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印

作品数:134 被引量:331H指数:9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0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3篇政治法律
  • 13篇经济管理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8篇生态
  • 17篇法律
  • 14篇环境法
  • 13篇权利
  • 11篇生态文明
  • 10篇民法
  • 9篇环境保护
  • 8篇物权
  • 8篇环境信息
  • 8篇法理
  • 8篇大数据
  • 7篇司法
  • 6篇生态产品
  • 6篇公众
  • 6篇防灾
  • 6篇保险
  • 5篇信息权
  • 5篇信息文明
  • 5篇起草
  • 5篇减灾

机构

  • 132篇贵州大学
  • 4篇贵州师范大学
  • 2篇贵阳学院
  • 2篇西南财经大学
  • 2篇贵州电子商务...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南京财经大学
  • 1篇西南政法大学
  • 1篇四川文理学院
  • 1篇贵州省地震局
  • 1篇中共孝感市委

作者

  • 133篇方印
  • 3篇王凯
  • 3篇刘琼
  • 2篇李庆锋
  • 2篇兰美海
  • 2篇徐鹏飞
  • 2篇张海荣
  • 2篇贺光银
  • 2篇褚洪光
  • 1篇宋艳丽
  • 1篇李庆锋
  • 1篇王凯
  • 1篇王凯
  • 1篇李杰
  • 1篇张林鸿
  • 1篇邹尚忠
  • 1篇冯仕勇
  • 1篇汤勇
  • 1篇刘洋
  • 1篇李嫣然

传媒

  • 17篇贵州大学学报...
  • 8篇贵州警官职业...
  • 7篇人口·社会·...
  • 4篇价格月刊
  • 4篇贵州工业大学...
  • 4篇教育文化论坛
  • 4篇贵州省党校学...
  • 3篇河北法学
  • 3篇甘肃政法学院...
  • 3篇辽宁师范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生态文明
  • 2篇暨南学报(哲...
  • 2篇理论界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贵阳学院学报...
  • 2篇西部法学评论
  • 2篇私法
  • 2篇中国不动产法...
  • 1篇行政与法

年份

  • 5篇2024
  • 5篇2023
  • 4篇2022
  • 20篇2021
  • 5篇2020
  • 9篇2019
  • 6篇2018
  • 12篇2017
  • 10篇2016
  • 8篇2015
  • 7篇2014
  • 11篇2013
  • 10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1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及其法律规则探思——基于生态产品市场化改革背景被引量:9
2021年
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是生态产品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所在,其背后所反映的是错综复杂的多元利益保护和冲突关系,而法律规则正是保护利益和解决利益冲突最为有效的规制工具。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法律规则可根据价值功能差异类型化为定价权法律规则与价格形成配套法律规则:定价权法律规则可以根据法律问题差异再类型化为定价权配置法律规则和定价权行使法律规则;价格形成配套法律规则可以根据作用主体差异再类型化为市场型价格形成配套法律规则、政府型价格形成配套法律规则和公众型价格形成配套法律规则。在此基础上,基于“市场自由竞争,政府适度规制,公众充分参与”的内在逻辑,最终形成了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法律规则体系。
方印李杰
绿色发展观视野下《矿产资源法》的完善——结合《矿产资源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2022年
在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对矿业传统发展路径提出了一系列挑战。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①的立法理念、实质内容等均已无法满足当前矿业市场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②的发布,从立法思想到体例内容均以中国矿产资源领域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着力解决现行法的不足与疏漏,具有进步意义与实践意义。然而,征求意见稿将现行法中部分可用内容删除后,新增条款并未及时补充相关规定,且部分条款规定粗浅,并未进一步细化与明确。基于绿色发展观视野,为全面推动与实现矿产资源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科学理性制度之基,征求意见稿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进行修缮,以期对绿色矿山建设提供进路:(1)完善立法结构,细化章节内容;(2)加强矿业市场管理,完善权利主体资质审查制度;(3)扩充矿区生态修复章节内容,增加生态补偿具体规定;(4)人权保障内容法律化,关注公民权利保护;(5)构建关联监管制度体系,进一步明确法律责任。
方印张翔宇
关键词:矿产资源法法律结构矿业权人权保障
中国自然资源法制评价、完善与实施的大数据参与问题探究被引量:2
2018年
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实现自然资源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显得非常重要。为实现这一目标,推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精细化治理是一条必然的可靠路径。自然资源依法治理有交叉性、整合性和动态性等多个特征,大数据可以为自然资源法制制定者提供可靠的信息决策支持。大数据参与自然资源法制评价,可以提高自然资源法制的关联性、客观性、合理性,是切实有效提高评价质量的必经之路;大数据参与自然资源法制完善,可以提高自然资源法制的基础性与全面性,解决现有自然资源统计制度的难点,保障政府在自然资源调控中开采效率与利用效率相适应,为自然资源监督提供依据;大数据参与自然资源法制实施,可以全面准确地获取自然资源源数据,通过加强数据分析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最终形成自然资源的节约与集约利用。了解并分析大数据参与自然资源法制评价、完善、实施的问题,可以推动中国自然资源法制的发展进程。
方印高赟
关键词:大数据自然资源法制完善生态文明建设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与责任保险制度的生态化问题被引量:1
2012年
规定生态环境保护义务,建立与完善相应的审查机制是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生态化的重要内容。逐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采取以强制环境责任险为主、自愿环境责任险为辅的原则,积极推进生态破坏责任保险制度的建设,应是我国民事责任保险制度生态化的重要方面。
方印
关键词:民法知识产权制度责任保险制度生态化
诱使违约新论被引量:4
2006年
诱使违约是指第三人的诱使行为和债务人的自愿违约行为偶合在一起形成的侵害债权人合同利益的行为,第三人和债务人在主观上是偶合故意,非共同故意。诱使违约的实质在于违约与侵权并存。债权人所受损害一方面是由债务人的违约行为直接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由第三人的诱使行为间接造成的。债务人是第一责任人,第三人是第二责任人即补充责任人。我们应依不真正连带债务理论而不是连带责任理论追究第三人和债务人的损害赔偿责任。
方印邹尚忠
关键词:渊源要件
自然资源物权的含义及基本特征新论被引量:10
2011年
自然资源物权,是指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人或他物权人为满足其经济利益需求,依法或依合同对自然资源所享有的直接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扰与破坏的权利。自然资源物权的基本特征是:自然资源所有权以不可交易流转的公共形态存在、自然资源生态价值的保护构成了自然资源物权的现代环保公共政策限制、自然资源他物权的行政限制性色彩更浓、自然资源物权人之间行使权利具有更多的"相邻性"特征、自然资源物权客体的非特定性特征与可特定化之法律技术处理特征并存。我国自然资源物权之理论研究及制度构建,需对民法、环境资源法这两大学科理论与知识进行适度地继承与创新,并考虑我国自身国情。
方印
关键词: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物权自然资源法
生态检察权简论被引量:2
2016年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在生态保护方面应如何发挥作用是一个重要问题。生态检察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有能力对抗环境污染破坏者,促使政府与法院对环境违法行为整治的重视,体现宪法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能。在工作内容上主要体现在提起或督促或支持环境公益诉讼,提出环境检察建议,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参与生态环境纠纷的调解、参与生态法治教育宣传等五个方面。
方印李会朋
关键词:生态保护检察权环境保护
耕地保护田长制的政策工具谱系模型与政策启示——基于扎根理论的政策文本实证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研究目的:分析各省市相继出台的耕地保护田长制实施(工作)方案,描绘其政策工具全貌及其使用特征,为政策完善与优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扎根理论,内容分析法。研究结果:(1)耕地保护田长制的政策工具谱系模型为“四维驱动式凌锥模型”,该模型由目标导向型政策工具、系统变革型政策工具、过程控制型政策工具、能力建设型政策工具耦合而成;(2)“注意力分配—职权责明晰—有序化运作—积极性调动”是耕地保护田长制的政策工具使用逻辑,立足此逻辑有助于畅通耕地保护“最后一公里”;(3)当前耕地保护田长制在政策工具使用上存在组合结构不合理、可操作性不强、创新性不足、实质效力不高等问题。研究结论:未来应协调政策工具使用比例,优化组合结构的适配性;细化政策工具操作流程,增强内容要素的精准性;注重政策工具创新变革,培育内生动力的发展性;提升政策工具效力层级,夯实功能发挥的有效性。
方印李杰佀耀耀
关键词:耕地保护地方政府扎根理论
大数据时代的中国环境法治问题研究被引量:28
2016年
长期以来,中国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多显现出原则性强与规则性弱的特点,导致其在应对具体环境问题时不能发挥应有的功效。大数据应用于中国环境法治研究的主要价值,在于其对完善国家环境治理战略目标,对构建与完善国家与地方互动合作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对环境法基本理念的实现及基本原则的规则化设计,对构建与完善环境法基本制度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大数据时代,中国环境法治研究在方法样态上将是一个多元并存的格局。而大数据成功应用于中国环境法治研究的关键,就在于研究者对大数据与中国环境法治研究的关联性有着足够清醒的认识,对大数据应用于中国环境法治问题研究的功能效用持有客观理性的态度,对大数据应用于中国环境法治问题研究的基本原则与具体要求有着十分透彻的了解。
方印徐鹏飞
关键词:大数据环境法治影响性
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所需“理性文明”之思考
2008年
和谐社会构建取得成功需要理性文明,理性文明是我国和谐社会成功构建的必要支撑。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公民社会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是衡量我国社会和谐社会构建具有理性文明的初步标志。对公民社会与市民社会的共同构建以求整个社会内部自身的和谐与统一、以及对作为上层建筑的国家与作为经济基础的社会的"最佳结合点"与"适度分离块"的寻找以求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是我国和谐社会构建具有理性文明的最终标志。
方印
关键词:和谐社会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