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华

作品数:5 被引量:76H指数:2
供职机构:无锡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理
  • 2篇异位症
  • 2篇子宫
  • 2篇子宫内膜
  • 2篇子宫内膜异位
  • 2篇子宫内膜异位...
  • 2篇内膜
  • 2篇内膜异位症
  • 2篇护理
  • 2篇宫内
  • 2篇宫内膜
  • 1篇心理护理
  • 1篇血气
  • 1篇脏器
  • 1篇真空采血
  • 1篇真空采血管
  • 1篇整体化护理
  • 1篇生物-心理-...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患者

机构

  • 5篇无锡市妇幼保...

作者

  • 5篇施华
  • 1篇顾燕芳
  • 1篇钱秀君
  • 1篇陆牡丹
  • 1篇施晓芸
  • 1篇袁华
  • 1篇王家俊
  • 1篇赵绍杰
  • 1篇赵莎莎
  • 1篇王玉华

传媒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西部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子宫内膜异位症立体化长期管理模式的构建
2024年
目的通过创建子宫内膜异位症一体化诊治管理中心,为患者提供专病门诊-专病病房-随访中心于一体的闭环式专病诊疗管理区域,实现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全病程精细化管理。方法通过多角度发挥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心的平台辐射作用,包括规范疾病诊治管理、开展科普宣教、培养专病人才、开展疾病科学研究、帮扶基层及顺畅分级诊疗等,实现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专病的全方位综合管理,从而构建兼顾患者诊治-专病管理-区域诊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三维管理新模式。结果2021年3月—2023年3月,到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心就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患者共1559例。中心建成前后相比较,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长期管理率由43.1%上升至83.4%,健康知识知晓率由55.6%上升至100.0%,市外患者就诊率由12.2%增加至31.4%。中心建成后,专病病房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手术增加50.4%,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疑难危重病例增加57.6%,患者综合满意度98%以上。中心指导培养基层子宫内膜异位症技术骨干近20名,帮助4个基层单位开设子宫内膜异位症门诊。结论新模式的实践,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促进了专科发展,优化了医疗资源分布,促进了区域子宫内膜异位症整体诊治水平的提升,成效显著,也为临床上专病特色慢病管理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参考依据。
袁华顾燕芳冯亚玲赵绍杰古丽施华赵莎莎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长期管理
一种改良式血气采集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式血气采集器,包括采血注射器、真空采血管、三通管和采血针,通过在所述三通管上设置有三个输血管头,其一所述输血管头可与第二输血软管之间相连接,其二所述输血管头可与第三输血软管之间相连接,其三所述输血...
施华陆牡丹
文献传递
对自然分娩产妇家属的心理护理被引量:2
2011年
正确有效的心理护理使产妇家属对自然分娩有了全面的认识,可解除其精神压力,克服心理失衡状态,提高产妇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施华钱秀君王玉华
关键词:心理护理自然分娩
“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化护理对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被引量:48
2019年
目的:“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化护理模式对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消极情感的影响。方法:将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开展传统护理照护,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功能层面的整体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于入院治疗24小时内、手术前24小时以及手术结束后36小时内焦虑、抑郁情绪及自我效能水平。结果:2组患者入院治疗24小时内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24小时和手术结束后36小时研究组患者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结束后36小时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功能的整体化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焦虑、抑郁状况。
陆芸施华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化护理
盆底功能康复训练对盆腔脏器脱垂病人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被引量:26
2017年
[目的]探讨盆底功能康复训练对盆腔脏器脱垂病人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盆底重建术10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采用凯格尔锻炼行盆底康复锻炼。观察组从入院开始实施凯格尔锻炼,配合膀胱训练行盆底功能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及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评分、ICIQ-SF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得分、ICIQ-SF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功能康复训练可帮助盆腔脏器脱垂病人提高术后恢复情况,并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施晓芸王家俊施华
关键词:盆腔脏器脱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