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支文靖

作品数:15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细胞
  • 9篇白血
  • 9篇白血病
  • 8篇急性
  • 8篇儿童
  • 7篇淋巴
  • 7篇淋巴细胞
  • 7篇急性淋巴细胞
  • 4篇酰胺酶
  • 4篇淋巴细胞白血...
  • 4篇门冬酰胺酶
  • 4篇患儿
  • 4篇急性淋巴细胞...
  • 4篇急性淋巴细胞...
  • 4篇肺炎
  • 4篇大剂量
  • 3篇白血病患儿
  • 3篇病患
  • 3篇病例
  • 3篇病例报告

机构

  • 11篇铁道部北京铁...
  • 3篇北京世纪坛医...
  • 1篇唐山机车车辆...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支文靖
  • 9篇武万水
  • 5篇李苗
  • 5篇唐泓
  • 5篇孙黎明
  • 4篇张蕾
  • 4篇王起风
  • 4篇唐泓
  • 3篇李苗
  • 3篇孙艳玲
  • 3篇孙黎明
  • 2篇吴素芬
  • 2篇杜淑旭
  • 1篇郭建锋
  • 1篇郭建锋
  • 1篇曹兆华
  • 1篇王兴河
  • 1篇曹峻梅
  • 1篇石静莹

传媒

  • 4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中国小儿血液
  • 2篇白血病.淋巴...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铁道医学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国厂矿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3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碱化水化对大剂量甲氨喋呤药物代谢的影响及作用被引量:2
2008年
孙艳玲李苗武万水唐泓曹峻梅孙黎明支文靖
关键词:白血病淋巴细胞急性甲氨喋呤
大剂量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两例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03年
孙黎明支文靖武万水张蕾王起风唐泓李苗
关键词:大剂量左旋门冬酰胺酶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先天性白血病一例
1997年
曹兆华支文靖吕一平孙力
关键词:白血病先天性病例报告
过敏性紫癜腹型合并脑出血一例被引量:2
1997年
过敏性紫癜腹型合并脑出血一例支文靖吴素芬张葵武万水患儿女,7岁。因腹痛伴频繁呕吐1天入院。脐周痛呈阵发性加剧。呕吐10余次呕吐物均为胃内容物、胆汁及粘液。两天未排便,排气。体检:发育好,心,肺无异常。腹肌紧张,有压痛,反跳痛阳性。腹部X线片见气、液平...
支文靖吴素芬张葵武万水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合并症脑出血病例报告
COALL-97方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及实验室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 引用德国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协作组 (cooperativeALLstudygroup ,COALL)的COALL 97方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从临床疗效防治及目前国内外选用有效治疗ALL的药物 ,左旋门冬酰胺酶 (L Asp)的药代动力学方面 ,探讨在我国治疗儿童ALL的最佳方案及L Asp的最佳给药方式。方法 ALL患儿 1 2例自愿接受COALL 97方案在我院完成早期强化治疗后 ,回当地继续口服巯基嘌呤 (6 MP) /硫鸟嘌呤 (6 TG)加甲氨蝶呤 (MTX)持续治疗 ,每隔 3个月、半年来院复查 ,总疗程 1 .5~ 2 .0年。结果 诱导治疗后d1 4做骨髓检查 8例呈缓解骨髓像 ,治疗 2 8d后 1 2例均完全缓解 (CR) ,CR率1 0 0 % ,HR ALL患儿 1例CR后 1 0个月时骨髓复发并重症感染死亡。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技术 (HR HPLC)检测 1次注射 40 0 0 0U/m2 L Asp后能使血清和脑脊液 (CSF)中门冬酰胺 (ASN)浓度降低 ,并持续至第 5周后回升。 结论 COALL 97方案可被我国ALL患儿所接受 ;在治疗ALL的临床实践中 ,该方案确有可借鉴之处 ;1次 / 2~ 6周静脉注射 40 0 0 0U/m2 L Asp联合化疗的用药方式不仅作用强、持续时间长 ,耐药性小、不良反应少 ,且避免患儿每天或隔天静脉注射痛苦及患儿家长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孙黎明支文靖武万水唐泓张蕾王起风李苗
关键词:儿童
细胞体外药敏试验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临床治疗及预后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分析在临床危险因素分型基础上,依据细胞体外药物敏感性确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儿童ALL的可行性。方法留取50例ALL患儿治疗前骨髓/外周血液标本,行细胞体外药敏试验;将白血病细胞对泼尼松(PRED)、长春新碱(VCR)、门冬酰胺酶(ASP)3种药物敏感程度进行积分(PVA积-分)。每种药物的积分为1分(高度敏感)、2分(中度敏感)、3分(不敏感/耐药),3种药物总积分分为3+4分(高度敏感)、5~7分(中度敏感)、8+9分(不敏感/耐药);临床按传统危险因素分型之后,依据PVA积-分为患儿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 50例患儿全部完成诱导缓解治疗,完全缓解(CR)率100%。中位随访时间63个月。复发、死亡14例,无事件生存(EFS)率64.3%;PVA积-分3+4分24例,死亡1例,EFS率96.1%;PVA积-分5~7分15例,死亡4例,EFS率79.7%(t=3.737,P=0.002);PVA积-分8+9分11例,死亡9例,EFS率54.2%(t=2.448,P=0.028)。结论在危险因素分型基础上,依据PVA积-分确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不仅避免标危ALL患儿因耐药使化疗方案强度不足,CR之后易复发,导致生存期缩短,而且可避免高危ALL患儿因过强化疗后的治疗相关毒性及死亡。PVA积-分是对ALL传统危险因素分型的补充。
孙黎明李苗杜淑旭武万水支文靖唐泓孙艳玲
关键词:药物敏感试验四甲基偶氮唑蓝法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大剂量静脉滴注门冬酰胺酶治疗后脑脊液门冬酰胺浓度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测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患儿大剂量静注门冬酰胺酶 (ASP)治疗前、后脑脊液 (CSF)中门冬酰胺 (ASN)浓度 ,从临床及药代动力学方面 ,探讨ASP在中枢神经系统 (CNS)白血病治疗中的药理作用及最佳给药方式。方法  10例ALL患儿分别 4次接受德国小儿白血病协作组多中心协作治疗方案 (COALL 97)中的主要药物ASP(每隔 4~ 6周 1次静脉注射 4 0 0 0 0U/m2 )的联合化疗。在静脉注射L ASP前及给药后第1、3、4、5周采集CSF ,用安捷伦高效流相色谱仪检测CSF中ASN浓度 ,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CSF中ASN浓度分别为 :给药前 1.894± 0 .5 8μmol/L ;给药后第 1周 0 .0 5 6± 0 .0 13μmol/L ;第 3周 0 .117± 0 .0 0 0 0 8μmol/L ;第 4周 0 .2 12± 0 .0 13μmol/L ;第 5周 0 .897± 0 .0 89μmol/L。ALL患儿应用L ASP后CSF中ASN浓度明显降低 (P <0 .0 5 ) ,同时测定CSF中谷氨酰胺浓度在给药前后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1次注射 4 0 0 0 0U/m2 ASP后能使CSF中ASN浓度降低并持续至第 5周后回升。
孙黎明支文靖武万水唐泓张蕾王起风李苗
关键词:脑脊液门冬酰胺酶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大剂量门冬酰胺酶治疗后脑脊液门冬酰胺浓度测定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从临床及药代动力学方面,探讨ASP在CNS白血病的药理作用及最佳给药方式。方法:10例ALL,患儿分别4次接受了德国小儿白血病协作组多中心协作治疗方案(COALL-97)中的主要药物ASP(每隔4周-6周1次静脉注射4×10^4U/m^2日本协和发酵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L-ASP)的联合化疗。检测静脉注射L-ASP前及给药后第1周,第3周,第4周,第5周CSF中的ASN浓度。结果:CSF中ASN浓度均值分别为:给药前1.894 μmol/L,给药后第1周0.056 μmol/L,第3周0.117 μmol/L,第4周0.212 μmol/L,第5周0.897 μmol/L;每例患儿应用L-ASP后CSF中ASN浓度明显降低(P<0.05),同时测定CSF中谷氨酰胺浓度在给药前及给药后均无显著变化。结论:1次注射4×10^4U/m^2ASP后能使CSF中ASN浓度降低并持续至第5周后回升。有预防或治疗CNS白血病的作用。
孙黎明支文靖武万水唐泓张蕾王起风李苗
关键词:脑脊液门冬酰胺酶白血病
AML-BFM-93方案治疗儿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
2004年
孙黎明支文靖武万水唐泓李苗
关键词:白血病粒细胞性儿童急性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长期生存与危险因素的关系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ALL疗效、长期生存与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采用德国儿童血液、肿瘤协作组ALL治疗方案(COALL-97/GPOH)治疗的50例ALL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患儿全部完成诱导缓解治疗,完全缓解(CR)率100%。其中随访时间最长者103个月,最短6个月,中位数63个月,复发/死亡14例,无事件生存率(EFS)为64.3%。高危ALL(HR-ALL)19例,标危-ALL(LR-ALL)31例,EFS分别为66.3%和84.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83,P=0.010)。年龄≥10岁18例,<10岁32例,EFS分别为65.3%和82.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2,P<0.01)。初发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25×109L-117例,<25×109L-133例,EFS分别为77.9%和82.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81,P<0.01)。B-ALL44例,T-ALL 6例,EFS分别为81.6%和53.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6,P<0.01)。细胞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及白血病细胞对泼尼松(PRED)、长春新碱(VCR)及门冬酰胺酶(ASP)的敏感程度积分(PVA-积分)和例数分别为3+4分24例、5-7分15例、8+9分11例,EFS分别为96.1%、79.7%和54.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37,P<0.002;χ2=2.448,P<0.028)。有完整染色体及基因检查资料的患儿27例。其中TEL/WT1(+)5例,死亡1例;BCR/ABL(+)4例,死亡3例;E2A/PBX1(+)并染色体t(1;19)和染色体t(3;7)t(12;22)各1例,2例均死亡。结论年龄、初发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免疫亚型是评估预后的重要因素;PVA-积分是对ALL临床危险因素分型的补充,使ALL临床分型更细致准确及治疗方案更加个体化。
孙黎明李苗杜淑旭武万水支文靖唐泓孙艳玲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