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蔚文

作品数:24 被引量:45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3篇幽门螺
  • 22篇螺杆菌
  • 21篇幽门螺杆菌
  • 7篇耐药
  • 6篇幽门螺杆菌感...
  • 6篇螺杆菌感染
  • 6篇杆菌感染
  • 5篇克拉霉素
  • 4篇短程
  • 4篇短程三联疗法
  • 4篇三联疗法
  • 4篇基因
  • 4篇根除幽门螺杆...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呋喃唑酮
  • 3篇唑酮
  • 2篇氧氟沙星
  • 2篇粘膜
  • 2篇致病

机构

  • 21篇上海第二医科...
  • 4篇上海市消化疾...
  • 4篇沪东造船厂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消化疾病...

作者

  • 24篇徐蔚文
  • 23篇萧树东
  • 20篇刘文忠
  • 8篇施尧
  • 5篇张德中
  • 5篇梁晓
  • 5篇李晓波
  • 4篇陆红
  • 4篇史彤
  • 3篇吴叔明
  • 2篇陈胜良
  • 2篇陈晓宇
  • 2篇彭延申
  • 2篇郑雄
  • 1篇陆红
  • 1篇潘志军
  • 1篇潘嬿
  • 1篇应春妹
  • 1篇梁晓
  • 1篇谷新云

传媒

  • 13篇胃肠病学
  • 4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上海医学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1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海地区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3’区和vacA基因的多态性分析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0年
探讨上海地区人群中幽门螺杆菌(H.pylori)cagA基因3’区和vacA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99株H.pylori菌株分离自17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2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19例胃溃疡(GU)、23例十二指肠溃疡(DU)和19例胃癌(GC)患者。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H.pylori菌株的cagA基因3’区和vacA基因信号序列及中间区等位基因进行扩增和检测。结果:99株H.pylori菌株中84株(84.8%)cagA基因阳性,其3’区产物大小均约650bp,属A型。vacA基因信号序列仅检出sla型,见于从94.1%(16/17)的CSG、952%(20/21)的CAG、89.5%(17/19)的GU、87.00(20/23)的DU和89.5%(17/19)的GC患者中分离的菌株(P=0.87);中间区等位基因仅检出m2型,见于从70.6%(12/17)的CSG、71.4%(15/21)的CAG、63.20(12/19)的GU、73.9%(17/23)的DU和57.9%(11/19)的GC患者中分局的菌株(P=0.72)。结论:上海地区人群中H.pylori菌株的cagA基因3’区相对保守;绝大多数vacA基因属sla/m2型。本研究结果不支持这些基因的多态性与H.pylori感染临床结局相关的观点。
李晓波刘文忠萧树东徐蔚文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基因多态性胃肠疾病
口服疫苗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利用感染人类幽门螺杆菌(H.pyloi)的小鼠模型,研究H.pylori粗制抗原与霍乱毒素(CT)或重组霍乱毒素B亚单位(rCTB)组成的口服疫苗预防H.pylori感染的作用。方法:无特殊病原菌级C57BL/6小鼠分为4组,通过灌胃方法分别予各组小鼠以H.pylori超声粉碎抗原1mg加CT10μg、H.pylori超声粉碎抗原1mg加rCTB10μg、单纯H.pylori超声粉碎抗原1mg和生理盐水,每周1次,共4次。最后1次免疫后1周以5×108/只的活力悉尼株H.pylori攻击小鼠,隔日1次,共3次。最后1次攻击后2周处死小鼠,取胃粘膜分别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涂片、培养及组织学检查,鉴定H.pylori感染状况。结果:H.pylori超声粉碎抗原加CT组对H.pylori感染的保护率为4/6,H.pylori超声粉碎抗原加rCTB组与单纯H.pylori超声粉碎抗原组的保护率为1/7,生理盐水组的保护率为0/6。结论:H.pylori超声粉碎抗原加CT组成的日服疫苗具有预防H.pylori感染的作用,rCTB的佐剂作用不明显。
史彤李晓波刘文忠徐蔚文陈晓宇萧树东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口服疫苗佐剂
幽门螺杆菌体外诱导耐药试验和耐药率监测被引量:92
2003年
目的 抗生素耐药越来越被公认为是根除幽门螺杆菌 (Hp)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比较根除Hp常用抗生素耐药性发生倾向和监测耐药率。 方法 选用 7株敏感菌株 (其中 2株为标准菌株 )进行阿莫西林、四环素、呋喃唑酮、甲硝唑和克拉霉素 5种抗生素的体外诱导耐药试验。随机选取 2 0 0 0~ 2 0 0 1年间保存的 16 5株菌株 ,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 (MIC) ,对上述 5种抗生素进行耐药监测。结果 体外诱导试验显示 ,7株Hp中 5株诱导出甲硝唑耐药 ,且可诱导倍数最高。 5株诱导出四环素耐药。虽未诱导出克拉霉素耐药 ,但有 1株可诱导倍数较高。未诱导出阿莫西林或呋喃唑酮耐药 ,呋喃唑酮可诱导倍数最低。耐药监测甲硝唑耐药率为 4 9.7% (82 / 16 5 ) ,克拉霉素为 7.3% (12 / 16 5 ) ,阿莫西林为 1.2 % (2 / 16 5 ) ,四环素为 2 .4 % (4/ 16 5 ) ,呋喃唑酮为 1.2 % (2 / 16 5 )。结论 Hp对甲硝唑很容易产生耐药 ,对克拉霉素可产生耐药 ,对呋喃唑酮和阿莫西林不易产生耐药。除四环素外 ,Hp对其他 4种抗生素发生耐药的难易程度与实际监测的耐药率高低相关 。
梁晓刘文忠陆红徐蔚文萧树东
关键词:体外诱导耐药试验耐药率HP幽门螺杆菌
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中cagA阳性幽门螺杆菌的普遍易感性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明确cagA阳性幽门螺杆菌(H.Pylori)在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中的感染情况。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从3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30例慢性胃炎和6例胃癌,患者活检组织中分离培养出的H. Pylori菌株的cagA基因片段,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血清抗H.Pylori抗体,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血清抗CagA抗体。结果:用PCR方法测得的cagA基因阳性率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70%(21/30),慢性胃炎73%(22/30),胃癌83%(5/6)。66份血清标本抗H. Pylori抗体均为阳性。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得的抗CagA抗体阳性率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3%(25/30),慢性胃炎77%(23/30),胃癌83%(5/6)。结论:在我国人群中,cagA基因不能作为消化性溃疡的标志物,cagA阳性H. pylori在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患者中存在普遍易感性。
陈思玮张德中吴叔明徐蔚文应春妹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疾病幽门螺杆菌抗体生成CAGA基因
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检测──一种新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被引量:12
1999年
评估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HpSA)检测诊断HP感染的可靠性。方法:收集43例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粪 便标本,用一种市售的ELISA试剂盒检测HpSA;以尿素酶试验、培养和涂片染色检测Hp作为“金标准”,培养和/ 或涂片染色阳性定为Hp感染。结果:“金标准”诊断Hp阳性24例,阴性19例。“金标准”阳性的24例HpSA检测均阳 性,阴性的19例HpSA检测18例阴性和1例阳性。HpSA试验的敏感性为100%(24/24),特异性为94.7%(18/19),总的 诊断准确率为97.6%(42/43)。结论:HpSA试验是一简便、非侵入性、准确诊断Hp感染的新方法。
萧树东刘文忠邱夏地徐蔚文陆红袁耀宗董永勤
关键词:非侵入性诊断金标准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涂片染色
幽门螺杆菌27 kDa外膜蛋白的基因克隆和特性鉴定被引量:17
2002年
背景: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全球人群中感染范围最广的致病菌,现己被公认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并与胃腺癌和胃淋巴瘤的形成密切相关。而H.Pylori疫苗可能成为控制这一全球范围感染的有效措施,其研制和开发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目的:探索研制H.Pylori疫苗的新途径,对H.Pylori27kDa外膜蛋白(OMP27)进行基因克隆和特性鉴定。方法:培养和收集H.Pylori菌株NCTC11637,采用酚:氯仿抽提和纯化基因组DNA。分别设计引物P1和P2,并以该基因组DNA为模板,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OMP27基因片段。构建pQE30-OMP27重组表达载体时,pQE30质粒载体和纯化的PCR产物均用限制性内切酶Kpnl和HindⅢ双酶切,再用T4 DNA连接酶将双酶切后的目的基因片段OMP27重组于pQE30的相应酶切位点之间,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挑选转化克隆、提取质粒,并进行Kpnl和HindⅢ双酶切和PCR方法鉴定,1%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酶切和PCR扩增结果,经测序分析确认后,筛选出插入目的基因的阳性克隆,命名为pQE30-OMP27。挑取单个含重组质粒PQE30-OMP27的工程菌(XL1-Blue)阳性克隆,进行培养和IPTG诱导表达后,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蛋白表达和抗原性鉴定。
庞智朱红音徐蔚文萧树东
关键词:PCR基因表达外膜蛋白基因克隆
幽门螺杆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和gryA的突变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监测幽门螺杆菌(Hp)对于新应用于根除方案的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观察其耐药倾向,探讨可能的耐药机制。方法 (1)选取8株敏感株(2株标准菌株)进行左氧氟沙星的体外选择耐药试验,用琼脂稀释法确定最低抑菌浓...
梁晓刘文忠徐蔚文萧树东
文献传递
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25
2001年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 (Hp)对克拉霉素耐药的分子机制。 方法 用E test进行克拉霉素药敏试验 ,选取治疗前敏感、治疗后耐药的配对菌株及原发耐药Hp菌株进行研究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 ,确定治疗前后菌株的同一性 ;用PCR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分析探讨克拉霉素耐药机制。结果  9株克拉霉素耐药菌株 2 3SrRNA基因功能区VPCR扩增片段 ,8株被BsaI酶切 ,9株均未被BbsI酶切 ,提示 8株在 2 144位点有A→G突变。结论 上海地区大多数克拉霉素耐药Hp菌株存在 2 3SrRNA基因功能区V 2
史彤刘文忠萧树东徐蔚文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克拉霉素耐药分子机制
含克拉霉素的短程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被引量:41
1996年
为了探讨较为理想的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治疗方案,将88例Hp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DU)和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患者分两期,接受克拉霉素合并的三联治疗。第一期为预初研究,28例随机分成两组接受克拉霉素500mg、呋喃唑酮200mg合并胶体次枸橼酸铋(CBS)240mg(A组)或兰索拉唑30mg(B组)每日2次治疗。60例进入第二期研究者亦分为A和B两组,药物配合方案同第一期。但除CBS外,其他药物剂量减半。第一、二期中分别有4例和1例因药物副反应未完成治疗,失访2例。结果显示:第一期A、B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100.0%(12/12)和91.7%(11/12);第二期A、B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92.6%(25/27)和90.0%(27/30)。各组间的Hp根除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一、二期中副反应率分别为64.2%(18/28)和5.1%(3/58)(P<0.001)。第二期A、B两组的DU愈合率分别为94.4%(17/18)和100.0%(18/18)。研究表明,第二期中的2种低剂量短程三联疗法是较为理想的Hp根除方案。本研究中7.5%(4/53)的Hp菌株对克拉霉素原发耐药,是治疗失败?
刘文忠吕宝妹萧树东徐蔚文施尧张德中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克拉霉素药物疗法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粘膜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6
1997年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30例幽门螺杆菌(HP)相关慢性胃炎和15侧HP阴性胃粘膜基本正常者胃粘膜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标记指数(LI%)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gnF-)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HP阳性患者PCNALI%为13.94士1.64,HP阴性对照组为7.71士0.92,有显著差别(P<0.001)。EGF-R表达与PCNA呈正相关(r=0.4487,P<0.01)。PCNALI%及EGF-R表达与胃粘膜炎症程度无相关(P>0.05)。提示,HP感染能引起胃粘膜上皮细胞过度增殖。这为阐明Hp感染在胃癌发病中作用的机理提供了线索。
郑雄刘文忠吕宝妹施尧徐蔚文彭延申萧树东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上皮细胞增殖胃炎胃粘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