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戚诚

作品数:28 被引量:123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细胞
  • 9篇胰腺
  • 9篇腺癌
  • 9篇化疗
  • 8篇胰腺癌
  • 7篇蛋白
  • 6篇血管
  • 6篇胰腺癌细胞
  • 6篇肿瘤
  • 6篇腺癌细胞
  • 6篇内皮
  • 6篇癌细胞
  • 5篇血管内皮
  • 5篇癌患者
  • 4篇蛋白2
  • 4篇食管
  • 4篇栓塞
  • 4篇细胞生长
  • 4篇相关蛋白
  • 4篇化疗栓塞

机构

  • 28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大学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石家庄铁路职...
  • 1篇河北省中医院

作者

  • 28篇戚诚
  • 16篇赵晓东
  • 13篇刘博
  • 9篇闫长青
  • 6篇张建生
  • 5篇刘学臣
  • 5篇王文斌
  • 5篇刘三光
  • 4篇李渡斌
  • 4篇尚华
  • 3篇张立超
  • 3篇赵爽
  • 3篇胡宁
  • 2篇秦建章
  • 2篇耿左军
  • 2篇雷建明
  • 2篇赵玉沛
  • 2篇刘学青
  • 1篇李彦格
  • 1篇刘宏祥

传媒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山东医药
  • 3篇河北医药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临床荟萃
  • 2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3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复肾的影像学诊断被引量:3
2003年
肖志军高国栋尚华李英杨海庆戚诚
关键词:重复肾影像学诊断计算机体层摄影术静脉肾盂造影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内皮抑素在肝硬化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和内皮抑素(endostatin)在肝硬化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从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肝硬化患者22例,记为实验组;另选同期10例正常肝脏组织作为正常组。分别用HE和Masson三色染色观察两组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两组中VEGF,bFGF,Endostatin蛋白表达。结果 (1)HE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实验组镜下肝脏组织中纤维条索明显增多,有明显的假小叶生成,其间广泛分布炎性细胞,汇管区结构明显消失,肝细胞有不同程度地坏死,纤维增生也更加明显;(2)免疫组织化学:正常组VEGF,bFGF和Endostatin的蛋白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06±0.03,0.08±0.05和0.07±0.02;实验组VEGF,bFGF和Endostatin的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16±0.02,0.14±0.03和0.14±0.01;与正常组相比,实验组VEGF,bFGF和Endostatin表达明显上调,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ELISA试验:正常组VEGF,bFGF和Endostatin的吸光度(OD值)分别为283.05±14.32,30.03±2.11和4 350.63±636.66;实验组VEGF,bFGF和Endostatin的OD值分别为539.63±160.28,63.99±33.28和8 194.75±1 319.28;与正常组相比,实验组VEGF,bFGF和Endostatin表达均明显上调,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VEGF,bFGF和Endostatin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这些蛋白的表达与肝硬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段佳悦史清峰王明光戚诚闫长青
关键词:肝硬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内皮抑素
VEGFsiRNA、bFGFsiRNA对胰腺癌细胞bFGF mRNA、蛋白表达的影响
2012年
目的观察VEGFsiRNA和bFGFsiRNA对胰腺癌sw1990、Panc-1及PCT-3细胞bFGF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用VEGFsiRNA和bFGFsiRNA处理胰腺癌sw1990、Panc-1及PCT-3细胞,用RT-PCR法检测bFGF mRNA表达变化,用ELISA法检测bFGF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EGFsiRNA处理后PCT-3、Panc-1、sw1990细胞bFGF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0±0.05、0.81±0.09、0.46±0.06,bFGFsiRNA处理后分别为0.08±0.01、0.10±0.04、0.15±0.08,对照组分别为0.42±0.02、0.62±0.03、0.22±0.03。VEGFsiRNA处理后Panc-1、sw1990细胞bFGF mRNA表达强于对照组(P均<0.05),VEGFsiRNA处理后PCT-3细胞bFGF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P>0.05。bFGFsiR-NA处理后PCT-3、Panc-1细胞bFGF mRNA表达弱于对照组(P均<0.05),bFGFsiRNA处理后sw1990细胞bFGF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P>0.05。VEGFsiRNA处理后PCT-3、Panc-1、sw1990细胞培养液上清液bFGF蛋白浓度为(490.57±125.23)pg/mL、(77.49±10.07)pg/mL、(13.35±1.63)pg/mL,bFGFsiRNA处理后分别为(142.78±13.95)pg/mL、(11.41±8.14)pg/mL、(2.26±0.65)pg/mL,对照组分别为(316.29±57.39)pg/mL、(36.44±12.29)pg/mL、(3.87±0.42)pg/mL。VEGFsiRNA处理后sw1990、Panc-1细胞培养液上清液中bFGF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5),PCT-3细胞培养液上清液bFGF浓度与对照组相比P>0.05。bFGFsiRNA处理后PCT-3、Panc-1、sw1990细胞培养液上清液中bFGF浓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 bFGFsiRNA抑制胰腺癌细胞bFGF mRNA、蛋白表达;VEGFsiRNA上调胰腺癌细胞bFGF mRNA、蛋白表达。
闫长青赵玉沛刘三光戚诚张建生王文斌
关键词:胰腺癌小干扰RNA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华蟾素胶囊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讨华蟾素胶囊联合同步放化疗在晚期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患者接受华蟾素胶囊联合5-氟尿嘧啶和顺铂化疗及同步放射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5-氟尿嘧啶和顺铂化疗联合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远期生存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有效率为75.0%,对照组患者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白细胞减少、恶心、肌痛和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47.5%、35.0%、20.0%和55.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2.5%、57.5%、42.5%和7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对照组患者为12个月,两组患者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胶囊联合5-氟尿嘧啶和顺铂及同步放疗用于晚期食管癌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提高远期生存率,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戚诚赵晓东刘博李渡斌
关键词:华蟾素食管肿瘤药物疗法
胆囊癌诊疗80例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胆囊癌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的相关指标,提高早期诊断率,最终达到改善预后。方法收集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治疗的胆囊癌患者80例,以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患者90例作为对照,对2组进行组间比较及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组间在患病年龄、腹胀纳差、胆囊占位、胆囊壁厚、肝门区肿大淋巴结、肝内外胆管扩张间存在差异;在实验室检查方面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tigen 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tigen 125,CA125)、糖类抗原50(carbohydrate atigen 50,CA50)、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e,ALP)、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γGGT)、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存在差异。结论原发性胆囊癌的起病隐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综合超声、CT、实验室检查可提高胆囊癌术前诊断率。控制胆囊癌的高危因素能有效预防胆囊癌的发生,从而改善预后。对于胆囊癌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是胆囊癌临床治疗的关键。胆囊癌的临床分期对胆囊癌的预后影响大。提高胆囊癌早诊率是提高胆囊癌治疗水平的关键。
闫长青刘学青秦建章戚诚张建生郭建华
关键词:胆囊肿瘤预后
华蟾素胶囊口服联合放化疗对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肿瘤体积的影响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观察华蟾素胶囊口服联合放化疗对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肿瘤体积的影响。方法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5-氟尿嘧啶加顺铂化疗联合放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华蟾素胶囊,3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治疗后半年大体肿瘤体积(GTV),计算两组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治疗后半年体积退缩率(VRR),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治疗后半年GTV均较治疗前减少(P均<0.05),但两组各时点比较P均>0.05。两组2个疗程后VRR均较1个疗程后低(P均<0.05),但两组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治疗后半年比较P均>0.05。治疗组骨髓抑制Ⅰ、Ⅱ度16例,Ⅲ、Ⅳ度4例,对照组分别为24、6例,治疗组肝毒性Ⅰ、Ⅱ度3例,Ⅲ、Ⅳ度0例,对照组分别为7、3例,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华蟾素胶囊口服联合放化疗可缩小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肿瘤体积,与单独放化疗相比无明显优势,但前者骨髓抑制、肝毒性不良反应少。
戚诚赵晓东刘博李渡斌
关键词:大体肿瘤体积
AFAP-1L2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胰腺导管腺癌(PDAC)组织中肌动蛋白丝相关蛋白1相似蛋白2(AFAP-1L2)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3对配对的PDAC及癌旁正常胰腺组织石蜡标本中的AFAP-1L2蛋白,分析其与PDA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qRT-PCR法检测21对配对新鲜PDAC及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的AFAP-1L2 mRNA。结果 AFAP-1L2蛋白在PDAC及癌旁正常胰腺组织石蜡标本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67.1%及28.8%,P<0.01;AFAP-1L2蛋白高表达与肿瘤直径、TNM分期、血管浸润、淋巴转移及术后肝转移有关(P均<0.05)。新鲜PDAC组织及癌旁正常胰腺组织AFAP-1L2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429±0.317及0.672±0.298,P均<0.01。结论 AFAP-1L2蛋白及基因在PDAC组织中高表达,在PDA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刘博戚诚赵晓东
关键词:胰腺导管腺癌正常胰腺组织
下调AFAP-1L2表达对人胰腺癌细胞吉西他滨化疗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下调AFAP-1L2表达对胰腺癌细胞吉西他滨(Gem)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对胰腺癌细胞的杀灭作用。方法构建靶向siAFAP-1L2干扰质粒下调AFA-1L2表达,转染MIAPACA-2细胞,以Western blot法及(qRT)-PCR法检测转染效率;MTT检测AFAP-1L2下调后细胞存活率。对siAFAP-1L2转染MiaPaCa-2细胞给予吉西他滨干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siNegative control组比较,给予不同浓度梯度siAFAP-1L2转染MIAPACA-2细胞,siAFAP-1L2组细胞存活率较低(P<0.05);MiaPaCa-2细胞在培养24、48、72、96 h后,转染siAFAP-1L2组细胞在48 h后存活率较低(P<0.05);siAFAP-1L2转染后细胞存活率与siAFAP-1L2转染浓度和时间具有相关性(r=-0.921,r=-0.907)。将化疗药Gem 20 nmol/L加入分别以不同浓度梯度siAFAP-1L2转染的胰腺癌细胞48 h后,与siNegative control组比较,siAFAP-1L2组细胞存活率较低(P<0.05);将化疗药Gem 20 nmol/L加入siAFAP-1L2 100 nmol/L转染的MiaPaCa-2细胞,培养24、48、72、96 h后,与siNegative control组比较,siAFAP-1L2组细胞在72、96 h后存活率较低(P<0.05);siAFAP-1L2转染后,Gem化疗细胞存活率与siAFAP-1L2转染浓度和时间具有相关性(r=-0.967,r=-0.984)。siAFAP-1L2+Gem组与siAFAP-1L2组凋亡率分别为37.28%、1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调AFAP-1L2表达可增强胰腺癌细胞对吉西他滨化疗的敏感性,促进对胰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可作为胰腺癌治疗的靶向候选基因。
刘博戚诚赵爽赵晓东刘学臣张立超石畅
关键词:胰腺癌吉西他滨
AFAP-1L2对胰腺癌细胞侵袭及转移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AFAP-1L2表达下调对胰腺癌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人胰腺癌SW1990细胞分别转染靶向AFAP-1L2的干扰质粒si AFAP-1L2和阴性对照si RNA,以未处理的SW1990细胞为空白对照,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以及肿瘤浸润相关分子的蛋白与m RNA变化;免疫共沉淀法检测AFAP-1L2蛋白与p85α蛋白相互作用关系。结果:与空白对照SW1990细胞比较,转染si AFAP-1L2下调AFAP-1L2后,SW1990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85α及α-p Akt表达降低,α-Akt表达升高(均P<0.05),MMP-9与E-cadherin表达无变化(均P>0.05);转染阴性对照si RNA的SW1990细胞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均P>0.05)。免疫共沉淀显示,胰腺癌SW1990细胞中AFAP-1L2蛋白与p85α蛋白存在相互作用。结论:AFAP-1L2可能通过与p85α相互作用调控PI3K/Akt通路,从而影响胰腺癌细胞的迁移及浸润,下调AFAP-1L2表达能抑制胰腺癌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
刘博戚诚刘学臣赵晓东
关键词:胰腺肿瘤肿瘤侵润
多排螺旋CT与3.0T磁共振成像对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效果分析被引量:21
2017年
背景多排螺旋CT(MDCT)与磁共振成像(MRI)均为目前临床辅助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但这两种检查各有其优势与劣势。目的对比分析MDCT和3.0T MRI对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探讨临床医生如何为可疑胆管结石患者选择更合理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方法对2009-06-18至2014-10-21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56例可疑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于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前2周内行MDCT、3.0T MRI检查,以ERCP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假阴性率(漏诊率)、特异度、假阳性率(误诊率)等指标。结果 MDCT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灵敏度、漏诊率、特异度、误诊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25.6%、74.4%、100.0%、0、100.0%、28.9%,3.0T MRI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灵敏度、漏诊率、特异度、误诊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9.8%、30.2%、100.0%、0、100.0%、50.0%。3.0T MRI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灵敏度高于MDCT,漏诊率低于MDCT(P<0.001)。两种方法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特异度和误诊率相同。结论临床怀疑肝外胆管结石的患者,若条件允许,建议首选MRI检查。
宋立尚华戚诚耿左军雷建明侯森林李颖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胆总管结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