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兆民
- 作品数:20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精确测定ST451型快中子探测器的有效中子阈和电子的相对闪烁响应被引量:8
- 1994年
- 本实验用薄膜 ̄(252)Cf源的裂变中子测定ST451型快中子探测器的有效中子阈。文中叙述了用单能γ射线源刻度探测器对电子能量响应的方法,康普顿边的位置通过比较测量的脉冲幅度谱和MonteCarlo模拟的分布与探测器的脉冲幅度分辨进行折叠的理论谱被精确地确定。给出了中子能量在7Mev以下,ST451型快中子探测器的有效中子阈和电子的相对闪烁响应数据。
- 陈金象施兆民唐国有
- 关键词:中子探测器阈值
- 关系型ENSDF数据库及其在线共享系统的研究
- 2007年
- 运用关系型数据库理论和面向对象编程技术,设计实现了关系型的ENSDF核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软件,与在线计算和数据可视化技术相结合,提供了全部评价核结构和衰变数据的在线共享服务。数据库管理和数据共享的软件系统具有操作系统平台无关的性质。
- 樊铁栓宋翔翔叶卫国刘文龙黄小龙刘廷进冯玉清陈金象唐国有施兆民郭之虞
- 关键词:数据可视化
- 基于北京大学4.5MV静电加速器的中子物理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9年
- 本文综述了北京大学在中子物理方面依托4.5 MV静电加速器进行的有关实验与理论的研究工作,并提出了今后工作的设想。
- 张国辉樊铁栓陈金象唐国有施兆民王建勇
- 关键词:中子源中子物理
- 轻核(n,x)反应微分截面的实验测量被引量:1
- 2004年
- 对本课题组十几年来的(n,x)反应实验研究工作进行了评述.介绍了屏栅电离室的特点、构造与工作原理.用屏栅电离室在北京大学4.5MV静电加速器上测量了1—7MeV中子6Li(n,t)4He和10B(n,α)7Li反应的微分截面与截面,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 张国辉陈金象唐国有施兆民陈泽民Yu.M.GledenovM.SedyshevaG.Khuukhenkhuu
- 关键词:微分截面轻核屏栅电离室中子静电加速器MV
- ^(92)Mo(n,P)^(92)Nb^(m)反应截面的测量和低能中子的扣除被引量:1
- 1999年
- 用活化法相对标准反应测量了(92)Mo(n,p)(92)Nbm反应截面,其能区为5~19MeV。测量中分析了低能中子的影响,采用恰当的方法有效地扣除了他们的干扰。特别是在17~19MeV能区,用空靶扣除了D-d低能中子的影响,得到了合理的截面走向。
- 赵文荣卢涵林于伟翔韩晓刚黄小龙容超凡施兆民唐国友陈金象
- 关键词:活化法截面测量
- 轻核(n,x)反应微分截面的实验测量
- 对本课题组十几年来的(n,x)反应实验研究工作进行了评述.介绍了屏栅电离室的特点、构造与工作原理.用屏栅电离室在北京大学4.5 MV静电加速器上测量了1-7 MeV中子6Li(n, t)4He和10B(n,α)7Li反应...
- 张国辉陈金象唐国有施兆民陈泽民Yu.M.GledenovM.SedyshevaG.Khuukhenkhuu
- 关键词:屏栅电离室轻核微分截面
- 文献传递
- 测量弹散截面测点的选择
- 测量中子在靶核上弹散截面,均是测量在不同角度的散射微分截面,然后将微分截面 dσ/dΩ用勒让德多项式拟合 dσ/dΩ=sum from ■=O to L B
- 施兆民
- 文献传递
- 用薄膜^(252)Cf源测定ST451快中子探测器的相对效率被引量:9
- 1993年
- 本文叙述了用飞行时间测量^(262)Cf瞬发裂变中子能谱来刻度ST 451探测器的快中子相对效率响应的方法。在飞行时间谱仪中,一个流气式的微型电离室作为裂变碎块的探测器。文中给出了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修正的过程。得到了阈值分别为0.420、0.625、0.825、1.168、1.565和1.882MeV中子能量从几百keV到10MeV范围内的相对探测效率。实验结果与用Monte Carlo方法计算的效率作了比较。
- 陈金象施兆民唐国有
- 关键词:飞行时间谱仪快中子探测器
- 裂变核全套中子数据评价被引量:4
- 2010年
- 裂变核全套中子评价数据对反应堆设计和安全运行、乏燃料少锕系核素嬗变率、嬗变系统及高燃耗反应堆设计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文章对核数据分类、现行主要全套评价数据库及全套核数据评价方法进行阐述,并对234U(n,f)和237Np(n,2n)反应截面的实验数据进行评价。完成的裂变核全套中子数据整体满足用户需求,比原评价结果有较明显改进。
- 陈国长于保生曹文田唐国有施兆民段军锋邹宇斌葛智刚
- 关键词:中子截面核数据
- 核物理数据智能化管理与在线共享研究
- 经过核物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长期发展,人类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核物理基础数据资源,发展了不同的核理论模型,它们反映了原子核的基本性质和核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极端条件下核性质、中高能核物理、核天体物理...
- 樊铁栓刘文龙叶卫国陈金象施兆民刘廷进郭之虞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