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乙声
- 作品数:9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粘附分子、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含量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进行外周血生化指标(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抗体阳性率、黏附细胞)含量检测对疾病临床诊治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78例SLE患者(39例活动期、39例非活动期)及39例正常健康体检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比较3组研究对象免疫球蛋白含量、细胞因子含量、自身抗体阳性率、黏附分子含量的差异,并分析其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结果 3组免疫球蛋白含量(IgA、IgM、IgG)、细胞因子含量(IL-17、IL-23、IFN-γ、TNF-α、IL-4、IL-5)、黏附分子含量(Svcam-1、sICAM-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患者和非活动期组患者免疫球蛋白含量、细胞因子含量、黏附分子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活动期组患者免疫球蛋白含量、细胞因子含量、黏附分子含量显著高于非活动期组患者。3组患者抗RNP、抗Sm、抗Scl-70、抗AnuA、抗His、抗ds-DN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患者多项抗体阳性率高于非活动组患者。结论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抗体阳性率和黏附细胞的水平在SLE患者外周血中表现高表达现象,并且随着病情活动增强而升高,能够间接指示患者的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陈丽陈毅华朱乙声陈澄蔡月明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球蛋白抗体阳性率
- 高频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3年
-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免疫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以累及小关节为主,呈对称性,28个关节疾病活动指数。对关节滑膜炎症、软骨或骨破坏的检测是早期诊断RA的关键。为了解健康人及RA患者手、足小关节的超声表现,本研究使用高频超声检查健康人及RA患者手、足小关节,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RA及评估疗效中的价值。
- 路晓燕王庆文吕基扬陈澄朱乙声蔡月明刘俐傅朝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高频超声检查关节滑膜炎症疾病活动指数
- 全身骨显像在脊柱关节病临床随访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全身骨显像在脊柱关节病(SpA)临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访2年的脊柱关节病患者80例,分别收集基线和治疗2年后的全身骨显像、磁共振成像(MRI)、X线等影像学检查以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疾病活动度评分(ASDAS-CRP)等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80例患者中,基线期时ASDAS-CRP评分<2.1分的患者治疗2年后全身骨显像获得改善/稳定的比例明显高于基线期时ASDAS-CRP评分≥2.1分的患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80%和55.6%,χ2=5.009,P<0.05)。在随访监测骶髂关节病变变化情况上,全身骨显像检查和MRI增强检查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全身骨扫描一次成像可同时观察到全身其他骨及关节的病变情况,如脊柱、膝踝关节、肋胸关节、足跟等。全身骨显像发现脊柱病变进展的敏感性高于X线(56.3%和18.8%,P<0.05)。基线时CRP升高或ESR升高的患者2年后全身骨显像出现进展的比例明显高于基线时CRP正常或ESR正常的患者(44.2%和21.6%,χ2=4.529,P<0.05; 46.2%和22.0%,χ2=5.236,P<0.05)。基线时伴有附着点炎的患者2年后全身骨显像出现进展的比例明显高于没有附着点炎的患者(52.4%和27.1%,χ2=4.420,P<0.05)。结论全身骨显像用于评估治疗前后炎症程度改变,与ASDAS-CRP改变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做为脊柱关节病患者临床随访中评价病情活动的有效手段之一。全身骨显像在随访骶髂关节病变上与MRI能力相当,但一次扫描可了解全身骨及关节情况且价格更低廉。在随访脊柱病变方面优于X线。
- 朱乙声罗俊佳吕基扬周耿民曾沛英陈澄高宙王庆文
- 关键词:关节疾病诊断显像随访研究
-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全身骨扫描在脊柱关节病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 通过与X线、CT及MRI的比较分析,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全身骨扫描在Sp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65例SpA患者均行SPECT全身骨扫描、骨盆X线平片、骶髂关节CT平扫,其中40例行MR增强扫描,收集所有影像学结果及其他临床资料进行比较与分析,应用χ^2检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5例SpA患者中,47例(72%)SPECT扫描提示骶髂关节炎.骨盆X线未见异常的19例患者中13例(68%)SPECT可显示骶髂关节炎(χ^2=19.760,P<0.01),而X线骶髂关节炎≥Ⅱ级的34例中仅26例(76%)SPECT示骶髂关节炎(χ^2=9.067,P=0.003),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T骶髂关节平扫未见异常的14例患者中8例(57%)SPECT显示骶髂关节炎(χ^2=11.200,P=0.001),CT显示骶髂关节炎≥Ⅱ级病变的38例患者中仅30例(79%)SPECT显示骶髂关节炎(χ^2=8.941,P=0.003),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0例行MRI增强扫描检查的SpA患者中,28例(70%)MRI结果显示骶髂关节炎,31例(78%)SPECT结果显示骶髂关节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9,P>0.05).除骶髂关节炎外,SPECT可同时显示脊柱及其他关节的受累情况,其中脊柱受累最常见,其后依次为髋、膝、肩、踝、腕、股骨、肋骨、胸锁关节、肘、足跟等.结论SPECT在发现早期骶髂关节炎方面较X线片及CT有优势,而在发现中晚期骶髂关节炎的能力上不如X线及CT.SPECT发现骶髂关节炎症的敏感性与MR增强扫描相当,但除骶髂关节炎外,SPECT可同时显示脊柱及其他关节的受累情况.SPECT全身骨扫描对诊断SpA有较好的辅助价值,可以成为除X线、CT和MRI外另一种有用的补充手段.
- 王庆文左丽朱乙声蔡月明曾沛英陈澄路晓燕林琦张璐高宙
- 关键词:骶髂关节炎
- 髓过氧化物酶特异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在系统性硬化症中的临床意义
- 2014年
- 目的:探讨髓过氧化物酶特异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MPO-ANCA)在系统性硬化症(SS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法及免疫印迹法,检测98例SSc患者血清中ANCA水平,并从中分析MPO-ANCA与SSc相关的临床特点的关系。结果:MPO-ANCA在SSc中的阳性率是12.2%(12/98),MPO-ANCA阳性组SSc患者出现肾脏累及、合并甲状腺功能减低及抗Scl-70抗体阳性的频率均显著高于MPO-ANCA阴性组SSc患者。结论:MPO-ANCA在SSc中的阳性率为12.2%,并与其特定的临床表现相关,推测MPO-ANCA可能在SSc的发病过程起一定的作用。
- 林琦曾沛英蔡月明朱乙声贺蓉
- 关键词:系统性硬化症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
- 多药耐药基因1及其表达产物在激素耐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淋巴细胞上的表达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MDR1)及其表达产物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在激素耐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淋巴细胞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初发SLE患者60例,均给予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6个月,根据治疗后SLEDAI评分及症状改善情况,筛选出激素有效组(n=49)和激素耐药组(n=11),同时以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RT-PCR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MDR1 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P-gp的表达和罗丹明123(rhodamine123,R123)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P-gp的活性。以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100μmol/L)、霉酚酸酯(mycophenolic acid,MPA,100μmol/L)和P-gp特异性封闭剂(Tariquidar,100μmol/L)干预培养激素耐药组患者(n=11)外周血淋巴细胞,R123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P-gp的活性。结果激素耐药组MDR1 mRNA和P-gp的表达明显高于激素有效组(t=3.43,P=0.002)、(t=3.792,P=0.001)和对照组(t=4.54,P<0.001)、(t=4.631,P<0.001);激素耐药组P-gp活性明显高于激素有效组(t=3.062,P=0.019)和对照组(t=5.563,P<0.001)。CTX可以抑制淋巴细胞P-gp活性,MPA抑制P-gp活性的能力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2,P=0.011)。结论 MDR1及其表达产物P-gp参与SLE激素耐药机制的形成,CTX可以通过抑制P-gp活性,在激素耐药SLE的治疗中发挥作用。
- 王梅英曾沛英周耿民吕基杨朱乙声陈澄王庆文郭成山
- 关键词:多药耐药基因P-糖蛋白系统性红斑狼疮激素耐药环磷酰胺
-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病变或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合并肺间质病变(ILD)或肺动脉高压(PAH)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9年8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诊断为MCTD并定期随访的89例病人,收集病人的一般资料及临床、实验室、影像学等资料,按有无ILD分为ILD组与非ILD组;按有无PAH分为PAH组与非PAH组。结果89例病人中位随访时间为5.00年。截止随访结束,89例病人中6例发展成其他结缔组织病,83例病人仍诊断为MCTD。83例病人中66例(79.52%)有ILD,17例(20.48%)无ILD。ILD组发病年龄高于非ILD组(t=2.751,P=0.007),合并肌无力(χ^2=19.082,P=0.000)和指端硬化(χ^2=5.457,P=0.019)的发生率低于非ILD组,抗SSA抗体阳性率高于非ILD组(χ^2=9.967,P=0.002)。其中发病年龄[RR=1.026,95%CI(1.008,1.044),P=0.005]和抗SSA抗体阳性[RR=2.156,95%CI(1.283,3.622),P=0.004]是MCTD病人合并ILD的独立危险因素。83例病人中,7例(8.43%)合并PAH,PAH组心包积液、心力衰竭发生率高于非PAH组(P<0.05)。PAH组抗RO-52抗体阳性率(χ^2=3.846,P=0.049)、超敏C反应蛋白(Z=-2.531,P=0.011)、血尿酸(Z=-2.130,P=0.033)均高于非PAH组。PAH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非PAH组(t=-5.296,P=0.000)。其中血尿酸是MCTD合并PAH的独立危险因素[RR=1.029,95%CI(1.005,1.053),P=0.018],而HDL-C是MCTD合并PAH的保护因素[RR=0.0001,95%CI(0.000,0.268),P=0.022]。结论发病年龄大、抗SSA抗体阳性的MCTD病人出现ILD的风险增加,血尿酸水平升高的MCTD病人发生PAH的风险增加,而血清HDL-C可能是MCTD-PAH的保护因素。
- 许丹妮何娟周耿民朱乙声钟剑球王庆文
- 关键词: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肺动脉高压超敏C反应蛋白血尿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甲氨蝶呤对C反应蛋白在类风湿关节炎中致炎作用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了解甲氨蝶呤(MTX)对C反应蛋白(CRP)在体外培养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成纤维细胞(FLS)中的致炎作用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RAFLS和健康人滑膜成纤维细胞(HFLS)。分别设立空白对照组、CRP刺激组、MTX加CRP作用组,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 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白细胞介素(IL)-6、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m RNA和蛋白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磷酸化P65、IκB的表达。结果 CRP能明显上调RAFLS表达的IL-6、MMP-3、TNF-α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1),且比HFLS明显升高(P<0.05),提示CRP有促炎作用。CRP能使RAFLS的磷酸化P65水平明显增加,IκB明显减少,提示CRP能活化核因子(NF)-κB通路。在IL-1β诱导下,RAFLS中CRP的m 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而MTX能降低RAFLS中CRP的表达(P<0.05)。MTX能拮抗CRP上调RAFLS表达IL-6、MMP3、TNF-α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作用(P<0.05),能拮抗CRP增加RAFLS的磷酸化P65水平和降解IκB的作用(P<0.05)。结论 MTX可以通过降低RAFLS表达的CRP,拮抗CRP活化NF-κB通路、促进IL-6、MMP3、TNF-α等炎症因子产生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控制RA炎症的作用。
- 刘凤王庆文方征宇王菁朱乙声蔡月明张新涛于波
- 关键词:甲氨蝶呤成纤维细胞C反应蛋白质
- SPECT全身骨显像在脊柱关节病临床随访中的应用观察
- 王庆文罗俊佳朱乙声周耿民吕基扬高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