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盛
-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一种经掺杂改性的钛酸钡锶钙热释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掺杂改性的钛酸钡锶钙热释电陶瓷材料,其组成通式为(Ba<Sub>0.6</Sub>Sr<Sub>0.3</Sub>Ca<Sub>0.1</Sub>)<Sub>1-x</Sub>Y<Sub>x</Sub>...
- 董显林曹盛王根水毛朝梁姚春华
- 一种制备钇锰掺杂钛酸钡锶钙纳米粉体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钇锰掺杂钛酸钡锶钙纳米粉体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配制有机酸水溶液;将异丙醇钛缓慢滴入配制的有机酸水溶液中;搅拌,调节溶液的pH值为7.5~8.5;将Ba(CH<Sub>3</Sub>COO)<Sub...
- 毛朝梁董显林王根水曹盛姚春华
- 晶粒尺寸对Ba_(0.70)Sr_(0.30)TiO_3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机理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通过制备晶粒尺寸处于0.1—10μm之间的致密Ba_(0.70)Sr_(0.30)TiO_3陶瓷,系统研究了晶粒尺寸对居里温度TC、铁电相介电常数εF、峰值介电常数εM的影响规律,并深入分析了其内在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晶粒尺寸减小时,TC刚开始基本不变,直到晶粒尺寸小到一定程度时才开始降低,此变化规律可由Buesseum的内应力模型解释;随晶粒尺寸的增加,εF先增加后减小,此变化规律可由Shaikh的串并联模型来解释,主要影响因素有内应力、畴、晶界;εM随晶粒尺寸的增加,在晶粒尺寸较小时先增加后减小,晶粒尺寸较大时略有增加,此变化规律可由弥散相变理论和串并联模型共同解释,在晶粒尺寸较小时主要影响因素为内应力、微畴和晶界,晶粒尺寸较大时主要影响因素为晶界.
- 毛朝梁董显林王根水姚春华曹菲曹盛杨丽慧王永令
- 关键词:陶瓷介电常数居里温度晶粒尺寸
- 一种钛酸钡锶钙热释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酸钡锶钙热释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钛酸钡锶钙热释电陶瓷材料的组成通式为Ba<Sub>0.6(1-x)-(x-0.001)/2</Sub>(Sr<Sub>0.3</Sub>Ca<Sub>0.1</...
- 毛朝梁董显林王根水曹盛姚春华
- 文献传递
- 一种钛酸钡锶钙热释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酸钡锶钙热释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钛酸钡锶钙热释电陶瓷材料的组成通式为Ba<Sub>0.6(1-x)-(x-0.001)/2</Sub>(Sr<Sub>0.3</Sub>Ca<Sub>0.1</...
- 毛朝梁董显林王根水曹盛姚春华
- 固相法制备钇掺杂的钛酸钡锶钙陶瓷的介电和热释电性能(英文)被引量:2
- 2013年
-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Y掺杂(Ba0.6Sr0.3Ca0.1)1-xYxTi0.999Mn0.001O3(0≤x≤0.007)陶瓷,重点研究了Y含量对BSCT基陶瓷的显微结构、介电性能和热释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Y含量的增加,BSCYxTM陶瓷的平均晶粒尺寸逐渐减小,介电常数、介电损耗、居里温度和热释电系数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Y掺杂量为0.7mol%时,BSCYxTM陶瓷的平均晶粒尺寸最小为3.1μm,且探测优值Fd较大,最大值可达8.22×10-5Pa-1/2(700 V/mm,30℃),高于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同组分陶瓷的探测优值5.91×10-5Pa-1/2。
- 曹盛毛朝梁姚春华曹菲王根水董显林
- 关键词:陶瓷介电性能
- 一种经掺杂改性的钛酸钡锶钙热释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掺杂改性的钛酸钡锶钙热释电陶瓷材料,其组成通式为(Ba<Sub>0.6</Sub>Sr<Sub>0.3</Sub>Ca<Sub>0.1</Sub>)<Sub>1-x</Sub>Y<Sub>x</Sub>...
- 董显林曹盛王根水毛朝梁姚春华
- 文献传递
- 一种制备钇锰掺杂钛酸钡锶钙纳米粉体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钇锰掺杂钛酸钡锶钙纳米粉体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配制有机酸水溶液;将异丙醇钛缓慢滴入配制的有机酸水溶液中;搅拌,调节溶液的pH值为7.5~8.5;将Ba(CH<Sub>3</Sub>COO)<Sub...
- 毛朝梁董显林王根水曹盛姚春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