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扈宏杰

作品数:46 被引量:210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电气工程
  • 5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7篇神经网
  • 17篇神经网络
  • 13篇伺服
  • 13篇转台
  • 12篇伺服系统
  • 11篇控制系统
  • 11篇仿真
  • 10篇仿真转台
  • 7篇永磁
  • 7篇飞行
  • 7篇飞行仿真
  • 7篇飞行仿真转台
  • 6篇电动机
  • 6篇永磁同步
  • 6篇自适应控制
  • 6篇观测器
  • 5篇电机
  • 5篇鲁棒
  • 5篇基于神经网络
  • 5篇非线性

机构

  • 45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飞思卡尔半导...

作者

  • 46篇扈宏杰
  • 13篇尔联洁
  • 4篇刘强
  • 3篇吕博
  • 3篇吴森堂
  • 3篇刘金琨
  • 3篇战平
  • 3篇王林
  • 3篇王希洋
  • 3篇于艳松
  • 3篇孟召赞
  • 2篇赵博
  • 2篇陈敬泉
  • 2篇李德地
  • 2篇刘强
  • 2篇陈文彪
  • 2篇林大鹏
  • 2篇陈鹏亮
  • 2篇王元哲
  • 2篇赵鸿宇

传媒

  • 5篇自动化与仪表
  • 5篇电气传动
  • 4篇自动化应用
  • 3篇系统工程与电...
  • 3篇系统仿真学报
  • 2篇机床与液压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中国系统仿真...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自动化仪表
  • 1篇控制理论与应...
  • 1篇微电机
  • 1篇电工技术杂志
  • 1篇电光与控制
  • 1篇计算机测量与...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中国系统仿真...
  • 1篇中国航空学会...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仿真转台信号处理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真转台信号处理装置和方法,包括:细分模块101,包括第一细分芯片104和第二细分芯片105,分别用于处理第一光电编码器信号和第二光电编码器信号,将其转化为计数脉冲;控制模块102,包括:控制芯片,用于通...
扈宏杰赵诗雨
文献传递
基于神经网络的伺服控制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提出了一种应用于伺服系统的神经网络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有效的补偿了伺服系统的非线性,抑制了干扰,提高了伺服系统的跟踪精度和鲁棒性。另外,本发明对伺服系统的控制不需要建立在对象精...
扈宏杰王林战平王希洋吕博
文献传递
飞行仿真转台耦合力矩分析及其补偿控制被引量:11
2006年
对于高精度的飞行仿真转台,影响其精度的因素很多,如三轴同时转动时的惯量耦合及负载重心与回转中心不重合等原因而造成的不平衡力矩,本文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转动惯量与转角、负载偏载力矩与转角的函数关系,通过仿真计算说明,外框的转动惯量,内框的偏载力矩受耦合影响最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控制系统的补偿方法,为转台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扈宏杰于艳松
关键词:飞行仿真转台转动惯量
基于DSP+FPGA的PMSM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2015年
为解决电动六自由度并联运动平台大功率永磁同步电动缸的驱动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DSP+FPGA的高集成控制系统;阐述了主控板、电源功率板及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法,并对基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的控制算法实现进行了详细介绍;实验结果表明,在负载波动条件下,系统具有良好的实时性、鲁棒性,抗干扰能力强;基于DSP+FPGA的控制系统兼具通用性与拓展性,为大功率永磁同步伺服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在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扈宏杰侯腾林大鹏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DSPFPGASVPWM
以码盘为传感器的永磁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
1998年
概述直流电动要,感应电动机,永磁电动机在电动机伺服系统应用中的不同特点,介绍了一种新颖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结构形式,建立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并确立其磁场定向矢量控制方式,设计了以混合式光电码盘作传感器的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系统,给出其实验结果和结论。.
张万锋扈宏杰
关键词:永磁电机光电码盘矢量控制系统伺服系统电机
基于DSP的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被引量:4
2003年
介绍了一种基于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 0LF2 4 0 7的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原理。给出了基于AD2S90和AD2S99的旋转变压器
扈宏杰尔联洁吴森堂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系统DSPTMS320LF2407数字信号转换
电动舵机的一种自适应离散滑模控制方法被引量:1
2015年
鉴于滑模控制对系统的非线性摩擦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滑模控制是解决电动舵机低速非线性问题的一个较好的控制方法。但由于趋近率参数和离散控制系统采样时间的影响,使得传统的滑模控制方法存在较为强烈的抖振现象。为解决这个问题,文中基于Lyapunov理论设计了一种新型自适应离散滑模控制器,该控制算法可根据系统当前状态在线不断调整趋近率参数,有效地消除了控制过程中的抖振现象。给出了该算法的推导过程及稳定性证明,仿真结果进一步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扈宏杰李昊
关键词:电动舵机离散滑模控制稳定性
基于神经网络补偿的PID控制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5
2000年
经典 PID方法的控制参数难以精确整定 ,且依赖于对象的数学模型 ,故自适应性较差 ,很难适应具有非线性、时变不确定性的被控对象 ,控制精度难以保证。文中研究了在近似参数 PID控制基础之上 ,采用 RBF神经网络进行补偿控制的综合控制方法。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鲁棒性和跟踪性能均优于经典
扈宏杰陈敬泉刘强尔联洁
关键词:补偿控制PID控制数学模型神经网络
高精度伺服系统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研究
经典的、基于对象模型的PI控制方法简单、易于实现,但对于一些负载扰动和模型参数的变化,往往不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自适应PI的控制方法,利用负载干扰观测器和神经网络自适应地调整PI控制器的...
扈宏杰孟召赞
关键词:伺服系统干扰观测器神经网络
文献传递
神经网络控制理论的研究及其在高精度仿真转台系统中的应用
该课题系统地分析了飞行仿真转台系统的数学模型,着重分析了系统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对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从控制的角度对神经网络进行了系统分析,给出了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的对角回归神经网络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
扈宏杰
关键词:对角回归神经网络神经网络控制LYAPUNOV稳定性轨迹跟踪控制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