎症,促进盲肠健康。 吴佳庆 李润林 李盼盼 雷铭康 杨雅杰 汪晶 朱伟云关键词:迷迭香酸 菌群结构 肠道屏障 炎症反应 肠道微生物调控宿主食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17年 肠道微生物与宿主代谢相互作用,可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宿主机体中存在"微生物-肠道-大脑轴",肠道菌群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进而对宿主摄食等行为产生影响。食物中不易被宿主消化吸收的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被肠道微生物发酵可产生多种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作为信号分子可通过不同途径介导中枢神经系统,进而调控宿主食欲。本文主要综述了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中枢神经系统与宿主食欲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调控途径与机制,以加深肠道微生物在调控宿主食欲方面的新认识。 张亚南 余凯凡 朱伟云关键词:肠道微生物 胃肠激素 食欲 瘤胃厌氧真菌对木质素含量不同底物附着及发酵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2005年 结合体外发酵和瘤胃尼龙袋法,研究了本地山羊瘤胃厌氧真菌对木质素含量不同底物(黑麦草叶、黑麦草茎、稻草秸、花生壳,木质素含量依次上升)的附着及发酵特性。结果表明,随体外发酵的进行,真菌数量逐渐增加,以黑麦草叶、黑麦草茎、稻草秸为底物时,瘤胃真菌数量均在48h达到最大值,且真菌数量的最大值随底物木质素含量的上升呈下降趋势。显微观察显示,体外发酵前72h附着于稻草秸表面孢子囊数量均显著高于黑麦草叶和黑麦草茎(P<0.05),而切缘孢子囊数量三者差异不显著。瘤胃内培养结果表明,稻草秸切缘和表面孢子囊数量均在48h时最大,72h后数量显著下降(P<0.05),而黑麦草茎切缘和表面上的孢子囊数量均在24h时最大,72h后数量显著下降(P<0.05);稻草秸切缘和表面上孢子囊数量均要高于黑麦草茎上的数量。不同底物进行厌氧真菌体外发酵时其累计产气量、干物质消失率和纤维素消失率差异均不显著,但在瘤胃内培养时,各底物的干物质消失率则随底物木质素含量的上升而显著下降(P<0.05)。 孙云章 毛胜勇 陈洁 周利芬 朱伟云关键词:厌氧真菌 瘤胃发酵 木质素 黑麦草 稻草 一种甲烷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烷菌,其分类命名为甲烷菌(Methanomassiliicoccus sp.),菌株号为LGM‑RCC1,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时间为2018年10月24日,保藏编号为... 金巍 成艳芬 朱伟云文献传递 晋南牛瘤胃中古菌分子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15 2008年 采用3对古菌特异性引物扩增瘤胃古菌16SrRNA基因分别建立克隆库来研究晋南牛瘤胃古菌的多样性。每个克隆库随机挑选100个克隆。引物Archf364/1386建立的克隆库中,克隆分为四类,分别与四种甲烷短杆菌1Y(61%)、SM9(23%)、NT7(14%)和AK-87(2%)相似。引物1Af/1100Ar建立的克隆库中,克隆分为两类,分别与Methanobacterium aarhusense(72%)和Methanosphaera stadtmanae DSM3091(28%)相似。引物Met86F/Met1340R建立的克隆库反映的古菌种类较为全面,除以上4种甲烷短杆菌(所占比例分别为47%、26%、11%和3%)外,还有Methanomicrobium mobile(2%)、以及类似Methanobacterium aarhusense(1%)和Methanosphaera stadtmanae(3%)的序列,还有7%的未匹配序列。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这些克隆属于Methanobrevibacter、Methanobacterium、Methanosphaera、Methanomicrobium,和未知广域古菌等5个分支。有25类属于广域古菌的未知序列,提示瘤胃中存在大量的未知产甲烷菌。 裴彩霞 毛胜勇 朱伟云关键词:晋南牛 产甲烷菌 分子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