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小平

作品数:10 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海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5篇流行病学特征
  • 3篇登革热
  • 3篇病原学
  • 2篇手足
  • 2篇手足口
  • 2篇手足口病
  • 2篇输入病例
  • 2篇输入性
  • 2篇输入性登革热
  • 2篇流感
  • 2篇病例
  • 2篇病原学监测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调查
  • 1篇疫情
  • 1篇疫情分析
  • 1篇影响因素

机构

  • 9篇海口市疾病预...
  • 7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海南省疾病预...

作者

  • 9篇曾小平
  • 7篇陈琴
  • 5篇林春燕
  • 5篇王明昌
  • 5篇李永武
  • 5篇陈琴
  • 1篇林志文
  • 1篇吴维学
  • 1篇朱庆
  • 1篇邝仕壮

传媒

  • 4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病毒学报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预防医学

年份

  • 6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海口市2004—2020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2004—2020年海口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网络,收集2004—2020年海口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04—2020年海口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74起,发病5297人,总罹患率为0.74%,罹患率呈现下降趋势(χ_(趋势)^(2)=4307.85,P<0.001);共死亡11人,死因均为化学性中毒;时间分布呈现双峰型特征,报告高峰在3—5月和9月;74.14%的事件发生在城区;72.99%的事件发生在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事件占78.16%,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73.53%),其次是肠道传染病(占20.59%)和虫媒传染病(占5.88%);食源性疾病占20.11%,以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为主(占71.43%),其次是食源性化学性中毒(占11.43%)、植物性毒素中毒(占8.57%)和未检出致病因子(占8.57%);建筑工地罹患率较高(23.79%);其他公共卫生事件罹患率为6.70%,高于传染病事件和食源性疾病;介入处置时间越长,罹患率越高(χ_(趋势)^(2)=2233.61,P<0.001);报告时已有病例数>14例的罹患率较高(2.87%);事件持续时间≤7.10 d的罹患率较高(1.21%)。结论海口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事件和食源性疾病为主,加强学校及托幼机构、建筑工地等场所的传染病防控和食品卫生管理,提高监测报告敏感性,及早介入处置,可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危害。
陈琴陈琴曾小平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海口市2008--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5
2016年
目的 分析2008-2015年海口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5年海口市手足口病发病资料和病原学检测情况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5年海口市共报告手足口病71 611例,其中报告重症病例728例,重症百分比为1.02%。年平均发病率为 458.89/10万,年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死亡11例,年均死亡率为0.07/10万。发病高峰在4-7月和9-11月。病例以≤5岁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95.78%;1~岁组发病率(12 881.24/10万)最高;男性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全市4个区均有病例报告,病例主要为散居儿童,占报告总病例数的79.89%。引起手足口病流行的病原为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及其他肠道病毒,2011年后呈现交替流行态势。结论 海口市是我国手足口病高发地区,近年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应加强监测、传染源管理、健康教育以及重点人群的综合防控。
林春燕王明昌曾小平邝仕壮林先博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病原学监测
海口市2010-2020年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发病至确诊间隔时间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了解海口市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发病至确诊间隔时间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海口市输入性登革热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对2010-2020年海口市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发病至确诊间隔时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统计学差异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2010-2020年海口市共报告输入性登革热病例72例,其中广东、云南和广西占国内输入病例的89.47%(17/19),东南亚国家占境外输入病例的94.34%(50/53)。所有病例的发病至确诊间隔时间的中位数为3.7 d,四分位数间距为2.9 d,70.83%的病例集中在2.0~5.0 d。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地点、诊前自行服药、首诊使用登革病毒NS1抗原检测和首次就诊医疗机构等4个因素与发病至确诊间隔时间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本市以外地区发病、诊前自行服药、首诊未使用NS1抗原筛查、首次就诊为国内其他地区医疗机构和首次就诊为境外医疗机构是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晚发现的风险因素(P<0.05),其OR值(95%CI)分别为14.090(2.394~82.935)、25.011(1.667~375.273)、37.356(5.621~248.240)、10.556(1.070~104.114)和10.556(1.904~58.528)。结论加强广东、云南和广西等登革热高发省份来海口的病人以及东南亚等境外高发地区入境人员检验检疫和医学排查,提高群众防病就诊的意识;医疗机构早期使用NS1抗原筛查,可及时发现识别输入病例,降低输入或因输入导致本地登革热疫情发生的风险。
曾小平陈琴陈琴王明昌李永武
关键词:登革热输入病例
海口市2019年登革热本地和输入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比较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对2019年海口市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比较本地和输入疫情特点,为海口市登革热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海口市、区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特征、感染来源和病原学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9年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291例,发病率为12.64/10万。其中本地病例共报告251例(占86.3%),输入病例共报告40例(占13.7%)。输入病例中境外输入病例32例,均来自东南亚柬埔寨和泰国等国家,国内输入病例8例,主要来自广西和云南。输入病例集中在5—11月,本地病例集中在8—11月;本地病例40~<50岁人群占29.5%,民工(47.4%)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商业服务(9.6%)和工人(8.4%);输入病例30~<40岁人群占40.0%,以商业服务(47.5%)、其他职业(12.5%)和工人(10.0%)为主;本地病例主要发生在建筑工地和城中村,而输入病例则集中在城区和城中村;病例从发病到诊断中位数为3.29 d,其中本地病例中位数为2.75 d,输入病例中位数为3.71 d;本地和输入病例就诊前自行购药的比例分别是7.6%和27.5%;77.3%的本地病例初次就诊选择省级或卫生院/社区及以下医疗机构,82.4%的输入病例初次就诊选择省级或市区级医疗机构;本地确诊病例均为登革病毒Ⅰ型,而输入病例中Ⅰ、Ⅱ、Ⅲ和Ⅳ型均有报告。结论2019年海口市登革热疫情以输入病例引起本地暴发为主,本地和输入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差异明显,应根据本地和输入病例流行病学特点,制定相应的登革热防控策略。
曾小平陈琴陈琴王明昌李永武林春燕
关键词: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
海口市2013-2019年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构成被引量:7
2021年
海口市2017年至2019年流感暴发疫情呈持续增长,为了解海口市流行性感冒病原构成以及流行特征及趋势,特收集2013-2019年海口市2家国家级流感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监测数据,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研究分析显示海口市2013-2019年平均流感样病例就诊比例(ILI%)为2.97%,在ILI中0~岁组占比最大为49.44%;流感网络实验室共检测ILI标本14764份,检出流感病毒阳性数2577份,总检出率为17.45%;流感流行呈双峰分布,春夏季3-7月和秋冬流行峰10月-次年1月;流感病毒B型,新甲H1型和季H3型占比分别为35.04%、32.52%和32.21%;各监测年度优势毒株分别为新甲H1型和B型占79.55%、新甲H1型和季H3型占83.15%、季H3型和B型占98.71%、B型和季H3型占71.89%、季H3型和B型占86.38%、B型和新甲H1型占97.27%、B型和季H3型占76.04%;流感暴发疫情均发生在学校,以季H3型为主,占41.38%,暴发疫情起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趋势线分析R2=0.79)。结果表明海口市流感流行呈春夏、秋冬双峰分布特征;各年度优势毒株不一,流感病毒亚型毒株呈现混合交替流行态势;流感的活动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疫情形势日趋严峻;学校是海口市流感防控重点场所;应加强学校流感监测和提高学生流感疫苗的接种率,以利于海口市流感疫情的有效防控。
曾小平陈琴李永武林春燕
关键词:流感流感样病例流行病学特征病原学监测
2015-2020年海口市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5
2021年
海口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地区,为阐明海口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本研究利用2015-2020年海口市所有手足口病病例资料、重症病例个案调查及病原学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5-2020年海口市重症手足口病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R_(趋势)^(2)=0.77);发病呈现春末夏初(4-7月)和秋末冬初(9-11月)双峰型特征;91.67%的重症病例为3岁及以下婴幼儿;男性重症率高于女性;城区病例最多(占37.12%),其次是城乡结合部(占33.33%);病原体以其他肠道病毒感染为主,但EV-A71型病毒感染致重症率更高;93.18%的重症手足口病伴有神经系统受损表现;男性、低年龄、就诊时病程短、EV-A71感染是重症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持续加强病原学监测、健康教育等防控措施,积极推广3岁及以下重点人群EV-A71疫苗接种,有利于控制和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陈琴陈琴曾小平
关键词:重症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病原学影响因素
海口市2010—2020年输入性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了解2010—2020年海口市输入性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为海口市登革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0—2020年海口市登革热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核酸检测资料,应用Excel 2010和SPSS 20.0软件整理数据和分析,描述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10—2020年海口市共报告输入性登革热确诊病例72例,其中境外输入53例(73.61%),国内输入19例(26.39%),均为轻症;2017—2019年较2010—2016年年均输入病例数增长了1321.68%;病例集中在主城区(97.22%),主要分布在主城区街道;病例输入高峰出现在8—11月,其中国内输入病例集中在9—10月;男女比为2.27∶1,平均年龄(34.93±1.55)岁;国内输入病例以务工、经商和探亲为主(84.22%),境外输入病例以务工、经商和旅游为主(77.78%),国内与境外输入病例外出原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10,P<0.05);输入来源中,东南亚占境外输入病例数的94.34%,广东省占国内输入病例数的57.89%;发病到诊断时间间隔的中位数为3 d,首诊诊断率为77.78%(56/72),入境前已发病人群的排查率为28.57%;感染的登革病毒以Ⅰ型和Ⅱ型居多,为84.72%。结论海口市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由散在发生逐步转向快速增长;强化海口市主城区外出务工、经商、旅游和探亲人员的登革热宣传教育,提高防病和就诊意识,加强对东南亚国家入境人员的检验检疫和医学排查以及对基层医疗机构登革热诊疗培训,可有效减少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引发的本地传播风险。
曾小平陈琴陈琴
关键词:登革热输入性流行病学
海口市一起潜伏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引起的聚集性疫情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调查海口市一起潜伏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引起的聚集性疫情,为COVID-19聚集性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病例的发病和诊疗经过、临床特征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疫情传播链和病例间传播代际关系。结果该起疫情暴露39人,报告确诊病例5例和无症状感染者2例,罹患率为17.95%。7例病例年龄为40~65岁,均居住在东山镇某农场宿舍区。病例1于2020年1月28日—2月10日与澄迈县1例COVID-19确诊病例(1月28日发病)密切接触,2月13日被隔离,2月16日发病。病例2~7于1月28日—2月13日(病例1潜伏期内)与病例1共用同一水源,且每次用水前均经病例1房间外打开水井开关及1号洗手间内的水管总阀,可能接触病例1接触过的门把手、水管总阀开关,或被病例1使用过洗手间后形成的气溶胶感染,病例间通过共同生活(同住、同餐)互相传播。病例2~7发病时间均早于病例1,但发病前14 d内均无湖北省旅居史,也未接触过除病例1以外的其他确诊病例,故推断病例1为一代病例,潜伏期传播引起该起疫情。结论这是一起潜伏期COVID-19病例引起的聚集性疫情,主要通过共同生活并间接多次触摸同一物品传播,提示COVID-19潜伏期存在传染性。
吴群曾小平王明昌陈琴李永武郑志敬吴维学
关键词:聚集性疫情潜伏期传染性
海口市甲型H1N1流感感染状况快速血清学调查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及时掌握海口市人群甲型H1N1流感感染状况,为评估、研判疫情发展趋势提供信息支持。方法采集医院一般就诊人群及献血人员血清标本,采用血凝抑制(HI)试验方法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检测,HI抗体滴度≥1:40判为阳性。结果海口市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率为11.6%;流感抗体水平存在年龄差异,56岁及以上年龄组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但性别间无差异;无症状感染者占所有感染者的36.8%。结论甲型H1N1流感已在海口市广泛传播,全人群免疫保护水平有限,有效免疫保护屏障尚未形成。
朱庆曾小平林志文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血清学调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