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娟
-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保定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生儿梅毒的消毒隔离被引量:1
- 2005年
- 李冬曹娟
- 关键词:新生儿梅毒消毒隔离
- 0PN来源胚胎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利用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常规体外受精(IVF)后的未见原核(0PN)受精卵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对其发育潜能影响。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保定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科1597个常规IVF周期及596个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进行回顾分析。将常规IVF-ET周期分为A1组(无0PN来源胚胎,n=731)、A2组(0<0PN来源胚胎率≤20%,n=495)和A3组(0PN来源胚胎率>20%,n=371)三组,比较三组的患者基本情况、新鲜周期临床治疗情况和实验室指标。依据行囊胚培养的D3卵裂胚来源不同分为B1组(0PN来源,n=2409)和B2组(2PN来源,n=6602)两组,比较两组囊胚形成率、可利用囊胚形成率。依据囊胚来源将囊胚FET周期分为C1组(0PN来源冻融囊胚,n=85)和C2组(2PN来源冻融囊胚,n=511),比较两组的妊娠率、着床率、流产率、活产率、胎儿畸形率等指标。结果(1)与A1组比较,A2、A3组的年龄更小、基础FSH水平更低、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更高(P<0.05),而组间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MI)无显著差异(P>0.05)。A2、A3组两组患者用药天数、长方案占比、获卵数显著高于A1组(P<0.05),其中A2组拮抗剂方案占比最低,获卵数最高。(2)B1、B2两组的囊胚形成率无显著差异(P>0.05),B1组的可利用囊胚形成率显著高于B2组(P<0.05)。(3)FET周期中,C1、C2组患者间年龄、不孕年限、BMI、优质囊胚比例、D5囊胚占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C2组的移植胚胎数显著高于C1组(P<0.05)。囊胚移植后,两组间种植率、妊娠率、孕周、早产率、新生儿体重、新生儿体长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C1组流产率显著高于C2组、活产率显著低于C2组(P<0.05)。结论接受常规IVF-ET治疗的患者卵巢储备情况可能会对0PN来源胚胎的形成有一定影响;0PN来源囊胚移植流产率高于2PN来源囊胚,而活产率低于2PN来源囊胚,但在患者无2PN来源胚胎可移植的情况下,0PN来源囊胚移植提高了胚胎利用率,降低了患者诊疗费用,减�
- 李澎涛殷晨星孟娜娜王娜曹娟张佳妮王玉真
-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 1例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不当导致桡神经损伤的病例分析
- 2021年
- 通过对医院里发生的1例腕部头静脉穿刺而引起桡神经损伤的病例分析、治疗、护理,并提出临床护理改进及预防措施。
- 曹娟张娜欣
- 关键词:穿刺头静脉桡神经
- 19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通过总结子宫内膜癌(EC)患者病例资料,分析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将保定市妇幼保健院妇科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诊治的19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统计病例相关人口学、手术病理信息,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e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结果本研究共纳人191例EC患者,年龄26-76(53.1±9.5)岁,BMI 18.70-40.20(25.84±3.94)kg/m^(2),13例(6.81%)发生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C患者淋巴结转移与肥胖(BMI≥28kg/m^(2))、病理类型(非内膜样腺癌)、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1/2)以及脉管浸润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分化(OR=9.475,95%CI:1.840~48.799)、脉管浸润(OR=6.614,95%CI:1.457~30.024)、肌层浸润深度>1/2(OR=4.997,95%CI:1.342~18.600)为E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立回归方程:Logit P=-4.488+1.609×肌层浸润深度+1.889×脉管浸润+2.249×组织分化程度。EC淋巴结转移概率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3(95%CI:0.688~0.938),截断值取0.56时较理想,此时预测灵敏度为76.9%、特异度为79.2%。结论低分化、脉管浸润、肌层浸润深度>1/2为影响E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的logistie回归模型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临床医师在临床实践中应综合考虑EC患者病情制定手术方案,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
- 高艳华郭战坤魏杏茹杨平芳王纪元曹娟
-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淋巴转移
- 颅内出血早产儿生后四天内脑血流变化及围生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颅内出血早产儿生后 4d内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颅内出血与围生因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经颅多谱勒超声 (TCD)检测 2 9例颅内出血早产儿脑血流速度、阻力指数的变化及脑血流速度与平均动脉血压的关系 ,分析临床围生相关因素 ,并与同期无颅内出血的 2 8例早产儿进行比较。结果 颅内出血组早产儿于生后 2 4、4 8、72h脑血流速度增快 ,出生 2 4h平均脑血流速度与平均动脉血压相关 ,且与出生窒息、胎龄、出生体重、高PaCO2 有关。结论 颅内出血早产儿于生后 2 4h内存在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破坏 ,生后 3d脑血流存在过度灌注 ;且出生窒息 ;胎龄 <32周、出生体重 <15 0 0 g及PaCO2 >6 6 7kPa为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
- 李俊玲宋兰萍杨淑惠郝亚平王欲琦孙小平曹娟
- 关键词:早产颅内出血脑血流围生因素
- 早产儿脑血流与脑室内出血关系的研究
- 李俊玲郝亚平杨淑惠李冬宋兰萍王欲琦葛惠曹娟石艳玺李利许汝钗
- 该课题首次提出应用经颅多谱勒检测颅内出血早产儿生后24小时内脑血流变化,为临床判断颅内情况,尤其是颅内出血高危因素者,提供了科学依据,对降低早产儿死亡率及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价值,对指导临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且具有巨大的经...
- 关键词:
- 关键词:早产儿脑血流脑室内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