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采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4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广州市农业科技招标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唐鱼
  • 2篇摄食
  • 2篇食蚊鱼
  • 2篇水温
  • 2篇迁移
  • 1篇野外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标记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游泳
  • 1篇日轮
  • 1篇摄食节律
  • 1篇摄食率
  • 1篇尼罗
  • 1篇尼罗罗非鱼
  • 1篇切除
  • 1篇确证
  • 1篇组织切除
  • 1篇溪流
  • 1篇临界游泳速度

机构

  • 6篇暨南大学

作者

  • 6篇徐采
  • 5篇林小涛
  • 4篇姚达章
  • 3篇陈国柱
  • 2篇孙军
  • 2篇许忠能
  • 2篇赵天
  • 2篇刘明中
  • 1篇张鹏飞
  • 1篇何耀升
  • 1篇王彦霏

传媒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生态科学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第七届湘、鄂...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食蚊鱼摄食特性及其与浮游动物和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5
2012年
2008年11月—2009年4月,利用分时段采样法对广州暨南大学明湖内食蚊鱼在秋季(11月)、冬季(12—2月)、春季(3—4月)3个季节的摄食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其与湖内浮游动物群体数量动态、光照和水温的关系。结果表明:食蚊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对枝角类和桡足类有较强的选择性;明湖日平均水温与浮游动物日平均丰度在3个季节间有显著差异,而食蚊鱼消化道饱满指数的差异不显著;食蚊鱼消化道饱满指数在这3个季节的变化与浮游动物丰度、水温、光照在这3个季节的变化无明显的相关;无论哪个季节,食蚊鱼在白天时段(10:00—18:00)的消化道饱满指数均高于夜间(22:00—6:00),表现出白天高峰型的摄食节律;光照是影响食蚊鱼昼夜摄食节律的主要因素,而水温、浮游动物丰度的昼夜变化与食蚊鱼的昼夜摄食节律没有显著相关。
姚达章陈国柱林小涛赵天徐采
关键词:食蚊鱼摄食节律浮游动物光照水温
切鳍标记对唐鱼游泳能力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本研究通过测定完全切除背鳍、臀鳍、尾鳍或双侧胸鳍后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临界游泳速度来评价切鳍标记对游泳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速度增量(ΔU)为36 mm/s,持续时间(Δt)分别为5 min、10 min、15 min、20 min、25 min、30 min的条件下,唐鱼临界游泳速度会随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鳍组织完整的唐鱼[体长(24±1)mm],在不同持续时间(Δt)条件下,其绝对临界游泳速度(Uacrit)为(251.98±11.04)^(333.78±12.44)mm/s;同等条件下,切除唐鱼的背鳍或臀鳍均不会对其绝对临界游泳速度造成显著影响(P>0.05),但切除尾鳍或胸鳍后其临界游泳速度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降低(P<0.01),切除尾鳍后绝对临界游泳速度平均下降47.20%,切除胸鳍后平均下降22.98%,后二者间也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研究表明,背鳍切除可作为野外唐鱼短期标记-重捕的手段之一。
刘明中林小涛许忠能徐采姚达章
关键词:唐鱼临界游泳速度迁移
不同流速和饵料密度下食蚊鱼与唐鱼的摄食率比较被引量:1
2013年
研究通过比较外来入侵物种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和土著濒危物种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在不同流速和饵料密度条件下的摄食特点来评价两者对溪流环境的适应能力。实验共设5个流速梯度(0 bl/s,1.5 bl/s,3.5 bl/s,5.5 bl/s,7.5 bl/s)和3个饵料密度梯度(500 ind/L,1 500 ind/L,3 000 ind/L)。摄食一定时间后通过计数鱼体消化管内的丰年虫无节幼体个数来表示鱼的摄食率。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流速和不同饵料密度下,唐鱼摄食率的变化幅度都小于食蚊鱼。食蚊鱼的摄食率显著受到水流速度和饵料密度以及两者交互作用的影响,表现为随着水流速度的上升而极显著地降低,而随着饵料密度的上升而极显著地升高。而唐鱼摄食率则随水流速度的增大而显著下降,但其摄食率不受饵料密度及其与水流两者交互作用的影响。
刘明中姚达章林小涛徐采许忠能孙军
关键词:唐鱼食蚊鱼摄食率流速饵料密度
广东东江外来尼罗罗非鱼年轮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12年
以养殖群体为对照,研究了广东东江外来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鳞片、腹鳍棘、鳃盖骨、脊椎骨和矢耳石5种年龄材料的年轮结构特征。与养殖群体相比,整体上东江种群年轮的清晰度及对比度更高。结合周年水温数据,推测东江尼罗罗非鱼在1 3月份低温期形成1个年轮标志,而其副轮较多的特征可能与繁殖活动有关。在5种年龄材料中,以矢耳石的轮纹特征最为明显,且规律性强,而鳃盖骨和鳞片受副轮影响,可读性最低。5种年龄材料的可读性由大到小顺序为矢耳石、脊椎骨、腹鳍棘、鳃盖骨、鳞片。
张鹏飞林小涛孙军陈国柱何耀升徐采王彦霏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水温繁殖
月鳢仔鱼耳石的荧光标记及其日轮确证被引量:5
2012年
利用茜素络合物对体长(9.99±0.56)mm的月鳢(Channa asiatica)仔鱼耳石进行浸泡标记试验。结果表明,经荧光显微镜检测,80 mg/L、100 mg/L和120 mg/L的溶液浸泡24 h后均可以在月鳢仔鱼的耳石上形成橘红色标记环,星耳石、微耳石和矢耳石的标记率均为100%;其中,以星耳石标记环荧光强度最大,且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也可观察到紫红色标记环。经100 mg/L和120 mg/L溶液浸泡后,月鳢仔鱼在其后饲养阶段出现较高的死亡率,显示高浓度茜素络合物溶液对月鳢仔鱼有一定毒性。标记后星耳石上的新增轮纹数(N)和饲养天数(D)密切相关,其线性方程为:N=0.9291D-0.2974(R2=0.9793,n=64,P<0.01),斜率0.9291与1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星耳石上的生长轮即为日轮。研究表明,在追踪月鳢仔鱼迁移行为时,可采用80 mg/L的茜素络合物溶液对其星耳石进行染色标记。
徐采陈国柱林小涛姚达章赵天
关键词:耳石日轮
唐鱼标记技术与野外放流重捕初步研究
2012年7月,通过剪背鳍的标志方法以及放流重捕研究了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成鱼(26.21±3.23mm)在农田溪流和森林溪流雨季时期的短期迁移规律.结果表明:标志鱼背鳍在10-15d之内不会...
徐采陈国柱林小涛刘明中孙军
关键词:唐鱼溪流迁移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