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永琴
- 作品数:73 被引量:188H指数:8
- 供职机构: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 甘肃省不同类型生态区生活饮用水碘含量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评估甘肃省不同类型生态区居民生活饮用水碘水平,为因地制宜防治碘缺乏病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5-7月,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将甘肃省划分为荒漠区、河西走廊戈壁区、黄土高原丘陵区、秦岭中山峡谷区、甘南高原草原草甸区、黄土高原沟壑区6个生态区,每个生态区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选择1个县,每个县以乡镇为单位采集居民生活饮用水水样,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进行水碘含量测定。结果共在6个生态区的527个乡镇采集水样4037份,水碘范围为0.10~97.60μg/L,中位数为2.10μg/L;其中,6个生态区的水碘中位数均<40μg/L,不同生态区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007.440,P<0.01);统一集中、部分集中和分散供水水样分别为157、2263、1617份,水碘中位数分别为1.61、2.42、1.83μg/L,不同供水方式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7.164,P<0.01)。按供水方式分层,同一供水方式不同生态区间水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32.628、580.630、391.070,P均<0.01);按生态区类型分层,荒漠区、河西走廊戈壁区、秦岭中山峡谷区、甘南高原草原草甸区不同供水方式间水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770,H=6.369、9.936、12.666,P均<0.05)。结论甘肃省6个生态区均为碘缺乏地区;不同类型生态区及不同供水方式间水碘含量分布均有所不同。应定期开展水碘含量和供水设施运转状态调查,因地制宜,及时调整碘缺乏病防治措施。
- 曹永琴王燕玲孙玮窦瑜贵郑菁朱小南
- 关键词:饮用水碘生态区
- 碘盐快速半定量检测方法评价
- 2008年
- 目的以定量方法为标准,通过对比分析,评价玫瑰红碘盐半定量检测方法。方法以2004年碘盐监测数据为依据,选择2个非碘盐率在10%-20%的县,按照国家碘盐监测方案进行抽样,对所有样本进行半定量测定,再从中抽取50%的样本进行定量测定,计算半定量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约登指数、一致性,对半定量方法的真实性及与定量方法的符合度进行评价。结果玫瑰红半定量方法与定量方法有较好的相关性,与定量方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高,实验真实性好,同一样本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食盐加碘政策能够落实、碘盐质量能够保证的条件下,对居民户层次的食用盐进行半定量检测,是一种简便、省时、省力、操作性强、可行性好的方法,同时还能提高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 曹永琴杨海霞王燕玲姚琳孙玮
- 关键词:碘盐
- 甘肃省临夏州8~10岁儿童碘缺乏病防治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评价临夏州8~10岁儿童碘缺乏病防治效果。方法干预前后,分别于2006年、2010年在每个县按东、南、西、北、中抽取5个乡,每个乡抽取1个村,每个村8~10岁儿童80名(2010年40名),进行甲状腺触诊和B超检查,2010年还抽取其中20名学生采集尿样进行尿碘检测,同时每个村随机采集20户盐样进行检测。结果临夏州合格碘盐食用率从83.2%(1056/1269)升高到94.6%(756/799),8~10岁儿童甲肿率从10.3%(364/3518)下降到4.2%(72/1722),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09.76ug/L,<50 ug/L比例占6.73%。结论临夏州实施碘缺乏病综合防治措施后,效果明显,儿童尿碘处于适宜水平,合格碘盐食用率、8~10岁儿童甲肿率均达到国家碘缺乏病消除标准;但部分县防治形势仍然严峻。
- 窦瑜贵王燕玲曹永琴朱小南李洪波孙玮郑菁格鹏飞王尹
- 关键词:碘缺乏碘营养尿碘甲状腺肿
- 2017年甘肃省生活饮用水碘含量调查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了解2017年甘肃省生活饮用水碘含量和分布状况,为开展因地制宜的碘缺乏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层抽样方法,第一层次以乡(镇)为抽样单位,第二层次针对水碘中位数≥10μg/L的乡(镇)开展以行政村为抽样单位,各采样单位按照集中、部分集中和分散供水3种供水方式开展不同方式的样品采集;采用国家碘缺乏病参考实验室推荐的方法测定水碘含量。结果全省14个市(州)1388个乡(镇)共检测8976份水样,水碘范围为0.0~84.6μg/L,中位数为2.3μg/L,水碘含量<10μg/L、10~<50μg/L、≥50μg/L的比例分别为92.5%(8301份)、7.4%(663份)和0.1%(12份),3种不同供水方式间水碘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23,P<0.05),全部分散供水水碘低于部分集中供水(Z=-2.891,P<0.01)。水碘中位数≥10μg/L的乡(镇)占5.1%(71个),水碘中位数范围为10.1~64.3μg/L,其中10~<20μg/L、20~<30μg/L、30~<40μg/L、≥40μg/L的乡(镇)分别占76.1%(54个)、11.3%(8个)、5.6%(4个)和7.0%(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02,P<0.05)。水碘中位数≥10μg/L的71个乡(镇)共检测895个行政村的水样,水碘中位数为10.8μg/L,其中水碘中位数≥10μg/L的行政村466个,水碘范围为10.0~113.1μg/L,其中10~<50μg/L、50~<100μg/L和≥100μg/L的行政村分别占96.6%(450个)、2.4%(11个)和1.0%(5个)。结论甘肃省环境广泛缺碘,但存在以行政村为单位的高水碘点状分布区。在关注缺碘的同时,对不同水碘地区居民进行碘营养动态监测,因地制宜调整补碘策略应引起重视。
- 姬康媚阮烨窦瑜贵王燕玲孙玮唐莉莉曹永琴
- 关键词:饮用水碘
- 藏族牧区寄宿制学校学生及家庭成员乙肝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 2009年
- 目的了解藏族牧区寄宿制学校学生及家庭成员乙肝健康教育现状,为开展广泛的健康教育提供对策。方法采用统一问卷对学生和家庭成员进行调查。结果藏族牧区寄宿制学校学生和家庭成员的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分别为1.5%和7.4%;学生乙肝知识、乙肝传播途径和乙肝预防措施的知晓率分别为41.7%、32.8%和84.0%;学生共用牙具、洗漱用具、餐具的比例分别为2.7%、56.5%和88.3%;家庭成员共用牙刷、洗漱用品、餐具的比例分别为44.8%、96.2%和98.0%。结论藏族牧区乙肝疫苗接种率低,不良的卫生习惯及行为方式及乙肝知识知晓率低,形成了学生—家庭—社会的乙肝传播链,因此加强该地区乙肝防治工作是非常迫切而必要的。
- 李枫张小汉程建华曹永琴彭玲梅毛培民
- 关键词:藏族
- 甘肃省地方性克汀病生态流行病学分布特征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了解甘肃省不同生态类型区现存地方性克汀病(以下简称地克病)患者的生态流行病学分布特征。方法于2011年,村-乡-县逐级查阅历史地克病病例资料,对1985年普查的历史病例进行核实和登记,同时按照《中央转移支付碘缺乏病防治项目的高危地区监测方案》和WS 104—1999《地方性克汀病和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诊断》搜索和诊断历史克汀病病区及碘缺乏病高危地区1985年以后出生的地克病患者,建立甘肃省现存地克病数据库。结果 2011年全省现存地克病病例4 715例,地克病患病率为3.74/万;6个生态类型区中,荒漠区无地克病病例,秦岭中山峡谷区和黄土高原丘陵区地克病病例分别占总数的57.5%和33.2%。男、女地克病例的比例分别为70%和30%,不同生态区男性地克病病例比例均高于女性(P〈0.05);新发地克病7例,其中甘南高原草原草甸区3例,其他生态区各1例;神经型、黏肿型和混合型三种病理类型的地克病病例分别占58.8%,9.8%和31.4%,河西走廊戈壁区和甘南高原草原草甸区100%为神经型,其他生态区神经型病例比例在40%~70%之间。结论甘肃省地克病病例在不同生态类型区分布特征不同,在实施全民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的同时,要考虑生态类型区其他因素对碘缺乏病防治的影响。
- 曹永琴王燕玲窦瑜贵朱小南孙玮郑菁
- 关键词:生态环境地方性克汀病
- 2014—2021年甘肃省居民户食用盐质量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全面掌握盐业体制改革对甘肃省居民户食用盐的影响,为促进碘缺乏病防控措施有效落实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方法 在全省的14个市(州)、86个县(区)共87个监测单位开展。2014—2015年根据甘肃省碘缺乏病监测方案(2012版)采集居民户食用盐测定盐碘含量,2016年、2017年根据甘肃省碘缺乏病监测方案(2016版)分别在30个县、61个县采集学生和孕妇家中食用盐测定盐碘含量,其余县(区)执行2012版,2018年起所有县均执行2016版监测方案。结果 盐业体制改革前后(2014—2021年)共检测居民户食用盐样209 213份,合格份数197 875份、不合格份数10 089份;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99.40%、95.15%、94.58%。盐业体制改革前后碘盐覆盖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盐业体制改革前后盐碘中位数为25.40 mg/kg,盐碘均数为25.75 mg/kg,变异系数为17.94%;盐业体制改革前后盐碘中位数含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盐业体制改革后甘肃省居民户食用碘盐总体保持较稳定;需重视盐碘均数变化;盐业生产和流通监管还需加强;加强科学补碘健康教育宣传。
- 窦瑜贵王燕玲曹永琴孙玮陈晓燕郑菁朱小南费秀兰
- 关键词:盐类
- 甘肃省合作市2010年藏族人群碘营养水平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评价合作市藏族人群的碘营养状况,为藏族地区碘缺乏病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未孕育龄妇女(18~40岁)、孕妇、哺乳期妇女、8~10岁学龄儿童(男女各半)及20~50岁成年男性,采集随机一次性尿样,用过硫酸铵消化—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方法(WS/T107-2006)测定尿碘。结果合作市未孕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8~10岁学龄儿童及成年男性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38.75 μg/L、155.34 μg/L、211.92 μg/L、184.12 μg/L和232.50 μg/L,尿碘<50 μg/L的比例均<20%,<100 μg/L的比例<50%,学生尿碘中位数与其他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育龄妇女、成年男性和学龄儿童在100~200 μg/L适宜范围的比例分别53.0%、45.6%和27.5%,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尿碘在150~250 μg/L适宜范围的比例分别为34.5%和33.7%,<150 μg/L的比例分别为46.5%和35.9%。结论 5种重点人群的尿碘中位数都达到了相应的推荐标准,但尿碘在适宜范围内的比例在30%~50%之间,育龄妇女仍然是碘缺乏病最需要关注的人群。藏族地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应结合不同地区(农区或牧区)、不同生活方式和不同重点人群及其膳食等情况,有针对性地科学补碘,才能使藏族地区人群的碘营养状况达到平衡。
- 才让拉毛唐吉元刘荣芳旦正草程建华曹永琴
- 关键词:藏族碘营养
- 碘盐日常监测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 目的:通过对全国第四次碘缺乏病监测和碘盐日常监测结果对比分析,评估碘盐日常监测居民户层次监测结果的代表性、意义和存在的问题.方法:按照<全国第四次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和<全国碘盐监测方案(试行)>.结果:两个监测结果差异显...
- 杨海霞张育新曹永琴
- 关键词:碘缺乏病碘盐
- 文献传递
- 2010年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碘缺乏病知行信现状调查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了解甘肃省碘缺乏病重点地区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现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临夏州8县(市)1225名五年级小学生和797名育龄妇女进行碘缺乏病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对缺碘造成甲状腺肿、智力低下和生傻孩子知晓率分别为88.8%、85.6%和6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碘盐是最好防治方法的知晓率为90.0%,向父母宣传的行为具有率为52.9%,认为碘缺乏病一定能预防的信念具有率为87.3%。育龄妇女对缺碘造成甲状腺肿、智力低下和生傻孩子知晓率分别为86.2%、70.0%和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碘盐是最好防治方法的知晓率为87.3%,以防伪标志购盐的行为具有率分别为60.2%,菜熟时放盐的行为具有率分别为69.8%;学生对缺碘造成危害的知晓率高于育龄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目前以学校为主要场所的宣传模式下,临夏州总体碘缺乏病知行信水平高于甘肃省水平,但不同县(市)、不同目标人群及不同知识点的知行信水平差异很大,因此必须加强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评估,结合民族特点和实际情况,探讨宗教场所的健康教育模式。在认知的水平上,要强化态度、信念和行为转变这个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使健康教育的效果更持久。
- 曹永琴王燕玲窦瑜贵李洪波郑菁孙玮朱小南王尹
- 关键词:碘缺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